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上周三发布的调查结果表明,5 月份我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全面回升。国房景气指数为95.94,环比上升了1.18 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本年资金来源、房屋施工面积分类指数均比上月分别提高了2.12、2.46和0.5 个百分点。土地开发面积、商品房空置面积分类指数有所回落。全国70 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2 个百分点。其中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9 个百分点。新建非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2%,环比上涨0.3%。房地产1-5 月的累积销售额同比增加了50%,其中5 月单月销售额环比增加了15.5%。总体而言,房地产行业出现量价齐升之势。我国房地产行业市场一下子乐观起来。
房地产行业的回暖虽然有刚性需求释放的因素,但真正的原因是充裕的银行流动性资金和通货膨胀预期所推动的。央行统计显示,5 月份全国新增人民币贷款6645 亿元,今年以来累计新增贷款5.84 万亿元。5 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同比增长30.6%,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25.74%,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在25%以上的历史相对高位。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释放出充裕的流动性。随着欧美金融市场的企稳,资金又开始流出寻找高回报的投资,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也在慢慢积蓄,热钱又开始回流中国。当二者结合共同流向资本市场或房地产市场时,很难不催生资产价格的泡沫。首先,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金融市场并不缺乏流动性。而在扩大内需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大都是国家主导,加之一些服务业行业并没有对民营企业开放,因此大量的资金在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的时候,很容易就流向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其二,在全球共同救市过程中,各国政府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预期通货膨胀到来的种子早已埋下。在通胀预期的作用下,房地产作为实物的保值增值功能就体现出来,这又会激发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其三,欧美金融市场已逐步回稳,金融机构又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开始流向发展中国家。美元长期贬值在所难免,人民币升值预期再次形成,中国又成为热钱流入的重要场所。热钱流入后,股市和楼市是最佳选择。其四,当楼价开始回升的时候,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驱动下,购房需求者盲目跟风,进一步推高房价。其五,在政策支持下,房地产开发商资金流紧张情况明显缓解,降价回笼资金压力减小,捂盘等待提价行为增多。正是在这几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涨价趋势。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最近几个月的房地产市场回升中,银行依然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1-5 月份我国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累计同比增加16.1%,其中国内贷款同比增加了15.8%,增速稳步提高。考虑基数因素,以及多数银行都不同程度的对房地产开发贷款进行了适当的展期,银行对房地产开发的贷款增长显然是非常高的。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中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增长速度则更快,同比增长39.8%。在其他贷款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各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例如,上周有媒体报道,一些银行在住房贷款操作中存在明显的违规行为甚至出现了一炒房客利用多张身份证在同一天同时在几家银行申请35 笔按揭贷款,且都享受首次购房优惠的情况。银行放松按揭贷款条件放款的行为推动了房市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