shanda1980 发表于 2016-7-11 20:37 
这是个老师讲的,我没记住就记了这样一个计算,是说书上说的0.05在实际分析中有点过大,讲到为什么过大然 ...
α是显著性水平,同时也是犯弃真错误的概率,即在一次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为真却被拒绝的可能性。控制了α的大小,就表明我们认为只要事件发生的概率低于α值,则该事件几乎不会发生,而一旦发生了,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这并非偶然。一般在进行假设检验时,我们都会优先考虑控制弃真错误,如果检验结果小于α,则根据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情况,我们有极大把握拒绝原假设。
通常情况下,α取0.05,即认为只要低于0.05概率的事件发生了,我们即可认为该事件并非偶然。相反,1-α表示原假设为真,而我们也接受了的概率。
你们老师举(1-α)^20=0.358485922409的例子应该是想说明,0.05看似很小了,但如果在实际案例中,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或其它需求,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抽样(比如20次),这时所有假设均作出正确决策的概率显然会变得很低,而如果α=0.0001,这种概率显然会大幅度增加。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需要根据实际要求的精度来决定α的数值,而不是一味地采用0.05。
以上属于个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