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拥有传统制造业所不具备的优势,3D打印技术被看成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使者。在全球范围内,3D打印正在掀起一轮技术革新热潮。3D打印技术不仅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国防安全、航天航空、建筑生产等高端领域,也开始作为大众消费品而走进个人消费领域。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
3D打印市场需求与投资潜力分析报告》数据显示,3D打印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连续两年增长了10亿美元,2015年达到51.65亿美元。有机构预测,到2016年年底,中国3D打印机市场规模预测将扩大到100亿元,届时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3D打印机市场。
下游应用领域的广阔前景是持续推动3D打印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主因之一。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3D打印产业下游应用中,机械、消费品/电子、汽车、航空航天、医疗/齿科等5个领域应用份额占比均在10%以上。
3D打印在医学领域发展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就相关医学领域未来发展趋势来看,3D打印的应用仍然会保持较高增速。1)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的提升,修复性医学中的结构性移植器官的使用将会持续增长,特别是牙科领域,这一方面的发展已相对成熟;2)微创手术,和针对不同身体条件个体的手术设计在近些年来逐渐发展,对手术工具性能和复杂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前瞻认为,未来这一方面的发展仍然具备较大空间。
私人飞行器的设计发展和定制化需求的增长
通用航空和无人机制造领域的定制化需求相对商用领域会更多。小批量,复杂一体化的设计部件的生产会成为主流,而借助3D打印技术会更容易实现。现阶段,波音和一些通用航空制造商,已经开始应用这一技术进行喷气机和直升机的设计和制造。
我国3D打印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链,很多核心器件的供应、高档器件材料、高强度的非金属材料等还需要从国外进口,这些都是我国国内制造业一直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重新梳理,进而找到较为正确的解决办法,找到一条真正能让3D打印产业健康发展的道路。
文章转载请标明来源自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