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民间投资都绕不开房地产这个死结 吗?笔者的困惑在于ZF和利益集团的胆识,前者不敢后者太敢。
                                    一、民间投资再度陷入低迷
     几个月前, 权威人士终于忍不住了,在人民日报上对中国的经济政策和ZF,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指责(5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显然观察家纷纷推测出现了内部的纷争,即府院之争。权威人士认为经济L型,然后强烈要求ZF实实在在地“去杠杆”。  我在此回顾权威人士的文章的原因,是最近当局又开始重提供给侧改革以及一个新数据出来了。
       当年的权威人士不能忍耐,主要原因就是民间投资在今年前所未有出现第一次增长的下降。 民间投资下跌分析如下:无论是简政放权还是万众创新,在克强经济学的指导下,2013-2016年民间投资一直在增加,2013年达到23.1%,2014年一季度下降到20.9%,2015年一季度则是13.6%。但是,2016年出现了新变化,首先一季度已经下降到5.7%,同期下降7.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则是10.7%,还主要是依靠ZF与国企的拉动。这就说明了出现了一个问题:民间投资不可持续,而且没有办法形成自我加强的预期。中国又可能回到ZF与国企拉动或者房地产投资拉动的老套中,问题是旧道路已经不可行的。大量基建、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鼓励的政策性文件,难道都拉动不了经济的发展吗?或者就产能过剩,需求不够?民间活力何在?未来的经济希望何在?这些问题和疑问,最终导致了权威人士的出手,不只是对的当头棒喝,而且背后是对利益集团的对政策的操纵和夹持的强烈不满。
    而且本人观察到,自从权威人士因为民间投资首席负增长而发难以来(疑似刘某对当今的经济政策提出强烈的批评),此后,我们经济学界就开始日益关注民间投资。近日,  统计局数据又显示,2016年7月中国民间投资32698亿,低于去年33096亿,这是继上个月出现负增长以来的连续第二个月负增长。民间投资占全国投资比重也下滑至61.4%。这么一个重要的消息,明显会导致系列负面影响。
      权威人士然后强烈要求去杠杆, 在高杠杆背景下,汇市、股市、债市、楼市、银行信贷风险等都会上升,处理不好,小事会变成大事。 原意是说:“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回顾当年的权威人士的意见,不是因为权威性,而是因为中国的颇多政策受到房地产泡沫和利益集团的某种程度的夹持,导致政策慢慢违背了克强经济学和ZF的既定方针,最终两种意见矛盾表面化。这是我们第一次可以看见内部的政策冲突与两种力量的公开对质。这些分歧在什么地方,又体现于何方  那么我们可以判断的是第一个,ZF没有去杠杆,反而在加杠杆。 那么我们可以判断的第二个是ZF为了经济增长,在不断刺激经济,宽松货币政策。
    二、我的思考:
1、民间投资不缺钱,个人强烈建议,当局不要再放水啦,因为货币政策已经进入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已经是日益无效率。美的集团资产负债率从过去的高达80%变成今年一季度末的不到60%,自有资金近700亿元。这样的情况说明有钱无地方使用,没有地方可以投资。。。。。不把这么高的房地产泡沫打下来,民间投资和其他行业的投资,怎么上去?成本怎么下来?
2、 【似乎是中国经济的宿命:就连民间投资都绕不开房地产这个死结。。。。。。】ZF能否下决心不使用房地产泡沫来推动经济发展?不可能的对吧?!垄断性利益集团,不会考虑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解扣还是危机,连当年日本那么厉害的ZF,也都是只能在危机下进行改革,而不能主动刺破泡沫并且主动去杠杆。数据一、民间投资46%注入房地产(苏州的数据,摘自)。数据二、广东民间投资房地产占比45%(21世纪经济报道)
附注:(1、2016年1-7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9149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1%,增速比1-6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1.4%,比去年同期降低3.6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87577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比1-6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55721亿元,增长5.6%,增速加快0.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36852亿元,增长1.3%,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东北地区11346亿元,下降31.6%,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显然东北出现了大问题,民间投资在东北可以说表现非常糟糕,所以东北前书记王珉受到调查据说与其不作为相关,另一个据说不作为的是山西的书记王儒林,显然山西的经济表现在全国也是垫底。许多官员估计会受到巨大的震动。 
  (2、央行行长表态犹在耳(2016年02月26日。上海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答记者问),周小川:个人住房加杠杆逻辑是对的。住房贷款应该有大力发展的阶段。个人住房贷款在银行总贷款的比重还是偏低的,有的国家占到40%-50%,中国只有百分之十几,所以银行觉得还是比较安全的产品,所以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也曾表示,一线城市住房价格上升速度比较快,最基本的影响因素还是住房供求关系,有投机力量在炒房,但不是主要因素。 
(3、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警示:目前我国金融杠杆率不断提高,去年已经超过警戒线,并且至今还在继续提高,这蕴藏着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危险,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引用数据称,去年的GDP增长率是6.9%,但是名义增长率只有6.4%,相比起来,M2增长率是13.3%,“比GDP增长高了7个百分点。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实际上已经是宽松的了。”“今年1月份,贷款投放增长2.5万亿,同比多增了1万多亿,按这个速度,我们的货币增长还要继续放大,不但不能去杠杆,还要迅速提高杠杆率。”王小鲁担忧称,“这种情况下,未来我们离金融危机还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