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355 2
2016-08-11

《资本论》第二卷第二例的公式


第二例原文[1][现在假定有年产品9000,这个年产品完全是处在产业资本家阶级手中的商品资本,其中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一般平均比例是1:5。这种情况的前提是:资本主义生产已经有了显著的发展;与此相应,社会劳动的生产力也已经有了显著的发展;生产规模在此以前已经有了显著的扩大;最后,在工人阶级中造成相对人口过剩的所有条件也已经有了发展。这时,把分数改成整数,年产品就会划分如下:


I5000c+1000v+1000m=7000--|


II1430c+285v+285m=2000----|      合计=9000。(2例)


现在假定,第I部类的资本家只消费剩余价值的一半=500,而把其余一半积累起来。]



依据《资本论》第二卷(页587)之文,第二年的公式是:


I5417c +1083v+1083m=7583

II1583c+316v+316m=2215


按照“第二年的公式”倒推两个部类的追加资本公式为:


I、(5000+417c+1000+83v+500消费

II、(1430+153c+285+31v+101消费


第二例第一年时,第I部类积累率为50%

II部类m=285。追加资本△C2+V2=153+31=184,其积累率(184/285)高达64.6%


为什么马克思的设定中,第一例第一年第Ⅱ部类的积累率低到20%而第二例第一年的积累率却高达64.6%呢? 如此安排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难道这不是为了满足“某些平衡条件”而作的主观设定吗?




[1] 《资本论》第二卷(页58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8-11 01:10:21
依据第二卷之文:
“第三年结束时得到的产品是:
I、5869c+1173v+1173m。
II、1715c+342v+342m。 ”

按此公式倒推,其第二年追加资本的公式为:
I、(5417c+452)+(1083v+90)+542消费。
II、(1583c+132)+316v+26)+158消费。
这时 两个部类的C/V之比皆为5:1;两个部类的积累率都是50%。

如果我们依据第二例第三年公式的数据
I、5869c+1173v+1173m=8215。|
II、1715c+342v+342m=2399。 | 为起点,
以“C/V=5/1;积累率=50%”倒推,

可得到第一年的公式为:
I、5000c+1000v+1000m=7000-|
II、1461c+292v+292m =2045-|         合计=9045。

可见《资本论》第二卷中第二例的开端公式
I、5000c+1000v+1000m=7000-|
II、1430c+285v+285m=2000---| 合计=9000。

其第二部类的数据并不正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3 01:47:34
正确的“第二例 扩大再生产公式”   见:
https://bbs.pinggu.org/thread-4764626-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