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不理 发表于 2011-10-21 00:22 
我谈一下对老曹理论的观感。
老曹还是用平均或对物的分析来研究理论,这种古典的研究形式,证明 ...
原来阁下是说这个啊。分配本来就是人在分配,我的理论恰恰将人的因素摆到第一位了。
下场大雨导致菜价上涨怎么不是分配社会财富呢?显然此时卖菜的收入多了,于是他能多消费其它商品,这不就说明他分得的社会财富增加吗?
由于社会财富在此时可以看做不变,自然卖菜的多分得了社会财富则必然有人要少分得社会财富。显然此时至少是买菜的多花了钱,他们将在其它商品上少消费一些。多分社会财富的与少分得社会财富的总好相等。
经典没这么系统看问题,也许看到过但是忽略了所以他们认为价格反比降低(或递减)时,其它商品价格都不变。一种商品价格偏高一定至少导致另一种商品价格偏低,也许价格的这种偏低由于数量众多,偏低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二者在价格总量(单价乘商品量)上却是相等的,不能忽略不计。这种互动式的变化没有任何理论曾经重视过,但是在分配角度看时必须重视它,并能有效解释工资、粮价、建筑价格不断上涨这个事实——因为社会财富总量增加了,因为它们价格不断上涨的同时电子商品价格在不断降低,且二者的价格总量相等。
也正因为价格变化与社会财富总量密切相关,所以同样地劳务支出现在的工资比过去高,美国比中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