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566 13
2009-06-15
       试论现阶段我国土地政策的不合理

我国实行非常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限制城市用地规模。希望以此达到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播种面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然而这套土地政策没有体现“科学发展”的精神,而且施行的结果也不利于“社会和谐”。不但不能促使预期的保障粮食供给的目标的实现,而且阻碍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事实上这样的政策说明政府并没有理解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功能。依然用自己看得见的手,以“看得见的方式”保护耕地。这样的政策无法达到保护耕地的目标,不利于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的扩大,也不利于“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不但如此,这样的政策的直接后果是给与房地产开发商垄断利益,使得进城务工人员无法在城市安家。实际上阻止了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人为地加大了城乡之间的二元分裂,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国家控制了城市土地开发的规模实际上就是垄断了土地供给,这样的垄断导致土地价格上升,人为提高了居民住宅价格,同时还提高了企业用地的成本,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政府可能会认为,虽然付出了一些“代价”,但土地的占用被控制了,耕地保住了,粮食安全也就“有底”了;一切似乎都在“掌控之中”。然而,问题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政府不应只盯着城市周边的土地,而是要从整体上统筹城乡土地开发,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效率。不能看到城市附近的那块土地没有被占用,就以为总的耕地资源就被保护了。事实上,人口的总数是一定的。一家人在城市生活占用的土地是土地,在农村生活一样占用土地,而且农村农民住宅所占用的土地还要多于市民。道理很明显,城市的住宅一般是楼房,农村的住宅一般是平房,有的还有一个小院子。农民不能在城里住楼房,就得在乡下住平房。平均下来楼房所占用的土地一定会低于平房。层数较高的楼房,几栋就能容纳一千户居民,而在农村,一千户居民如果铺开来都住平房,再加上每户的小院子和户外的厕所,那占用的土地面积可要大得多了。农民总要有住的地方,不让他们进城住楼房,就把他们困在农村住平房,实际上留在农村的农民占用了更多的土地资源。所以从土地综合利用效率的角度考虑,也要想办法让农民能够搬进城里住楼房,而不是在把他们困在乡下住平房。

另外,国家土地管理政策不利于农民向城市迁移,也就不利于留在农村的农民扩大其种植业的规模,结果是导致粮食播种面积的下降。这样的结果与国家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初衷南辕北辙。国家对土地的垄断供应人为设置了城市用地的高门槛。限制企业新建厂房占用土地,压缩了企业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尤其是对那些中小企业和利润率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更加的显著。企业发展受到阻碍,就不会顺利地吸收劳动力就业,直接后果是减少了就业(就业问题会带来很多其他的社会户问题,这里我只集中讨论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城市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不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就没有转移的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人均耕地面积太少事实上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方省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一直在下降,尤其是南方省份。传统上江苏和浙江等粮食主产省在改革开放以后粮食播种面积直线下降。主要原因不在于耕地面积下降,而在于人均耕地面积太少。农村劳动力太多,种粮食不经济。因为单位面积上的土地劳动力的供给相对较多,农民会选择增加劳动力密集型的水果或经济作物的生产,而减少土地密集型粮食作物的种植。所以,要想控制或提高我国的粮食播种面积,稳步增加粮食产量,最关键的一步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大部分都转移到城市,农村由人多地少变为人少地多,农民自然会选择种植水稻等大田作物。但因为国家错误的土地政策,阻碍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农民被迫困在农村,受到土地资源的约束,农民只能选择经济收益相对较高的经济作物,减少粮食等大田作物的种植。所以,国家的土地政策严格控制城市用地初衷是为了保障粮食播种面积,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但实行起来却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增加。

目前我国土地政策,虽然正面的目的没有达到,但是执行过程中负面的结果却非常的多。表现之一就是目前畸形的房地产市场。就像茅于轼先生论述的那样,国家对城市用地的控制与垄断是目前城市高房价的主要原因。城市的高房价不仅仅是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巨大压力,而且还会拖我国经济发展的后腿。千万不要相信房地产振兴经济的说法。我国的经济体制与传统的市场经济国家有很大的不同。一个发展良好的经济体就像一个健康的人体,而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则是我国经济体中生长的毒瘤,它的膨胀只会危害整个经济体。而切掉这个毒瘤的根本就在于取消国家对土地的垄断和控制。政府要相信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调节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15 19:40:51
政府做好了将所有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之中的准备没?如果没有,那就不可能取消国家对土地的垄断和控制.土地流转将带来土地兼并,正如现在大量发生的农民因土地问题的而出现群体事件.土地是中国农民唯一的福利保障,难道连这唯一的保障也要剥夺?市场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6 09:53:43
秦晖曾经根据历史资料证明土地私有并不必然导致土地兼并,恰恰是官府行为导致了土地兼并。我觉得秦晖对土地作为农民保障的观点的反驳是很充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10:36:53
这段时间看到电视上关于小产权房地争论,深圳政府刚释放出放松小产权房管理的信息,国土资源部门马上予以“纠正”。中央台的新闻主持人评说,小产权房问题“考验”地方政府。
国土资源部门认为小产权房干扰了土地资源管理,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冲击。事实上,经过严密的推理分析,这套土地政策对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不会起到真正的作用。而且,国家对土地市场的垄断才是干扰房地产市场最大的因素。垄断干扰自然竞争的市场竞争秩序;小产权房的出现实际上是促使房地产市场的回归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11:03:58
参观学习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7 13:33:03
茅于轼:假如土地允许自由买卖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473615-1-1.html

刚刚看完这篇文章,然后看楼上的文章。

楼主文章太吓人了,又是城市化又是工业化。让土地自由流转,国家不垄断,这能不能提高生产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