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8812.82亿元,同比增长37.29%,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18.02个百分点。产险、寿险业务分别同比增长7.07%和45.02%。赔付支出平稳增长,同比增长25.17%,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6.13个百分点。保险业资产总量14.2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42%。这个是整个行业的情况。现在大家对保险越来越重视,行业不会差。现在呢,最需要关注的就是互联网保险行业了,互联网三巨头都在往这个行业投资。当然还有车险行业。最近上涨幅度也不小。2010汽车保险保费收入为3000多亿元,到2013年为4587亿元,2014年上涨到5516亿元,同比增长16.84%,2015年车险保费收入为6199 亿元,同比增长12.38%,车险保费收入比2010年增长53%。
随着互联网保险的普及,保监会也开始出台相关政策规范互联网保险的发展,逐渐明确了互联网保险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权责,对一些新险种、新渠道的监管不断细化,同时,也为互联网保险的创新预留了空间。
2014年10月,保监会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从经营原则、经营区域、信息披露、经营规则、监督管理等多个层次对互联网保险的经营进行了规范。2015年2月,保监会发布《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启动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把定价权逐渐交还给保险公司,限制车险在互联网端发展的因素正在消除,这将对车险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015年7月,为规范互联网保险经营行为,促进互联网保险健康规范发展,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保监会制定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就参与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经营主体、经营条件、经营区域、信息披露、监督管理等方面,明确了基本的经营规范和监管要求。有条件地放开部分险种的经营区域限制。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持续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力度,同时货币政策也逐渐从宽松转向稳健。在外需持续不振,内需趋于平稳,而投资增速逐渐放缓的背景条件下,我国GDP的增速也出现了大幅下滑。
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近三年,我国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企业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从2011年至2015年,国内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8家增加到110家,年均增长达58.57%。
历经了逐渐起步和初步发展,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已具备相当规模,革命化的技术发展和大众化的网络普及为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一方面,不断壮大的中国网民规模及其对保险行业的密切关注为互联网保险业务积淀了广阔的潜在客户群体,给整个行业调整发展模式、迎合多样需求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互联网交易规模的持续增长和信息技术网络的日益成熟和法规环境的日益完善都为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长远发展开辟了道路,在客观上为实现更便捷、更高质量的线上服务提供了条件。以上内容节选自前瞻产业研究院项目可行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