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59 0
2009-06-08

     全球投资市场自5月份以来出现一波连续上涨行情,现在终于有了点调整的意思。

  虽然这次调整是短暂停留还是阶段头部目前尚难定论,但是全球流动性泛滥累积了新的泡沫风险已成共识。如果全球经济的复苏不能迅速跟上货币扩张的步伐,虚高的资产价格有可能对羸弱的实体经济形成新的打击。

  “新泡沫”速成

  进入5月份以来,拜疲弱的美元所赐,全球投资市场开始迅速升温。民族证券分析师王小军表示,5月份美国股市再度带领全球股市大幅反弹,全球主要股指涨幅均超过4%,弹性更大的新兴市场涨幅惊人,大多数市场已经抹平了今年以来的跌幅。国际金价再次接近1000美元历史高位,乐观者预计可能达到2000美元/盎司或更高。国际油价从年初的40美元左右冲高至66美元/桶,伦铜5000美元/吨左右的价位也已经恢复到2008年10月份时的价位。

  不过,实体经济的一些数据却与投资市场的火热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举例来说,作为国际贸易重要参考指标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指数(BDI)从5月27日的3164点涨至6月2日的4291点,大幅上涨1000多点,但是全球船舶订单在5月份却出现了零成交,充分说明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脱钩”.这种“脱钩”迹象在国内亦有体现,比如前5月国内发电量同比下降3.2%,环比增长出现反复,钢材价格先涨后跌等等。工业企业开工率不高,导致的大量产能闲置的局面,与原材料期货市场价格的飙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略显“矫枉过正”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新的资产泡沫正在快速集聚。

  滞胀阴影

  宽裕的流动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缓解了信贷紧张的局面,给全球实体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挽回了经济下滑的颓势;另一方面,泛滥的货币也推高了所有具备投资属性商品的价格。

  分析人士认为,如今最值得担心的是实体经济恢复的速度能否迅速跟上货币扩张的步伐,否则如果货币泛滥的局面长期得不到改变,反而会抑制实体经济的恢复。

  此外,具备投资属性商品价格的上涨也抑制了消费。受国际油价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上调,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消费者购车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钢铁、铝、橡胶等工业品的消费。

  有经济学家指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日渐背离的走势已经在全球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货币“堰塞湖”.如果不能及时启动消费,加速实体经济的复苏,滞胀的阴影恐将迎头而至。《中国证券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