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王宝强离婚案大热。我看到了网络上的日益成熟,例如许多明星不会第一时间发表意见而是先等待真相和双方的观点,才来谨慎表态。例如许多观众在一片骂声中,保持了允许反对意见和不同看法的观点的存在。又通过网络这个工具,大是大非日益清楚,国人日益在博弈和学习,表现出不容易受到操纵,日益有智慧,也日益成熟和有自己的见解。。。。。让人欣喜。
看到一个节目在说王宝强离婚案,用了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第一是认为郎才女貌是最不均衡的婚姻,因为结婚以后,一个美貌日益衰退,一个才能日益增加,双方就会离开不再结合。第二是说王宝强和马蓉的结婚是因为男的有钱加上成功均衡了女方的美貌和身高,但是认为结婚以后,因为不是门当户对, 所以肯定会分手。其他观点如下: 1、 婚姻经济学认为:上帝从生理上安排了男女之间的需求。男人是女人最大宗的消费品和客户,同时,女人也是男人最大宗的消费品和客户。王宝强和马蓉的结婚,男的多金,女的漂亮,膝下一堆儿女活泼乖巧,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2、 七年之痒”:边际效用递减。双方没有 了新鲜感觉,夫妻感情就会如冯小刚《一声叹息》里男主人公直白的大实话——就像左手摸右手没了感觉 。然后碰到了经纪人,就出轨了。
3、而且作者认为王宝强付出太多,而马蓉付出太少,用了所谓沉没成本来解释付出,西方经济学告诉我们: 没有 付出的婚姻容易放弃。
最后的结论是好的爱情是符合“帕累托最优原则”。所谓的“帕累托最优”,通俗的解释就是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但没有任何一方受到损害,而且社会福利要尽可能实现最大化,社会发展要达到最佳状态。简单均衡是不愿意离开,或者双方离开对方都没有更好的收益。。。。。。。因为付出这么多而收获和共同利益这么多。
我的评价:
第一个补充吧,就是没有 讲到双方的结婚是一种预期符合的结果,不是对当前的预期,还包括了对以后的预期,预期到了对方以后的成长而不是仅仅考虑现在的情况。成年的人的偏好是稳定的,就是说你在结婚时候,喜欢一个人是稳定的偏好,你喜欢他的帅气或者幽默,或者正直或者大方,是一种稳定的喜欢,这个内在性格的喜欢只要是真实的性格,没有隐瞒(所以强调要真实的性格不要隐瞒,否则信息不对称可能就产生错误的婚姻)不会改变。但是如果喜欢对方的钱财和外貌,的确会边际递减,慢慢失去吸引力。
第二个补充 吧,沉没成本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单方的付出,对方会越来越宠坏,但是实际上,一旦养成了习惯,一方习惯了对对方的好,一方习惯了对方对她的好,双方也不会轻易放弃。因为找不到更加宠你的人了。这个我认为马蓉以后会后悔的,因为她可能再也找不到这么宠她的男人了。。。。。。这个沉没成本不是沉没的,还是会养成依赖性的。
第三个补充是婚姻不仅存在的边际递减,七年之痒的七年的同时也在生成一个递增的“共处和共同习惯”,“共同的经历了许多困难和考验”,也同样产生了“日益增加而不是递减的依赖和亲切”。这样虽然新鲜感觉在递减,但是互相的依靠与习惯,还有共同的经历(最重要),是世间其他人都没有 办法代替的,成为两个人之间的点点滴滴的回忆(排除互相拆台指责而不是互相付出和的情况),例如生病时的照顾,共同的小孩,都是在递增的感情。
第四个补充: 动态的均衡,寻求一种对婚姻的动态的均衡,就是双方世俗所谓的势均力敌,门当户对或者是不断增加新知识和爱好,建立动态的均衡,专家说的什么王宝强要增加内涵,马蓉要增加财富。。。。都是乱弹琴。动态的均衡最关键的是互相信息的沟通和对称。这个自己体悟吧。只要是坦诚的,信息对称下,会自动实现均衡,例如王宝强知道妻子喜欢他什么不喜欢他什么。。。。。。自然会相应采取行动进行变迁。实际所有的婚姻的不幸都是因为沟通出问题才出问题的。那么,重要 的是,没有 欺骗与隐瞒,没有 机心而有坦率,双方即使有不合的地方,也就可以好合好分。。。。。。点到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