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017-4-18 12:47:5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4-18 12:05
你能否给出一个m与Q的函数,求一下dm/dQ?
不用给出什么函数,P=dm/dQ是价格的定义式。m和Q所有权不同,是两个交易者各自的支付,也就是说是“独立变量”,不能对着这个式子说m随Q如何变化,或者Q随m如何变化,也不是P随m或Q如何变化,P是比值!既不是由m定义的,也不是由Q定义的。
物理学上类似的概念如“电容”“电阻”“热阻”等等,数学上如周径比(圆周率π),这些在《西方经济学的终结》里都有提到。
物理运动学上关于瞬时速度的定义是v=ds/dt,你不能撇开v就此要求先给出一个s与t的函数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8 12:49:29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4-18 12:14
边际的说法也不是你的胡说创造的,微观经济学当中早就有此说法。只是没有人把它和瞬时价格联系起来,也没 ...
我只是说边际价格是我胡说的,其它边际概念早已有之。边际价格可能是我第一个说(胡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8 12:52:36
你随便搜一下就知道“边际价格”早已有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8 12:57:48
边际价格(marginal price)亦称边际收益,即每增加一个单位投入时得到的收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交易,因为投入就是支付,收入就是所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8 12:59:10
假设有以下关系存在:m=aQ+b
那么有:
时点价格P=(aQ+b)/Q=a+b/Q
边际价格P=a
显然边际价格不是时点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8 13:10:37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4-18 12:57
边际价格(marginal price)亦称边际收益,即每增加一个单位投入时得到的收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交易,因为投 ...
这个边际价格概念是有,但是并不是您所说的时点价格,和我们讨论的价格也不是一个范畴的事。还是称为边际收益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8 13:59:55
仔细思考了一下,如果确实将价格命名为dm/dQ,这个价格到真可称为边际价格,但是它绝不是瞬时价格(某时点的总金额/总数量),而是数量增加一个单位时金额的变化值。当然和边际收益对应的边际价格更不是一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9 09:06:48
假设的依据是什么?搞学术研究就是随便假设一下?难怪有人批评经济学可以对着任何一个数学方程式夸夸其谈了。
    比如在几何学上,我们把一个三角形的对边和邻边的比值定义为“正切”,这是“正切”的定义。你却非要先给出对边和邻边的一个函数关系,你说它们是什么关系?
    m和Q应该是市场上的数据,要想知道m和Q   的关系,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把m、Q数据标注在m—Q坐标系当中,是离散还是线性,还是什么指数曲线,自然清楚,用不着发挥你的想当然去假设。
     在m—Q坐标系当中,任何一个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正切值),就是m/Q(或Q/m,你知道正切余切互为倒数吧?),就是换比,也就是这个坐标点代表的交易的价格。
     现实市场上有海量的m—Q数据,经济学却视而无睹,非要虚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思路之奇特也只有经济学了。
    这个帖主不是我,是hj58,我不想再跟帖了,你就和hj58一起继续对供求定律的研究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9 09:17:1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4-18 13:59
仔细思考了一下,如果确实将价格命名为dm/dQ,这个价格到真可称为边际价格,但是它绝不是瞬时价格(某时点的 ...
严格来说,边际,被解释为“最后一个单位”是十分初级的数学描述,很适合只具有初等数学思维模式的人。但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已经明确用微分d来表述边际的含义了。单位是可大可小的,一立方,一桶,一碗,1毫升,1滴,甚至1个水分子,都可以用于计量,都可以看作是最后一个单位。
    极限,和大小,不是一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9 09:27:56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4-19 09:06
假设的依据是什么?搞学术研究就是随便假设一下?难怪有人批评经济学可以对着任何一个数学方程式夸夸其 ...
您回到了正确的价格定义m/Q而不是错误的dm/dQ,这很好。至于您又将价格定义为Q/m,这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和习惯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9 09:40:45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4-19 09:17
严格来说,边际,被解释为“最后一个单位”是十分初级的数学描述,很适合只具有初等数学思维模式的人。但 ...
不错,高等数学已经用微分(例如dm/dQ)表示边际,所以我看到dm/dQ才一下子想到边际价格这个概念。但是边际价格确实不是价格,这一点您也知道了。说明我们的讨论对于求真理还是有用的。
在此表示感谢。
此外还谢谢您帮助我明白了:
流量不仅仅是时期量也可以是时点量只要量变;存量不仅仅是时点量,也可以是时期量,只要量不变。
价格只能对应流量(具体而言是销售或购买)不能对应存量,因为价格是交易才显现的量,存量是未交易的量。
黄先生将所谓2009年2月发生的变化的而不是不变的量认为是存量是错误的,这一点您是对的。
黄先生说需求曲线的事,是对的;说供给曲线的事,是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9 12:24:4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4-19 09:40
不错,高等数学已经用微分(例如dm/dQ)表示边际,所以我看到dm/dQ才一下子想到边际价格这个概念。但是边 ...
最后与你的回复:
第一,边际价格就是价格,是将交易看成是连续进行的假定下的瞬时价格概念,它表现的是价格的本质,也是你说的平均价格的来源。
第二,我的讨论并没有使你明白流量是时期数,这是你自己琢磨的结果,不是我的“功劳”。
    流量是时期数,只是对流量的定义,是把时期数称之为流量。不是向你一样,先默认一个变量是流量,然后在去琢磨它对应于时期还是时点,这不是正确的研究路径。如果你要把流量存量的概念和时点数时期数概念割裂,认为把时期数定义为流量(时点数定义为存量)不合适,我完全可以不使用流量存量的说法,只用时点数时期数的表述来说明供求曲线的不可建立。因为我的学业素养让我确认,时期数和时点数不可同列于一个方程式当中。这种认识是十几年前就确认的,不是今天同你讨论时认识到的。
8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9 13:25:04
应该如何理解供求与价格的关系?
一谈到价格,一定会有交易或交换,商品交换往往是商品与货币的交换。
经济学牛顿三公理之二或商品交换公理为:商品交换成功后,成交总金额等于成交价格与成交数量之积。
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m=PQ
m,成交总金额;P,成交价格;Q,成交数量。
经济学牛顿三公理之三:商品交换成功后,购买金额(购买力,下同)等于出售金额(出售力,下同)等于成交金额;购买价格等于出售价格等于成交价格;购买数量等于出售数量等于成交数量。
m1=m2=m
P1=P2=P
Q1=Q2=Q
m1,购买金额;m2,出售金额;m,成交金额。
P1,购买价格;P2,出售价格;P,成交价格。
Q1,购买数量;Q2,出售数量;Q,成交数量。
我们一般将购买视为需求,出售视为供给。购买出售是需求供给的实现。
商品交换公理还可以表示为:dm/m=dP/P+dQ/Q
人们常说需求增加会导致价格上升,根据这个公式就会知道,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
此时我们可以将dm/m看成是需求变化率,dP/P看成是需求价格变化率,dQ/Q看成是需求量变化率。
需求增加意味着dm/m大于0。dP/P与dQ/Q有以下几种组合情况:
dP/P大于0,dQ大于0(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
dP/P大于0,dQ等于0(价格上升,需求量不变);
dP/P大于0,dQ/Q小于0(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dP/P等于0,dQ/Q大于0(价格不变,需求量增加):
dP/P小于0,dQ大于0(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正确的说法是:需求增加可能(但不必然)会导致价格上升。
也有人说需求量增加会导致价格上升,这就是错误了。需求量是在一定价格前提下对某商品需求(可能购买)数量的多少。应该是价格变化引起需求量变化而不是需求量变化引起价格变化。
正确的说法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将导致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将导致需求量增加。这也是所谓的需求定理。
用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
u=(dQ/Q)/(dP/P)小于0,即需求价格弹性u小于0。
需求定理是价格研究的重要定理。与需求定理对应的曲线称为需求曲线,在价格数量坐标系中,需求曲线是右斜向下的曲线。
当某种商品需求曲线确定时,某商品的需求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也就确定了。
各种经济学著作很愿意用捕鱼的例子来说明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我们不妨也如此(但和他们不同)。
假设需求曲线在一周内是不变的,假设在一周内每天捕鱼的数量是可变的且捕的鱼全部用于出售。
以上捕鱼的假设隐含了以下意义:捕鱼量与价格无关,只与捕鱼的条件有关。
假设第一天捕鱼数量相对较少,本日鱼可以卖一个相对高价。
假设第二天捕鱼数量相对较多,本日鱼只能卖一个相对低价。
假设以后的五天每天捕鱼数量不同且均在第一天第二天之间,这样会形成不同的卖鱼的价格数量组合。
我们将七天捕鱼的价格数量组合画在价格数量坐标系中,将七个点之间用平滑的曲线相连形成一段曲线。这个曲线就可以看作是需求曲线,但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供给曲线。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是重合的。根据经济学牛顿三公里之三,在理论上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
以上的例子是捕的鱼全部销售,在是现实世界中,未必如此。假如捕的鱼很多,如果全部销售,一定会卖个很低价,这样渔民觉得不合算,可能要建冷冻库储存一些不卖。也就是说渔民可以通过控制供给量来得到自己想卖的价格。
说到这里,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也就脱颖而出了:
一定的需求确定了在不同价格的需求量多少,一定的供给量确定了一定价格的多少。
价格是因为需求与供给量的确定而确定。
P=m/Q
m,成交金额需求金额供给金额购买金额出售金额;P,成交价格需求价格供给价格购买价格出售价格;Q,成交数量需求数量供给数量购买数量出售数量。
在需求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将m仅仅看成是需求金额,Q仅仅看成是供给量,P看成是供给价格。
需求曲线是可以变化的,供给量也是可以变化的,需求曲线和供给量的变化将使价格发生变化。
和价格发生关系的供求,供是供给量(不是供给),求是需求(不是需求量)。
北京的房价为什么总是涨?一是因为增量需求保持在较高水平,二是因为增量供给量保持在相对较低水平。也就是说北京房的(dm/m-dQ/Q)大于0。一旦北京房的(dm/m-dQ/Q)小于0,北京的房价就会下降。也就是说减少对北京房的需求增加对北京房的供给量到一定程度北京房价就会下降。目前的情况是:北京房供给量增加因为土地因素很困难,只好减少对北京房的需求。
在需求方需求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供给方可以通过供给量的变化影响价格变化,此时供给方的供给量对价格的确定是决定作用。此时价格决定于竞争和垄断的程度或生产能力。竞争激烈生产能力高价格会走低,垄断性强生产能力低价格会走高。
在供给方供给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需求方的需求变化将引起价格变化,需求方的需求对价格的确定是决定作用。流入某商品的货币数量增加价格将走高,流入某商品的货币数量减少价格将走低。
在研究需求变化导致需求价格需求量发生变化时,我们将m看成是需求,P看成是需求价格,Q看成是需求量。
在研究需求变化供给量变化导致供给价格变化时,我们将m看成是需求,Q看成是供给量,P看成是供给价格。
需求与供给量是直接与价格发生关系的量。需求与价格正相关,供给量与价格负相关。只有当需求的正相关超过供给量的负相关(dm/m-dQ/Q大于0)后,价格才会上升。有时需求增加并不必然导致价格上升。只有当需求的正相关低于供给量的负相关(dm/m-dQ/Q小于0),价格才会下降。有时需求减少并不必然导致价格下降。
供求与价格的关系主要是体现在以下数学公式中:
m=PQ
dm/m=dP/P+dQ/Q
或写为:
P=m/Q
dP/P=dm/m-dQ/Q
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公式中(前提是其它条件不变):
u=(dQ/Q)/(dP/P)小于0
以上是商品交换公理和需求定理的数学表达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9 13:40:07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4-19 12:24
最后与你的回复:
第一,边际价格就是价格,是将交易看成是连续进行的假定下的瞬时价格概念,它表现的是 ...
现实情况是:交易是不连续的,是在不同时点跳跃发生的(在m=PQ这个方程表示的马鞍形曲面上)。所以价格只能是m/Q而不是dm/dQ,边际价格不是价格。
我明白的是流量是变量存量是不变量,流量既有时期量也有时点量,存量既有时点量也有时期量。可能您很难理解存量怎么还会有时期量?假设您原来抽烟,买了5包烟,每天抽一包。后来你戒烟了,不抽了,剩余4包烟放在您家1个月,这一个月烟的存量不变就是4包,是时期存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9 13:50:41
关于存量与流量的关系,时期流量与时点流量的关系,我已说过多次,最后再总结一下:
期初存量(时点存量)+本期流入(时期流量)-本期流出(时期流量)=期末存量(时点存量)
时期流量=时期内各时点流量之和。
特别地,本期流入(时期流量)与本期流出(时期流量)均为0时,该时期存量不变,该时期的存量就是时期存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9 18:24:4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4-19 13:25
应该如何理解供求与价格的关系?
一谈到价格,一定会有交易或交换,商品交换往往是商品与货币的交换。
经 ...
石先生意犹未尽啊。可惜你这种研究方法十分荒谬。
    交易成功,就意味着按何种比例进行交易达成了一致,也就是说我支付几个你支付几个已经达成一致,讨价还价的过程就是确认m和Q的过程,即m和Q是已知的,当然P=m/Q也同时确立,何来求m的必要?
    你不赞同我的2+2,那么你说说,两个交易者应该忽略谁的价格诉求?两种交易物又该忽略哪一个?你承认谈到价格就涉及到交易,那么交易是不是2个交易者交易2种商品?以2+2的视角看交易论价格,真的让你们难以理解和接受吗?
   你的思路,是一个傻瓜(而不是理性人)拿着货币购物,他只知道按照货物卖方的要价计算一下自己需要支付多少,而不知道自己愿意支付多少。他可能是不缺钱的大款富少,进店之后指着“这个这个这个”,然后问店家“总共多少钱?”,这时,店家就会用到你的m=PQ了,因为Q你已经确认了,P是店家说了算,大款富少只要听店里的话掏钱m就行了。
    而理性人假定之下,对于需要的Q,他有一个最多支付多少m的考量,这叫做“买方底价”,而对方的标价,只是“卖方底价”,交易前的谈判过程,就是P的确认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9 18:38:59
    你在回顾一下西方经济学的供求理论,它就像你一样,只讨论物币交易这种交易,而且供求量都是针对非货币的货物而言的,在这里,支付m不见了,连你能认识到P=m/Q都不是都不如。认识到P=m/Q,至少可以说是1+2了(卖方+两种交易物),比传统的1+1思维(厂商定价,指针对货物谈论供求量)进步了。
   就这样的1+1式幼稚认知,hj58们还一直坚持津津乐道。不过hj58教授不是孤立无援的,他教授的可是世界流行的主流理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19 21:05:15
西方经济学关于交换的货币与物交易是进步,两种物交易才是落后。西方经济学的价格理论中需求定理需求价格弹性是精华,可惜供给定理错误,造成价格理论错误。本人在研究中看了张五常李卫华等人的观点,认为我们很相近。但他们都没有提商品交换公理m=PQ。m=PQ确实是研究价格理论不可或缺的公理。本人的理论可以解释价格现象。您可以随便说出一个,看看能不能解释?您的理论又怎么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20 06:03:58
用两周时间通读了张建平先生的《终结》,感觉书中把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彻底理清了,比如私有权,交换,必要和非必要需求,价值,价格,效用,劳动等等。基于这些基本概念以及严格区分流量和存量,驳倒了西经的两大支柱供需均衡理论和边际理论,重建了经济学于坚实的逻辑基础之上。张先生以一人之力,单枪匹马将国人的经济理论研究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
如果说有什么美中不足的就是书中对宏观经济学的再造略显单薄,对货币重回实物货币的论述本人不敢苟同。
饶是如此,终结一书已是震古烁今,必成新经济学理论的经典之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20 09:08:1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4-19 21:05
西方经济学关于交换的货币与物交易是进步,两种物交易才是落后。西方经济学的价格理论中需求定理需求价格弹 ...
古典经济学一直是研究“2+2”可可惜不得要领
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从2+2开始,同样不得要领,最终归于失败。
当年科斯就在不得要领之后悲哀宣布——研究丛林旁边两人如何交换苹果和核桃的经济学过时了。
但我不这么看!2+2是交易的原型,物币交易也还是2+2,从2+2得到的结论适用于一切交易。
就交易量而言,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部分是币币交易,而不是物币交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20 09:09:10
[quote]石开石 发表于 2017-4-19 21:05
西方经济学关于交换的货币与物交易是进步,两种物交易才是落后。西方经济学的价格理论中需求定理需求价格弹 ...[/quo
石先生想知道你的理论的适用性?那就先说说价格是从何而来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20 09:14:43
washinglee 发表于 2017-4-20 06:03
用两周时间通读了张建平先生的《终结》,感觉书中把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彻底理清了,比如私有权,交换 ...
对本帖的回复又被审核吃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20 10:01:08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4-20 09:0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4-19 21:05
西方经济学关于交换的货币与物交易是进步,两种物交易才是落后。西 ...
建议您去阅读一下郑克中先生的揭开价值之谜(二),看看他说的是否有道理。我上传了但审核未通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20 10:29:12
郑克中的《客观价值论》不值一提。
    他从价值是物对人的有用性出发,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却没有认识到“人”是个体的,没有认识到价值判断因人而异的主观性,面对同一个事物不同人有不同的有用性判断。最终还是没有跳出错误的客观价值论。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一开始就强调主观价值论,反对客观价值论。为此耗费了大量笔墨。所以,看到《客观价值论》的说法,懒得再去评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20 10:37:07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4-20 09:08
古典经济学一直是研究“2+2”可可惜不得要领
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从2+2开始,同样不得要领,最终归 ...
请您不要忘了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所以物物交换,币币交换均可以用货币计量。价格是有了货币才有的概念。m=PQ可以化为m1=P1Q1,m2=P2Q2(两种物交换)币币交换有一种已经是币了,你用什么币作为标准就是什么币,可以自由选择。例如人民币/美元或美元/欧元,分子是标准的货币单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20 11:25:37
连不同的货币你都要区分个贵贱主次?那么说新元和美元的汇率是0.9的时候美元就不标准了?为何交易者和交易对象会有这种市场地位的不平等?
你还是深入了解一下货币的历史发展和演变吧。交易可不是用货币去计量货值,不是你让对方把货物放在你的货币磅秤上计量一下货物就归你了,而是你的货币变成了对方所有。本坛本人有个帖子,大概叫做《用计量代替交易导致经济学崩盘》,你不妨找来辩驳一番。
    现在的国际贸易,不少依然是易货贸易,货币只起到记账作用。
    由于对纸币信用的担忧,还有不少是用黄金等贵金属支付的。请问石先生,在这里,黄金是货币还是货物?有没有价格问题?如果用黄金换白银,请问这是易物?还是购物?还是换汇?
    中东国家要建立“石油美元”让美国不可忍受,请问石油美元是物还是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20 13:33:18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4-20 10:29
郑克中的《客观价值论》不值一提。
    他从价值是物对人的有用性出发,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却没有认 ...
我只是建议您阅读有关揭开价值之谜(二)中有关货币的那段。老实讲,郑克中先前也是物物交易,我为此还写了一篇《惜乎郑克中》,后来阅读到前文,知道他也是以货币论价值或价格的。他的价值公式V=D/U和笔者的P=m/Q只是符号不同。价值是主观的这是对的,价值是有用和值钱也是对的。价格和价值在交易后是相同的。人虽然各有主观,但肯定有很多人对某一种商品(例如水)效用感觉大致相等。客观价值论也有其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20 13:48:17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4-20 11:25
连不同的货币你都要区分个贵贱主次?那么说新元和美元的汇率是0.9的时候美元就不标准了?为何交易者和交易对 ...
汇率大多采用直接标价法,例如6.8人民币/美元。本国货币为分子,他国货币为分母。也有间接标价法的但不多。只是习惯而已,并不是有高低之分。两者都是标准。
您要看大多数商品是怎么交换的,难道不是以钱换物吗?交换当然可以以物换物,但是没有货币计量,那谁知道是怎么换的?交换双方一定还是算着自己商品值多少钱对方的商品值多少钱,否则怎么换?钱就是一般等价物。当然,钱也有升值贬值,国际贸易还真要考虑汇率问题。但国内贸易考虑也没用,贬值升值你都得用。
黄金以前当货币使用过,石油也可以在某一个范围内视为货币,但它们是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20 15:39:0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4-20 13:48
汇率大多采用直接标价法,例如6.8人民币/美元。本国货币为分子,他国货币为分母。也有间接标价法的但不多 ...
    既然你知道哪国货币作为分子分母是习惯而已,怎么就认定只能说Q=m/Q,而不能说p=Q/m ?正切可以用来描述对边和邻边关系,难道余切就是错误的?
    三个馒头半纹银或者一纹银六个馒头不能用你的经济学解释吗?欧洲人用金币换中国的瓷器和丝绸,经济学就无能为力了?英镑的原意就是指定重量的白银,你的经济学不适用吗?
    或者干脆你明确一下,你的经济学的学术对象仅限于一次购物按货主标价付款的交易,是不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4-20 15:52:18
    你只需要指出我的2+2究竟哪一点和经济实际不符,说出为何2+2代表不了你的以币购物就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