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407 3
2009-06-20
坚持用生产力标准评价干部
蔡泽寰
科学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结合我们学院来说,干部必须当行家、成专家、做能手,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做深化事业科学发展的领引者。
(一)决策层要当行家,科学决策保证科学发展。
1.做现代教育思想的引领者。我们决策层的领导干部必须以其先进的教育思想、前瞻的教学理念和对教育的感悟,俯下身来学习教育理论,抢占教育思想的制高点,遵循教育规律,提炼适合本院的办学策略,为学院科学发展提供源动力。
2.做谋划学院战略发展的设计者。管理学校,首先要决策学校的发展。要基于学校的科学发展、基于学生健康成长、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创新和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描绘学院发展的蓝图和远景,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为每一位学生和老师的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3.做创新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学院事业要发展,教职员工要发展,全院学生要成才,学院决策层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我们带领师生,围绕为什么而办学、办成什么样的学校、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去办好一所学校等问题孜孜探索,开拓创新,成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推进者和探索者,成为凝聚全院师生的核心和师生心目中敬重和值得效仿的人。
(二)中层要当专家,率先垂范带动科学发展。
1.做专业领域的带头人。专业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不具备专业素质的干部谈不上是一个真正的称职的干部。未来社会是一个细分的专家型社会。我们的干部要发展、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就必须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和相关专业领域的系统、广泛、前沿的理论知识与相关应用领域的各项技能,拥有专业领域与相关应用领域全面、丰富的经验,具备专业领域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学习与创造的能力。在履职和专业领域、相关应用领域中,能够独当一面,具有层级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履行职责的综合素质。
2.做部门工作的精明人。厚道乃做人之本,精明乃成事之道。精明是冷静理智,精明是处事灵活,精明是对不同境况的最优化选择。精明是一种能力品质,是一种工作境界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没有这种境界和精神,任何工作也不会做好。做一个部门工作的精明人,就是要对部门工作的职能、任务和要求熟悉、了解;对部门工作的内涵、流程精通;对部门工作的管理细心、精心,能够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3.做善于管理的细心人。做事之粗细,取决于人心之粗细。做精微之细节,必得有精微之细心。细心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节的前提是细心。细心是一种素质、一种修养、一种习惯。做一个细心人,就是要未雨绸缪,积极主动,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在前头,做到领导未谋有所思,领导未闻有所知,领导未示有所行;就是要吃透上情、摸透下情、掌握实情,能随时对工作的询问给予准确的回答;就是要细心关注每个细节,勤于捕捉信息,精于综合信息,善于反馈信息,能提供前瞻性、方向性、全局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就是要以细致的工作作风抓落实,环环相扣,决不能因粗枝大叶使工作出现漏洞。
(三)执行层要当能手,真抓实干落实科学发展。
1.做熟悉业务的明白人。明白就是“知事明理”。做明白人,就是要善于学习,苦练内功,在业务技能上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成为行业的能手,成为大家的榜样。要慎于思,敏于行,刻苦钻研,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和困难,敢于面对,努力克服;遇到矛盾和阻力,想方设法,妥善化解。要敢于创新,要对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问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和提炼,并能从中感悟新的主意。
2.做照章办事的铁面人。按章办事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目前,我们制定的管理制度是详之又详、细之又细,各种考核细则、奖惩办法也是慎之又慎、严之又严。但是,有个别部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不能认真、严肃地按照这些制度去落实,而是束之高阁、万事大吉,于是,优秀的谋略、精彩的策划便成了镜中花、水中月。这种“墙上画虎——不咬人”的做法,必将影响执行力。也有个别部门在管理工作中,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与自己亲近、关系好的人,或者说给了自己好处的人,在处理与惩罚时就网开一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种“看人下菜”的做法,势必会削弱执行力。我们应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从严要求,该批评的要批评,该制止的要制止,该处罚的要处罚,做到坚持原则,是非分明,廉洁奉公。
3.做勤奋工作的有心人。胸怀多大心,成就多大事;用的什么心,成就什么事。有心是成事之基。要做一个具有“五心”的人。一是要富有爱心,对事业的忠爱,对岗位的珍爱,对他人的尊爱;二是要具有热心,对工作具有热情、激情和感情;三是要用心,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做事;四是要细心,要因小见大、察近料远、见形知本;五是要有责任心,尽职尽责、认真负责、承责问责。
功成于实,事成于人;为政之要,在于用人。要树立一种用生产力的标准选人用人的导向,建立一种用生产力标准评价和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准,倡导一种想事、谋事、干事、成事的作风和创业氛围,真正使大家把心思用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使在会干事上,把精力放在多干事上,把目标定在干成事上,努力开创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20 23:38:23
以上是转载蔡泽寰的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1 18:06:06
社会分工不完全也不可能是最恰当的,真正最好的专家应该是研究人员或是发明家,但管理人员如果不懂专业技术,那也无所谓管理了,往往在技术突破的时候就被提升到上一级,所谓的PITER原理,人总是要被提高到自己不能胜任的地位为止,也有一定的道理,作为专家,再进行管理,具体的细节更懂更深,也是有道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2 17:41:13
提法没有问题,但是——
1、行家、专家、能手如何区分?并且
2、它们是递进关系还是泾渭分明、不可逾越?
3、如何证明作者提法的正确性?
4、现实中是否这样做的?
5、如何才能实现作者的主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