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华
发布时间:2009-06-24
关于汽车业的刺激措施,政府目前主要是从需求层和供给层两方面做工作。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金融危机形势下,为使汽车业继续保持健康发展,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这是汽车业救市措施雏形第一次浮出水面。为解读这一汽车产业史上极富时代意义的政策规划,我们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
冯飞认为,汽车振兴规划政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要保持汽车产业平稳较快发展。规划政策里面包括减免征收消费税、汽车下乡、加速报废制度、鼓励汽车出口等等方式,通过扩大需求来保持汽车较快增长。
另一方面是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其重点是产业组织机构调整,也就是加快产业重组,完成“4+4”的格局,即4家全国性公司和4家地区性公司(4家全国性公司是:一汽、东风、上汽、长安;4家地方性公司是:北汽、广汽、奇瑞和重汽)。
就此而言,冯飞特别指出,推动产业重组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有很多制约重组的因素。产业重组不仅仅是整车企业的重组,还包括零部件企业的重组,以及经销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因为制约中国汽车发展的最关键的环节是没有建立起核心零部件工业,目前附加值高的关键零部件还是依靠外资技术。
最后,是加快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世界趋势来看,世界汽车产业面临一次大的技术革命,即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我想,经过这一轮经济回调,可能会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抓住这个机会,实现一些跨越式发展,形成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上面的竞争优势,完全是有机会的,毕竟中国传统汽车是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而超越欧美。”冯飞描述道。
冯飞表示,关于汽车业的刺激措施,政府目前主要是从需求层和供给层两方面做工作,双管齐下。需求层就是减税,减消费税,“汽车下乡”等都是需求政策刺激;供给就是给汽车产业成立一个100亿的产业专项资金,用于汽车的专利开发,兼并重组,技术改造。两个方面都起到了刺激发展作用。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缓慢的说法,他给予了否定。“中国汽车业近年来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事实上,中国自主品牌的轿车实际近年来明显提高,已经达到27%的市场占有度。”
冯飞认为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这些自主品牌最核心的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毕竟从一个技术弱势起跑点实现追赶,中间肯定需要合作。而合作的方式固然不同,例如和国外的技术公司、发动机的技术公司、车身的开发公司,都在进行密切合作。所以,自主品牌汽车的技术还是取得了一定进步,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占有率在逐年提高。”
国研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