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并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从1978年3645亿元上升至2008年的将近30万亿元,年均增长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只有3.0%,GDP从占世界1.8%升至6% 综合国力由弱到强,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水泥等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17607亿美元,上升为世界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扣除物价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了5.7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000多万......
正因为市场经济不只是姓“资”,也可以姓“社”,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的生产力,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但是,社会主义本质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谓市场经济,计划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是达到本质的手段。
然,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们已经将社会主义本质简化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与初衷渐行渐远。试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什么,难道是满足那些少数人的中饱私囊?现如今,一点点利民的政策也会遭到那些卫道夫们的口诛笔伐,还大言不谗:“房地产就该是暴利行业”。君不见如今城乡差距,东西差距...正在越拉越大,贫富差距从改革开放初期的4.5:1扩大到现在的12.66:1。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和
“社会主义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希望政策制订者和执行者们切忌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挂羊头,买狗肉,老百姓买回家才发现还是发烂的肥猪肉。
如果能达到共同富裕,我想,绝大部分人宁愿忍受剥削。
望三思而后言,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