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xinfh 发表于 2009-8-9 12:08 
7# twomantou
我想直接引用张维迎编写教材提到的声誉模型,但是这里涉及到监管者监管的概率问题,因为张的教材提到每一阶段通货膨胀率结果是可以观测到的,而对于税务机关而言,必须采取一定的监管策略才能知道纳税人的类型,因此认为有差异!并且不适合直接引用,当然声誉机制对于纳税者而言肯定是适用的.不知道哪些文献的模型可以借鉴,
不对之处请指教,谢谢!
确实有所区别,因为标准的reputation game 下监管者只能对企业的类型进行贝叶斯推断,而不可能“知道”纳税人的类型。如果让我写这个模型的话,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player 1: 监管者。监管者在每一期的策略是,“监管”,“不监管”
player 2: 企业。企业分成两个类型,正常企业和守法企业。 正常企业可以选择“纳税”或“逃税”, 而守法企业只能选择纳税。 在博弈开始前由nature 选定企业的类型;先验分布是,企业以lamda 的概率为正常,1-lamda的概率为守法。企业自身知道企业的类型;监管者不知道企业的类型,但是知道这个先验分布。
重复博弈,每一期博弈都是simutanouse move,每一期博弈结束后两个player可以知道对方选择的策略。
每一期的回报矩阵大概是这样的。监管策略对于监管者会有一些成本,但是会保证收到税;对于正常企业而言,如果监管者不监管,那么最有选择是逃税,如果监管,那么最优选择是纳税。
监管 不监管
逃税 0 -1 2 0
纳税 1 0 1 1
当然这个回报矩阵你得好好想想,我这个随便写的不一定是什么结论呢。
最后注意的就是监管者认为企业守法的belief. 第一期的时候他的belief就是1-lamda, 如果在第一期企业就逃税了,那么这个belief就会变成0,如果没有,那么这个比例会慢慢上升。正常企业这个时候的策略应该是,在开始的几期乖乖纳税,让监管者形成守法企业的印象,然后在某期逃税,在随后的期使用(纳税,监管)的策略。通过改变矩阵你应该可以得出各种有趣的均衡及其相对应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