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523 7
2009-06-22
本人是一个非经济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在学习经济学过程中,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索罗增长模型)部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认为,因为整体的宏观经济是由一个一个行业组成的,所以,揭示宏观经济增长机制的新古典增长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行业增长的内在成因,而探索行业的运行和研究经济的运行一样是具有很大意义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这样的背静之下。于是我就开始做了一些相关研究,希望能够将其理论拓展到行业上,得出关于行业增长的理论。现在已经写成了这样一篇论文,里面有我的全部分析和思路。
     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因为我只是个本科生,知识面很有限,而且我不是这个专业的,周围没有这样的人能给我提供帮助,所以整个思路的形成过程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在论文的构建上,数据信息的整理分析和论证需要很大的工作量,一个人很难完成;在思路的发展上,我无法严格地证明出将一个宏观经济中的理论应用于行业分析这样的中观领域是否可行,这里面就包括假设条件是否成立(这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来证明),分析方法是否得当等
     如此大的工作量,我一个人无法完成,于是我希望在能找到和我一样对增长论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和朋友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并努力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我本人是西安的,如果有西安的朋友可能更方便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22 21:15:01
支持你,虽然我不是西安的,祝你找到合适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3 15:00:22
我有兴趣
但是我不知道你想表达的是什么
比较含糊
所以希望读者完善你的想法
我也有兴趣
希望能联系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3 20:14:04
呵呵,有朋友这里果然有朋友感兴趣,真好~
我上面说的好像是有点含糊,那我就把我观点整个形成和发展过程详细解释一下吧,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
我是学管理的,大家都知道我这个专业就业不好,于是我从大一开始考虑自己毕业后应该怎样选择工作
大二的时候我们开了微观经济学课程,教材是高鸿业老师的微观经济学,通过学习知道了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的学科,一下子感觉到这是一门一生受用的学科,因为人一生都在处理如何利用时间这个稀缺资源的问题
当时还在想以后选择什么样出路的问题,但是没有任何头绪,只是对市场行情有一点点了解
因为选择工作的行业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些行业虽然现在看起来很不错,但是很难保证十年,二十年之后能一直良好发展,就像90年代初很多人放弃在学校当教授的机会,放弃在政府当公务员的机会去下海经商,那是经商就是最好的行业,但是现在呢,大家都玩命去考公务员,玩命去高校当老师,那些当时放弃老师和公务员机会的人现在工作状况一定是很不乐观的,回头想想,现在玩命当公务员的人,在一二十年后的状况现在就很难说了,所以我就需要一种方法能帮助我估计出什么样的行业在以后我进入的一二十年内能处于增长之中,以保证我在从事这个行业期间实现我的最大效用,这种效用包括福利了,收入了,还有实现我人生目标的能力了之类的~
也就是说,对于我来说,我选择的将毕生精力投入的行业,可以在现在看起来不怎么样,但是以后一定要有发展前途,我想很多大学毕业生也跟我有一样的想法
后来我开始自学宏观经济学,用的书是曼昆的那本,学到增长论的时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应为我学习宏观经济学就是想知道什么原因导致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
学着学着我突然想,这是一套揭示宏观经济增长规律的理论,那它是否能够对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呢,因为我考虑,就像微观经济学是构成宏观经济学的基础那样,整个的宏观经济是由一个个行业来构成的,所以,我认为,虽然增长论无法直接反映出行业发展的机制,但是它和行业发展的内在成因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于是我就想以增长论为基础,去探索行业发展的内在机制(我的阅读量有限,没有涉及过有关产业经济学的典籍和理论,不知道是不是产业经济学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理论,如果有的话,我就需要先去学习之前的理论了,但是这个思路的进一步研究仍然是有必要的,因为,没准~还能由此产生一些什么新的东西,嘿嘿~)
随后我就开始了相关的探索,一开始我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将索罗增长模型中的储蓄率,生产函数等要素放到行业中来,这就需要对原来的假设进行重新定义,对原来的分析方法进行重新诠释,甚至是试图去定义一些我需要的新的变量(当然,还是因为我阅读和知识量有限,很多定义都十分不精确,而且一些老师还指出我的一些定义与经济学中一些现有的定义发生了冲突,无奈啊,我水平有限,只能达到这样了,所以希望在这里有高手能帮帮我)
然后就是理论的重新构建,在我的理论里我将行业为选择者带来的满足感定义为行业效用,是它决定了行业的好坏,然后以索罗模型的分析方法为依据延伸出了行业的潜力函数,最后得到效用函数与潜力函数的焦点是一个行业的均衡点,现有状态和均衡状态的差决定了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力的结论,最后,找出了决定这个均衡点位置的因素,至此这个理论就形成了~
然后我去找一些老师帮我看看,老师给的意见很是打击人啊,当然,老师说的很对~
他们告诉我,你的论点,如果以后被论证真的成立,那就是试图去开创一套全新的理论体系,
首先,你把一个宏观的理论用到中观的行业经济中,可行性没有经过足够的论证
其次,你将给出了一些新的假设条件,要知道,一个成熟理论的假设条件是经过大量从理论到实证在到理论的论证过程的,这些你都没有仔细去做,也就是说构成你理论的基础都不一定成立,那么你的理论有多大可信度
然后,你的理论中涉及的两大函数的构造方法,其中忽略了一些要素,又重视了一些要素,这个做法也没有详细论证,也就是说,事实上哪些因素不重要可以忽略,哪些因素很重要需要重点关注,你都没仔细分析
还有,你的论文中引用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这些数据没有问题,放在论文中看起来也挺有说服力,不过你没有考虑这些数据与你所述的观点是否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你也没有仔细去论证
另外,我的论文中还有我自己所试图去解决理论上的三个大问题,当然,这些是建立在我的基本观点成立的基础上的,不先解决了老师说的那些问题,我这三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我说的都头大了,上面这些,无论哪一点都是需要大量的工作的,而我现在只有一个人,能力和时间都很有限
况且我是个大三学生,明年1月就要考研了,所以我综合考虑,先把这个放一放,准备考研,等到考完了再仔细研究,但是这毕竟是我自己的东西~呵呵,说起来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就希望能从这得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所以这段时间我想找一些跟我有一样爱好的朋友共同探讨这个问题,结合大家的力量,最后得出我的这个理论它到底可行还是不可行,如果可行,分析出有意义的结论,那就最高兴了
谢谢朋友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3 20:49:39
我得出的结果是,行业的发展是由行业劳动力储量(l)决定的,效用构成了劳动储量的编缉报酬递减的函数,而且是个减函数,这里不能插入函数图像,图像就像字母l型那样,纵轴是效用和潜力,横轴是劳动力储量。另外,潜力函数是直线,起始于远点,是增函数,两线的焦点决定了均衡的行业劳动力储量值,大于这个值的时候,潜力大于效用,理性人会选择储存其劳动力以后再供给以获得更大的效用,表现为越来越少人当前选择这个行业或是已经进入的人改行,这个行业就处于衰退之中,当现有量小于这个量的时候则正好相反
另外由此还得出,因为作为普通社会人来说,是无法准确观察到行业是否达到均衡的,他们只能主观的通过薪酬,福利等因素去判断,于是,在从低于均衡点向均衡点增长的过程中,达到均衡是,人们往往不能很快意识到已经达到均衡了,而会继续选择进入,这样就导致了行业劳动力小幅偏离均衡值,等到大到一定程度,引起过大的竞争压力时,人们开始退出,这个过程达到均衡时人们一样无法很快意识到,行业会继续衰退,直到行业竞争过小开始吸引人们进入,又进入下一轮演变
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行业不是稳定不变,而是在没有外生的巨大冲击的影响是,在一个稳定点附近来回震荡,而正是这种震荡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人的错误判断和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2:12:10
怎么没有人帮忙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