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322 6
2009-06-26
           经济变换模型、和经济状态解析关系式的实用意义
                  老糊涂真糊涂
  经济学,是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经济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则无论我们是否发现了经济规律,他都将是一门自然科学。我们不能因为人类生存活动的复杂性、与没有找到经济规律作为依据,来证明经济学不是一门自然科学。我们也不能在没有找到经济规律之前,而主观认定经济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对于现代文明而言,证明经济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的有效方法,就是首先需要“看得见”经济状态、首先需要找到“看见”经济状态的抽象理论方法。我们只有在能够“看见”经济状态的基础上,才能容易地发现“完整”的经济规律。
  而且,发现的任意“完整”的经济规律,是否正确。都将需要通过实际运用来验证。
  这也就是说,本文提出的“黑匣子”状态经济变换模型[注]、和与之相配套的三维复矢量经济状态I解析关系式。需要在抽象描述实际经济问题,理论设计、理论解析实际经济问题,以及理论解析的抽象结论,还原成真实经济状态的过程中,给予验证。

  我们通过经济习题的立题、解题,来反映本文提出的“黑匣子”状态经济变换模型、和与之相配套的三维复矢量经济状态I解析关系式的实用意义、和验证方法。
            1、例题一  经济资源的经济作用性效用状态:
a、立题
  一个自然人W,一定量x的食物资源E(x)----x为食物重量;
  求其食物资源E的食用性损耗“餐”数量,和其一定量x的食物资源E(x),所能产生的食用性经济效用状态量E(I)----I=(i、i`、a)。
  这个例题,无疑地只能理解为,是关于“标准”自然人的“常用”经济资源的“正常”使用消费性食用损耗能力、和食用性经济效用荷载力A(i+i`+a)问题。
  而列举这个例题,则是反映如何将真实的日常生活状态,抽象成经济变换性解析关系方程式的意义。
b、解题
  将给出的已知条件、待求问题,代入经济资源的经济变换模型中,则一定量x的食物资源E(x),是输入量;而其待求的食用性经济效用荷载力A(i+i`+a),则是输出量。
  基于已知条件、待求问题在其模型中的位置及关系,即可列出如下经济变换性解析关系方程式
   ――E(I)=A(i+i`+a)*E(x/x0)+C
   ----C为关系式的唯一解成立的背景状态理论常数。
  而且,此例题的唯一解是:
  (1)、食物资源E(x)的食用性损耗“餐”数量,等于“标准”自然人的一个食用节奏性经济效用“标准”单位的“标准”损耗量x0,除以其一定量x的食物“量”E(x),即、E(“餐”数量=x/x0);
  (2)、一定量的食物E的食用性经济效用状态,等于“标准”自然人的一个食用节奏性经济效用“标准”单位的经济效用状态量I=A(i+i`+a)*E(x),乘以其一定量的食物“量”E的食用餐数E(x/x0)。
         2、例题二  经济资源的经济贸易性交换效用:
a、立题
  在荒岛上的甲、乙两个人,交换A、B两种经济资源“物品”。
  求其贸易性交换的A、B两种经济资源“物品”量各为多少?
  求其贸易性交换的A、B两种经济资源“物品”的成交价,和所能产生的经济作用性经济效用状态量,等于多少?
  这个例题的第一问,无疑地只能理解为,是关于“标准”自然人的经济资源的市场贸易性需求趋势势能差问题。
  而其第二问,则是当然其物品的种类一定、且交换量“有解”,即与例题一的解析方法相同。
b、解题
  对于任意自然人、任意企业法人而言。在经济资源的必需性、可选择性的需求性质不同时,其经济资源的贸易性交换心态,是不同的。
  当生存不可缺少性必需经济资源,处于短缺状态之时,只可能发生必需性经济资源的贸易性交换。
  当生存不可缺少性必需经济资源,处于及时充分性供给状态时,则会产生可选择性需求的经济资源的贸易性交换。
  而且,贸易双方的生存不可缺少性必需经济资源,都将处于及时充分性供给状态时。才能构成理论意义上的自由贸易、无不正当贸易动机的市场贸易。
  相应经济资源的贮备量、或单位时间获取相应资源的生产能力,以及单位时间的相应经济资源的损耗需求能力,所构成的经济资源的贸易交换性经济势能基态功能模块C。
  显然,此题立题,既未给出甲、乙两个人,是流放的人、还是土著人。而使其单位时间获取相应资源的生产能力,和相应经济资源的贮备量不确定。
  而且,此题立题,也未给出A、B两种经济资源“物品”,是生存不可缺少性必需经济资源,还是可选择性需求的经济资源。
  所以,此题立题不完整、已知条件不足。此题是否发生贸易无解、贸易量无解;相应贸易量的物品,所能产生的经济作用性经济效用状态量,更是无解。
  (如果此题有解,其第二问,在理论上,只有将其成交价问题,与经济效用荷载力问题,视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视角问题。或者说,经济资源的交换成交价,在无自然灾害、政策变化的正常条件下,也等于其成交经济资源的拥有者,在将来时将能产生的使用消费性经济效用状态--如,在爆胎意外时,汽车到站的时间、路程、速度关系式,也不成立。只有如此,我们的经济学,才能真实反映经济规律)。

[注]对于任意经济体系而言的“黑匣子”状态经济变换基本模型,都将必然存在三大基本功能单元模块:
  其一是,生产加工经济资源的供部功能B单元模块;
  其二是,休闲享受消费经济资源的需功能部A单元模块;
  其三是,住房、衣物、养老、公共基础设施等等经济资源,所构成的阻碍自然环境影响工作、影响生活的人造生存保障功能基态C单元模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17 08:41:50
不错很喜欢不错很喜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4 10:02:53
这篇帖子根本乱扯吧。第一个,经济学根本不是自然科学。第二个,用这么多复杂深涩的名词,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何必?好的帖子,应该是用最简单的句子描述最复杂的概念,而不是相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8 02:36:47
经济学学术结构不是一天建成的,她积累了一代代人的思想财富。作者的想法很不错,可惜走火入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8 10:47:40
jiangsheng08 发表于 2010-7-18 02:36
经济学学术结构不是一天建成的,她积累了一代代人的思想财富。作者的想法很不错,可惜走火入魔。
真的是走火入魔了!!!
  --但是,值不值呢?
  如果观点是对的,我想应该是值得的!

  学术结构不是一天建立成功的,但是,思想财富的积累,最终还是需要加“一根稻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8 10:53:23
AlexanderJing 发表于 2010-7-14 10:02
这篇帖子根本乱扯吧。第一个,经济学根本不是自然科学。第二个,用这么多复杂深涩的名词,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何必?好的帖子,应该是用最简单的句子描述最复杂的概念,而不是相反。
用这么多复杂深涩的名词,是不成熟的观点,在成熟过程中的必然。其次,就是认为现有的成熟“名词”,所表示的概念,并不成熟、并不正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