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 50 个论坛币 未解决
简单介绍下背景:1、什么是税务稽查?
税务稽查的范围包括税务法律、法规、制度等的贯彻执行情况,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及税务活动的合法性,偷、逃、抗、骗、漏税及滞纳情况。税务稽查部门隶属于税务机关,但在职能方面又相对独立,比较多的情形举例:某市国税局下设一个稽查局,专门负责税务稽查。
2、研究的背景
我国现行的征税体制确立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实行按税种把收入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以及共享税,并同时设立国税、地税两套税务机构进行征管。在当时特定的财税状况下,极大的提高了中央财政的话语权。但经过20多年的时间,职责不够清晰、执法不够统一等问题也逐渐凸显。中办、国办印发的《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其中明确,合理划分国税、地税征管职责,并将在纳税服务等环节实施国税、地税深度合作。
方案中明确提出:改革属地稽查方式,提升税务稽查管理层级,增强税务稽查的独立性,避免执法干扰。2017年实现国税、地税联合进户稽查,防止多头重复检查。
3、研究目的
对国地税稽查协作进行经济学分析:对国地税分别独立稽查(各查各的)、协作稽查(同时检查,成果相互利用)、合并稽查(成立独立于国地税的独立稽查机构,即将国税稽查和地税稽查合并为一个机构)的经济性进行分析。
4、目前想到的
独立稽查、协作稽查、合并稽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中央、地方的财权博弈(理论上中央更倾向于公平公正查多查严,地方ZF则可能对某些企业进行保护又或者借稽查打击某些企业);企业应对稽查的成本问题;稽查行为的成本问题(比如协作稽查的成本可能比独立稽查还要高,因为存在沟通成本)。
5、要求
(1)经济分析要模型化,目前比较倾向于多方博弈模型
(2)有哪些比较合适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
(3)或者有什么别的思路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