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410 4
2009-06-18
1, 美国“张伯伦”上台,东北亚核武器落地   美国民主党人奥巴马以“变革”为旗号入主白宫,即面临严重地国内经济危机和外交上由前政府留下的烂摊子,而伊朗和朝鲜的核问题则是新政府外交上最大的挑战。自越战以来,美国民主党就被扣上不擅长国家安全问题的帽子。如今,虽然奥巴马在国际上化敌为友的柔软身段广受好评,甚至他表示美国要全面弃核,美国不再当世界警察。奥巴马急于否定前任的外交政策,在包括东亚在内的世界范围内的控制力减弱,对外总体上实行让步与道歉的收缩性“绥靖政策”,以谦卑、谈判和接触方式避免轻启战端。以反美为主要资本的内贾德再次当选伊朗总统,一个巴掌拍不响,美国对手不仅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发展核武器,还同时加深了其盟国自身的安全危机感,进而扩张军备。   5月底,在美国国殇日假期、韩国举国震惊前总统卢武铉跳崖自杀之际,朝鲜在一日之间进行了地下核武器爆炸及发射3枚短程导弹,挑衅意味非常浓厚,严重考验美国及中国的容忍底线。尤其讽刺意味的是,试爆点离平壤300公里,离我国吉林省长白县直线距离80公里,离我国人口百万地级市延边只有180公里。核试引发的人工地震使得延边州部分学校以为大地震降临,紧急疏散师生到广场。对刚经历过惨痛的汶川大地震的国人来说,这简直是在未愈的伤口上撒盐。从科学的角度讲,地下核爆炸会引起地质构造变动,诱发地震,污染水源;地上核爆炸污染空气,朝鲜面积纵深小,中朝两国依山傍水,中国显然也是第一直接受害者。   中央党校张琏瑰教授曾在朝鲜生活、留学多年,他对封闭的朝鲜有着切身体会,按照他的分析,成为核国家是朝鲜坚持数十年的一项既定国策,是战略选择。所有的“谈判”统统都是“缓兵之计”、都是“遮眼法”。同时,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遇到过的空前危险。在过去举行的六方会谈的谈判过程中,朝鲜战略武器逐步齐备,钱粮物也从外部世界拿到不少,其他五国实行事实上的“奖励挑衅行为”政策,事实上仅是六方会谈这台戏的过客而已。   朝鲜还不停地叫板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国,藐视安理会的所有决议,随着安理会1784号决议一致通过,朝鲜一如既往以超强硬应对,声称要先发制人。有关专家预测称,朝鲜正加速准备死三次核试验,并进行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试验。它所孜孜以求的核弹、导弹“两弹合一”工程似乎胜利在望,越发不可收拾。如今形势比人强,美国国内认为克林顿政府和布什政府被朝鲜“愚弄”达16年之久,奥巴马政府面临朝鲜核问题的严峻挑战,一味示好的绥靖政策显然难以为继。   2,核武器是小国玩弄和掣肘大国的工具   在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中,现代世界被一个偶然因素改变了,那就是核武器的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于两颗原子弹,毁灭性的核威力已经充分展现在人类面前。核武器的存在使得大国之间的武力摊牌成为两败俱伤的自杀举动,核武器限制了常规战争,从而避免了二战后两大阵营的最后摊牌,美苏核威慑、互相确保摧毁战略使得大国难以发动战争。事实上,大国有了核武器就不能发动全面战争,所以产生冷战时代。   如今,核武器的研发给了小国和弱国一个绝妙的保护伞,让他们可以和大国平起平坐。核武器配上远程导弹,一个像北朝鲜这样的小国就可以强硬地叫板美国,而且将来情况会越变越坏,核国家越来越多,核小国的态度越来越强硬。可以预见,未来的“核俱乐部”将会越来越多。核小国投票决定人类的未来,因为任何国家有了核武器就敢于强硬、敢于耍流氓,没有核武器就不敢耍流氓,至少到了关键的时候要服软,否则就是伊拉克、南斯拉夫的下场。 面对此情此景,美国再强大都是虚的,因为消灭不了对方的核武器,你就是编织再多的防御体系,也难以避免关键性的毁灭,再大的军事、政治、文化、经济力量也没有用,“一切大国都是纸老虎”的时代真正到来。   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相关大国在东北亚地区形成了一种敏感而复杂的战略平衡,谁都不敢轻易去打破它,正因为如此,才常常会出现以小博大的政治短剧。朝鲜虽然在实力上与美国相去甚远,但其劣势在一定程度上被大国之间的相互制约所缓解,因此在与美国的核谈判过程中,朝鲜频繁地采取“危机边缘、战争边缘政策”变被动为主动,不断地获取实惠。朝鲜政权拥有核武器的事实对五国无疑是一个绝妙的讽刺。一个穷困、孤立、封闭的小国政权,竟然把几个强国玩弄得六神无主,这是当代世界外交史上罕有的案例。一百年前,朝鲜只是一小块任人宰割的殖民地;一百年后,朝鲜终于成为可以左右世界局势的力量。朝鲜核爆炸和伊朗致力于核试验表明,如果人类社会不能遏制住核武器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及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扩散,那么小国玩弄和掣肘大国的时代来临,小国决定世界命运的时代来临。   3,中国外交的问题 :不能与时俱进   近年来,中国致力于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外交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外交指导思想和潜意识里存在根深蒂固的问题,对自己的国家不自信,对自己的体制和成就不自信,对自己的综合国力不自信,其结果是,过分拘泥于过去的外交方针与原则,过分拘泥于不干涉内政、国家主权至高无上等传统的政治准则,不敢理直气壮地面对人权、民主等话语,简单地机械地把美国的军事干涉类比和联想到我国内政问题,对美国的人道主义干涉、先发制人千篇一律地大批判而无建设性的思考,必要的时候缺乏勇气和魄力等等,以至于在很多国际事务上常常过度敏感、过度解读、过度联想、过度类比,惯性思维太强大,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结合不够,束缚了自己的思维和手脚,不能就事论事,限制了政策选项的多元,由此做出的对外决策并不是最佳选项,这不仅有损国家形象,有损软实力,而且最终也损害了自己的国家利益。   如今,中国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其他各国的外交关系的内涵与外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交需要转变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要与时俱进,不要固步自封。必须为中国外交的潜意识和潜规则划定底线,不能为和谐世界与世界和平而对核问题姑息绥靖,任何一个国家企图发展核武器,哪怕是美国的敌人,我们都要坚决反对,并合力挫败之。中国要自信不需要靠美国的任何敌人发展核武器来帮助制衡美国,并以此来促进“多极化”世界的到来。没有哪个国家是中国的天然敌人,也没有哪个国家是中国的天然朋友,只有因利害关系结成的伙伴或竞争对象。维护国家利益就是中国外交的唯一目的,趋利避害是指导中国外交的唯一原则。   这些潜意识具体到朝鲜关系上,把中国人际关系根深蒂固的面子、情绪、友谊、情感以及社会运转的潜规则、交友待客之道等内化到对朝关系之中,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出现一些别国见不到的特殊问题,从建国到现在大体上有,“用鲜血凝成的友谊”、 “唇齿相依、唇亡齿寒”、“我们一家人不要说两家话” 、“铁哥们”、“老大哥与小兄弟”、“感恩”、“忘恩负义”、“美国联合日韩等在军事包围中国”、“朝鲜是中国抵挡美日韩的一个天然的战略屏障”、“战略缓冲区”、“棋子”、“打牌”等成为对朝关系的主要话语体系,死要面子活受罪,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陈词滥调,如朝鲜政局不稳,造成难民潮,涌入中国,不利于中国稳定,一个国家的政局不稳,也不是一定造成难民潮;中朝友谊鲜血铸就,中国放不下情面施加压力;尤其是,一旦朝鲜政权发生改变,将使中国失去东部安全的屏障,这种“屏障论”是典型的冷战思维方式,更是典型的一厢情愿、自欺欺人之词。   作为六方会谈的东道主,中国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并且在朝鲜多次反复无常时做了大量的“擦屁股”工作。六方会谈,中国看起来风光,实际上被人利用又损钱、损声誉、损软实力。可以说,朝鲜政权是当今人类社会的怪胎,实质上是实行世袭制和愚民政策的封建王朝,严重玷污了社会主义的名声,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和形象,播下龙种却收获了跳蚤,如今成了套牢中国的烂股票。不仅如此,中国的周边都潜伏着引发的核扩散危机,成了不折不扣的被拥有核武器国家包围的本土,随着朝鲜离核武器化越来越近,东北亚笼罩在核战争的阴霾之中。   关于朝鲜核爆炸,很多专家学者动辄就从战略高度、“在下一盘棋”等宏大叙事及惯性思维的话语机械化地解读朝核问题,不痛不痒,中规中矩,四平八稳,其实诸如朝核问题之类的国际问题并不需要高深的学问,从事实出发、从常识出发、从经验出发、从简单的历史比较中就可以做出基本的判断。倘若再让朝鲜再三再四地核试验下去,东北人民还能安心地正常生活工作吗?谁还愿意吃东北大米?谁还愿意到东北投资产业?东北老工业基地何以振兴?   4, 毒蛇蛰手,壮夫断腕   朝鲜在临近中国边境地区进行核爆炸与拥有核武器的前景是中国被迫给朝鲜政权做人质,对我们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它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程度,首先是它带来的直接威胁;其次是它核扩散带来的威胁(如东突等恐怖组织可能之获得);第三是韩、日、越南等以此为由发展核武器,引起“核武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将“天下大乱”。朝鲜核爆炸事实上已经不可逆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不可预知的朝鲜政权,必然会增加其对外政策的冒险性和危险性,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动乱与祸害的根源。如果中国还试图恢复以六方会谈的框架维持目前的现状,无疑是掩耳盗铃、驼鸟自欺之举。   老鼠玩猫的游戏早该结束了,若中朝公开反目成仇,不会让人感到意外。朝鲜的核试与其说是威胁美国不如说是威胁中国,朝鲜政权和弃核是一个不可调和的两难矛盾,一个混乱的无核朝鲜(哪怕部分难民暂时涌入东北)远比一个化石般刚性稳定的有核朝鲜更令中国不安全,两害相权取其轻 ,切不可讳疾忌医,切不可以影响稳定、怕战争难民的态度、怕社会主义国家决裂丢面子把问题越拖越复杂,拖大拖炸,不可收拾。朝鲜核问题上的任何姑息迁就都是拿子孙后代的生命作赌注,如果无干脆果断的全面行动和措施,如果不立足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只是图眼前的平静与稳定,从而导致不久将来的大流血大灾难的话,那我们就要成为历史的罪人、子孙后代的罪人。必须破除各种心理障碍,创新思维,不排除各种政策选项以绝潜在的无穷尽的阴霾、讹诈与后患。   晚清以来,中国和日本历次冲突和战争的引爆点都在朝鲜半岛,可以说,朝鲜问题一直是中国国家安全的溃疡。著名历史学家郭廷以指出,中国之重视朝鲜是为了东北的安全,因为东北的安全,关系北京的安全。十六世纪末年,日本之进攻朝鲜,目的在先据朝鲜,再图东北,然后直下北京。当时的明朝不得不全力以赴,日本未能得逞。十九世纪末,日本崛起,清朝衰落,中国先失去对藩属国朝鲜的控制权,再失去东北的诸多主权。到了日本扶持伪满洲国成立的时候,中国亡国的危机便已迫在眉睫。 如今,重大的核危机严重地摆在中国面前,如何以勇气和智慧解决朝鲜核问题关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   著名哲学家梁漱溟晚年问道,“这个世界会好吗?”面对朝鲜核爆炸,如果说美日韩穿着一件“宙斯盾”牌防弹背心,那么中国只系着一条“友谊”牌红腰带,这个问题真的该严肃认真地回答了。   施新建 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 《联合早报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19 18:52:57
二十世纪以来真的有太多动荡了,我们也见证了太多的动荡了。现在只能慢慢积蓄能量来面对未来的事事变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9 22:46:17
独裁者
早就该教训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9 22:49:24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对中国来说,朝鲜去核化是必须的,一个独裁的领导人如果手上握有毁灭世界的武器,再加上一个封闭的社会与愚忠的群众,那么等于把世界的安慰系在某人的裤腰带上,而这个人正在高空走钢丝。。。
是时候做点什么了,中国经不起再一次的抗美援朝,也没有必要去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0 00:43:09
大国崛起中中国还有很多去改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