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看了
还在用绩效来激励员工?精神学家说了,这是非常糟糕的投资策略
昨天再看这篇有关“绩效”主义的。。。
1. 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
“狼性文化”的恶果:索尼帝国的没落
狼性文化"的恶果与伟大企业帝国的没落
2. 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狼性文化是最好理解,也是最容易操作的,以团队为单位,以“业绩”为标准,适者生存,残忍而有效。
“把利益与成绩挂钩。团队人少了,就给涨薪留出大量空间。把腾出来的工资,加给留下来和新进来的有狼性的人。把兔窝变狼群,核心是把每头狼的利益与公司密切相关,这样才能激发狼性。”
那么以业绩作为衡量贡献的标准,优胜劣汰,有什么问题呢?
从1995年左右开始,索尼公司逐渐实行绩效主义,成立专门机构,制定非常详细的评价标准,并根据对每个人的评价确定报酬。
这个曾经伟大的帝国,如今正江河日下。按照索尼前常务董事天外伺郎说法,正是“绩效主义毁了索尼”。
绩效主义就是:“业务成果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职工是为了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
如果外在的动机增强,那么自发的动机就会受到控制。如果总是说“你努力干我就给你加工资”,那么以工作为乐趣这种内在的意识就会受到抑制。今天的索尼职工好像没有了自发的动机,“挑战精神”消失了。“创造性”消失了。《参考消息/世界经济》曾采访索尼高层,就很好地诠释了狼性文化下绩效主义所带来的创造性消失。
人性文化与狼性文化都可以追求效率,团队协作和自发性,区别在于激发的手段。狼性更多的是依靠恐怖(被饿死,被淘汰的恐惧)与金钱,衡量的标准是“绩效”。而人性管理,更多的是依靠信任,包容和成功,与必然伴随而来的金钱,衡量的标准是“成就”。
3. 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信息的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下,残酷的末位淘汰,绩效机制到底对一个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你可以说这也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丛林法则,只有这样,这个狼群才会繁衍生息。那么试问下,那个受伤的狼是你本人,你又做如何感想呢?
从公司老板的角度来讲,你作为一个员工,需要赡养父母、妻儿,这与我又有什么关系,我只需要你做出业绩。
对于团队同事来说,你是否被淘汰也与我无关,我只需要你持续为团队项目付出,再付出。
索尼“绩效主义”的成果,绝对值得我们借鉴!
而文章中也提到谷歌“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文化。。。
在谷歌,工作就是生活,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成为创新意识的孵化器,造就了无穷的创造力!灵活的工作方式也是谷歌持续高速发展的秘诀之一。创新的意识还源自于灵活的小团队工作方式。。。
将有智慧有激情的员工针对关键问题,分成3~5人的小团队,扁平化的组织,以海量的计算资源和数据作为支持,同时允许工程师抽出20%的时间,根据兴趣自己确定研究方向。这是谷歌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
小团队的工作方式看起来平常,其实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在庞大的组织中,总有很多聪明人,他们可以轻松地找到“混”下去的方法,即便是复杂的“绩效考核”也对这类人束手无策。但是在有3~5人组成的小团队中,却容不得“聪明人”再浑水摸鱼,必须全力以赴才能被大家认可。
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的市值超越苹果,登顶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但在 Other Bets 部分的前沿项目中,共计损失36亿美元,谷歌依旧疯狂不止。谷歌“人本主义”的成果,我们也应该警惕!
是数学成就了谷歌 ~
谷歌背后的数学。希望 Larry 别忘本啊!
4. 昨天阅读1小时
5. 累计阅读62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