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462 1
2016-07-29

作为一群体未来学爱好者,编辑部在严肃地思考一件事:在未来30年内会发生战争吗?
这并非危言耸听。

一、人类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战争史

无论是中国史、世界史,都伴随着大大小小的冲突,写满了整个人类纪年。就算是2016年,在中国享受和平的同时,在西亚的叙利亚、伊拉克等地,ISIS正在发动圣战;在乌克兰东部,政府军正与苏东武装进行激战;而在朝鲜半岛,军事行为频繁,似乎处于战争边缘。我们的时代,严格意义上并非和平时代,我们的世界中战争并未绝迹。
   那么作为中国人,会在近30年内经历战争吗?
   你一定会说,不会,因为中国手中有原子弹,不会有人敢向中国宣战。除非他们不想活。从军事上说,要进攻一个核大国,就要做好玉石俱焚的打算。即使互为有核国家,也顶多打个平手。
   那中国会进攻其他国家吗?也不可能。中国没有打一场战争的动力。中国非常在意自己的国际形象。哪怕是收复台湾,在当下这个国际舆论氛围中,也是不可能的。谁拿起武器,谁就会遭到国际舆论的谴责。进入21世纪以来,所有武力行为,最后都会看作不义之师。
   而且,和平论者的一个核心观点是:现在战争已经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打一仗,双方都是输家,而且破坏了国际秩序,得不偿失。领土问题也好,民族问题也好,都可以通过的协商解决。
   以上都没错。但是,这忽略了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战争还是一个经济现象。

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前苏联学者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经济生活中存在着45-60年的长期波动。经济发展过程中,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存在着某种规律性。






   当一个社会处于转型期,宏观经济出现低迷、就业人口无法解决、国内矛盾开始激化的时候,政府就会出现信任危机。舆论不满的声音会逐渐升高。为了转移国内危机,政府有可能会人为制造战争的可能,最后以一场对外战争解决信任危机。在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中,经济萧条而引发战争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战争是制造问题,不能解决问题。但是,当旧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就通过制造新问题来解决。德皇威廉二世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如果你一直为一场战争而准备,那到了最后,你就会得到它。
   因为一旦启动战争机器,就会取得以下好处:
1、 全国关注点立即投向战场,国内矛盾将被忽视。
2、 国内民族主义高涨,国家空前团结。
3、 有机会以“X之名清除异见分子,公众也会拥护。
4、 大批失业青年看到了入伍的可能。
5、 领导人成为民族英雄,号召力大幅提升。
6、 战争是非常时期,为经济疲软找到了借口。
7、 战争造成的本土破坏,给新一轮经济高速发展制造了机会。
   通过分析20世纪国际战争史,发现这一规律无处不在。小规模的战争,比如日俄战争、苏芬战争、越南柬埔寨战争、马岛战争,甚至中印战争,都存在着这一条暗线。这是国际政治界心照不宣的阴谋。而大规模的战争,也与经济衰退息息相关。最典型就是纳粹德国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由于希特勒大幅收缩自己的权力,需要以战争转移1929年的经济危机及树立个人权威。
   21世纪的今天,战争的意义与往日不同。对于大部分国家而言,攻城略地的需求已不强烈,自然资源也没什么好争夺的。如果交战两国足够默契,那战争就会一直处于可控范围之内。那种你死我活的战争,尤其是核战争,将不复存在。战争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可行性。战争解决的问题不是对外,而是对内。
   战争的结果基本上不会分出胜负,最后都是互有胜负,不了了之。各自都会宣称自己是获胜的一方。中国与印度、越南发动过战争,虽然都打赢了,但对外并没有获得实际的好处。但是,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邓小平,都在国内树立了绝对的威望。





三、中国经济是L

   现在的中国,正好处于这一阶段。如今GDP保增长任务艰巨,就业压力极大,传统产业危机四伏,创新创业问号多多,股市今年遭遇滑铁卢,一线城市房价则狂飙猛进。业内人士普遍预测,中国经济在2018年可能要硬着陆。中国已经结束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周期,今后将进入新常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表示: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非常严重,有水分的经济数据根本掩盖不了这个问题……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如果你的杠杆率不断地在加大,不断地在升高,总有一天会出大麻烦。著名经济评论员马光远更是感慨,中国已经到了做什么都不赚钱的时代了
   近来接受人民日报采访的权威人士(你我都知道他是谁了)也宣称,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虽然他认为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但谁也不知道这个格局将持续多久。尽管我们对前景还是有信心,但怎么度过当下,却是一个现实的考量。
   20155月雷洋事件的出现,标志着中产阶级对政府治理方式的不满。但物权的保护、知识产权的保护、新闻自由等中产的诉求,互联网成为了集中的出口。政府短期内又无法满足。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与某国家发生一场常规战争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很可能是最有效的消灭危机的方式。对手可能是日本、印度或菲律宾等西方阵营的国家,也有可能是与美国。当然也可能是针对台湾。看中国的经济周期,大胆假设,这场战争将在2019年左右出现,也就是十九大之后。点燃战争的导火索很容易,一艘渔船的擦枪走火,都可以引起一场战争。不过,编辑部认为,规模不会大,时间不会久,但必将全世界瞩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7-29 14:52:51

四、如果战争真的来临

   一旦发生战争,那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我们不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房价泡沫可能将会破灭。首先,“热钱”将集体撤出中国,房地产会有一定程度的降温。战争虽然可以在控制范围之内,但紧张情绪必定蔓延,由于一线城市很有可能成为“敌人”打击目标,因此“逃离一线城市”将成为很多市民的选择。届时,一线城市房价恐怕会大幅下跌。同时,人口流入的二线城市房价也不会有所上涨,因为在非常时刻,有可能遭遇市场失灵。

   ——通货膨胀将会出现。虽然说在未来两年内,通胀已经到来,但到了战争期间,国家必然大量发放货币。但战争期间人们首要考虑的还是生存问题,而不是财富多少,因此,这个阶段的民众对通胀的承受能力很高。ZF只好通过大量发放货币稀释不良资产。

   ——进入“战时经济”,去市场化。大量市场化企业将关停,央企、国企将汇集社会上大量资源。一些外企会撤出中国(既有主动原因也有被动原因)。股市可能会暂停。互联网创业热潮将彻底停摆,“战时经济”这个概念会被重新提出。ZF全面控制和干预国民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经济部门、经济政策及经济活动,ZF动员色彩大大加强。整个经济形势相当于一次“休克”。

   ——战场上的状况,交由军方进行布局。很可能处于长期僵持阶段。但国内经济、社会秩序的重构,则紧锣密鼓地进行。对于经济深层次的调整,比如央企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化改革、互联网改革等,速度将加快。一些国内棘手的问题,比如香港问题,有可能在那段时间遭遇“强行解决”。同时,反腐力度将再次加强,人事将有一轮洗牌,权力将进一步集中。

   “我们这一代必定要经历一些事了。”通过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可见经济周期的调整已经近在眉睫了。但是,一旦战争结束,经历深度调整的经济将又充满动力,新的一轮经济大发展又将启动。这就是“权威人士”提到的“L型”经济飞速增长的阶段了。中国将进入下一个“黄金时代”,就如美国、日本、德国等西方国家在二战后的狂飙猛进一样。或者,00后一代,如果挺过了战争这一关,将成为这一波经济的主力建设者。

五、我们现在能做什么

不管未来会不会面临战争、或者是经济危机,我们首要的事情,还是要大力发展实业,实业兴国!投资实业,即为爱国资本!当然,高喊口号的同时,也不能盲目投资。找一个类似“赢基路演”的平台,多看、多分析、多思考、多交流,做好风控,始终是投资之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