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高调的大亨,也是面目最模糊的人。快速、爆炸式的成功,让他像一位极客,在这个功利主义时代如鱼得水。他最终会用真正强者的方式重新定义自己,还是落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老套结局?答案在他自己的手中。
这一次,许家印赢得很high。
2013年11月9日,沸腾的广州天河体育场,4万多球迷高唱《歌颂祖国》,庆贺恒大足球获得亚洲俱乐部杯冠军。豪掷20多亿人民币、只用4年的时间,许家印成为历史改写者,恒大足球成为第一个获得亚俱杯冠军的球队,仿佛一举终结了中国足球多年的屈辱。
4年前,许家印掷下豪言“5年夺亚冠”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他大肆烧钱、引入外援的金元足球,也被认为是豪赌。现在,你不得不承认,在足球圈许家印也是力挽狂澜的狠角色。更关键的是,恒大足球已经基本实现盈利,成功商业化的足球形象正在取代投机足球,一度被认为投机剧变成了正剧。
这不是他第一次力挽狂澜。2009年,恒大地产[-1.89%]成功在香港上市,许家印惊险一跃,逃离了人生中最大的一个陷阱。如果这次上市失败,和资本签订的对赌协议会让他一无所有,2008年他已经有过一次失败。
许家印的人生,就是一个赌局接着另一个赌局,第三个赌局已经开启。2013年11月9日恒大夺冠晚会上,恒大冰泉横空出世。2个月后,许家印宣布,2014年恒大冰泉销售额要到100亿,两年后要做到300亿——经营了十几年的农夫山泉,也不过300亿。从2013年9月接触项目开始,仅仅150天,恒大已经砸出了13亿的广告,接着签下了57亿的订单!
许家印的决定又快又狠,看上去,像和魔鬼又握了一次手,让人眼红心跳。他可以花1000万欧元年薪请来大师级足球教练里皮,花7亿造一所足球学校,也敢凭空砸下13亿的巨额广告。金钱滚滚的地产行业做派,被他带到了他涉足的所有行业。
2013年,许家印的名字变得更加炙手可热、如雷贯耳。快速、爆炸式的成功,让他像一位极客,在这个功利主义时代如鱼得水。但密集的曝光度,并没有增加这位豪客的透明度,反而让他愈显神秘。尽管频频登台,他和恒大仿佛是铁幕,外界很难窥其一角。当你看到恒大一个又一个旋风般的成功时,却无法把这个结果和它内部的运行对应起来。细心的观察者常常半信半疑,这是真的吗?它何以如此狂飙突进?它的背后是否是纯粹的商业逻辑?本文的采访过程也很有趣,恒大内部采访无法突破,而记者采访的相关人士绝大多数要求匿名。恒大到底有什么不可言说的秘密?
和媒体上众口一词地好评相比,地产界、足球圈一些资深人士对他和恒大的评价差别很大。赢和尊重,许家印在业界目前似乎只得到了前者。2013年恒大成为5名地产千亿俱乐部成员之一,但记者采访的业界人士没人认为这家公司已经发生了质变,它的产品、管理和文化并未升级。在起家的广州,恒大并不是龙头,许家印也不是粤系地产领袖。
喜欢豪赌的许家印,人生依旧处于急剧的改变之中。他似乎必须得继续赌下去,已赢的两局也并不扎实。恒大的土地储备高达1.4亿平方米,多处于3、4线城市,那里房地产过剩已日趋严重。一旦地产出问题,足球也不能幸免。2013年底,许家印频频出手。除了冰泉之外,恒大在北京、上海、广州花300多亿,拿下多幅地王;同时与哈佛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将进军医疗产业。2014年1月24日,恒大成为华夏银行[-0.30% 资金 研报]的股东。这些跨度极大的动作眼花缭乱,聚光灯下的许家印长袖善舞,恒大也越来越让人惊奇、不解。
曾经他像《红与黑》中为了摆脱低贱出身、努力在社会上谋取地位的上进青年,现在他更像《浮士德》中与魔鬼做交易的博士,让人看不懂。他最终会用真正强者的方式重新定义自己,还是落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老套结局?答案在他自己的手中。但无论如何,你得承认他赶上了好时候,并且很好地把握了机会。
2008年之前,许家印常常高调出现在媒体上,高声贩卖着恒大,但没有多少人知道他。2008年3月恒大第一次上市失败之后,一位地产大佬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一脸不屑地说:“这都哪儿冒出来的公司呀?”现在的许家印刻意保持低调,恒大夺冠之后他没有接受任何媒体的访问。不过,现在天下几人不识君?
搅局者
浮士德说:我要做大事业。因此,他拿灵魂和魔鬼做了交易。
3年要做到300亿!
对恒大冰泉提出这样的目标时,许家印自己相信能做到吗?不一定。但有野心的老板常常会提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部下在重压之下拼命完成任务,反而会对老板的胆略佩服得五体投地。
许家印很擅长用这个招数。他在公开场合表示,恒大将投入100亿,未来恒大矿泉水年产量将达到千万吨。目前国内1300多家矿泉水年销量也不过1500万吨左右,如果实现如此宏愿,饮用水市场的的霸主就非恒大莫属了。
在所有涉足的领域,恒大都是搅局者的角色。1997年,许家印拿下了广州海珠区农药厂的一幅土地,就是恒大开发的第一个项目金碧花园。广州地产界一位资深人士回忆,这是一个没人敢接的项目,“许家印把地皮刮了、重新换了土”。由此,许家印给他留下了“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狱”的印象。广州的企业无论竞争多么厉害,表面都是一团和气。但是从金碧花园开始,恒大打出了沿用至今的“开盘必特价、特价必升值”的口号,“别人都怕恒大开盘”。就是这样一个项目,创下了当年开工、当年开盘、当年售罄的奇迹。
外乡人许家印在广州特立独行,一度受尽白眼。除了霸道招人烦,许家印还有很多八卦段子,他有很多不堪的过往。一位中介公司老总回忆,广州的另外一位地产大佬,听说这家公司要接恒大的项目,立刻表示“如果你跟恒大合作咱们就不合作了。”
在广州没有根基的许家印,信奉红海战略。他对“红海战略”的解释是,“在需求增长缓慢的市场空间里,紧盯竞争对手、迎难而上,勇敢面对现实,参与竞争的战略”。
“在红海中,恒大人只有挑战,不给借口、不找理由,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商场如战场,恒大就是要在血淋淋的战场上勇于竞争,并在竞争极端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他早期的讲话中,常见这种决绝的勇气,细读令人同情。
地产行业的格局上,恒大是最成功的搅局者。2006年的恒大还只是偏安华南的小公司,销售额20多亿,员工3000人。2006年,恒大引入战略投资者,开始全国买地布局,准备在香港上市。2013年,它的土地储备1.4亿平方米,销售额1000亿,员工4万人。根据恒大网站提供的数据,短短6年间,它的销售额、利润等指标实现了46倍的增长!
现在的许家印今非昔比,他已经融入广东地产大佬圈子,他经常和富力董事长李思廉打德州扑克,和富力总裁张力谈足球。2013年,他参加了星河湾董事长黄文仔的生日宴。但他坐在另一桌的主座,并没有和这些广东大佬同桌。“显然他们之间还是有距离的。”一位地产界人士说。
搅局者,常常要有非常手段。在广州地产圈子,流传着很多恒大的段子,多半不光彩。欠钱的段子,是其中最多的。“经常拖你一两年,尾款很难要。”在这位人士的印象中,“恒大一直都是那种很缺钱、但是又总是敢豪花的人”。恒大的广告非常有特色,一直是整版整版地做。她不太理解,恒大这些年真的在足球上烧掉了20多亿?
在足球上烧钱的举动,也曾令同为开发商的、杭州绿城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宋卫平不解。他曾经找到一位资深的足球圈人士,向他询问:恒大真的烧掉这么多钱?2010年以来,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控,让地产商的日子不太好过。
胆大,是业界对恒大的另一个评价。恒大的江湖气和草莽气十足,至今和创业初期变化不大。记者在广州采访了十余位地产行业人士,没有人认为它发生了质变,过千亿也不过是规模的简单重复。很多大公司会显出老态、行动迟缓,恒大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野性特质带来的风险,也必将在千亿的规模上被成倍地放大。
在足球圈,恒大的口碑也不好。“他们经常跟看中的球员私下接触,然后再跟俱乐部谈。按照行业规则,这些签约球员是不能私下跟恒大接触的。”上述足球人士说,恒大破坏了整个行业的生态,“别人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都被他挖走了”。恒大手握重金到处挖人,直接导致2013年青岛中能队的降级。在他看来,恒大把这么多足球国脚都买下来,是囤积居奇的投机行为,跟炒大蒜、炒绿豆没有本质区别,所造成的不过是虚假的繁荣。
无论是什么样的非议,商人许家印要的只是结果。除了拿到亚冠,恒大足球的商业化也出人意料地成功。一场90分钟的比赛,恒大队能分到30分钟的广告时间,恒大现在的价格是200万/分钟。一个赛季恒大有15场比赛,仅此一项收入便是9亿,即便是打对折也能拿到5亿左右。恒大足球目前有3.7万个会员,年费1300到1800不等,这一进项也有5000万。还有不少球队和球星的商业广告。恒大球队的胸前广告最值钱,之前一直是给恒大冰泉使用,现在恒大开出了1.6亿的加码。据知情人士透露,有两家企业正在谈判。恒大2013年球队的投入为6、7个亿,现在的商业运作已经能够持平。“恒大足球的职业化、商业化,在中国的球队中是首屈一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