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把人在进行经济活动的时候定义为“经济人”,这是错误的,人在社会上活动就应该是社会人,经济活动只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并且经济学家所定义的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而实际上人们在进行一切社会活动时都不是完全理性的,有时候还非常感性。经济学和心理学都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他们都研究人类的社会活动,数学是自然科学,有着严谨的分析和推理。数学作为对经济研究的一种表达方式和辅助工具是非常有用的,但在实践工作中却很少有效。而心理学在对经济学研究的表述中更为形象生动,微观,宏观,层次分明,贴近实际生活。最重要的是行之有效,To seek the truth from the fact(实事求是)。
80%海外华人经济金融精英多年来回国工作的不少,却大多水土不服,这些个个精于计算的精英们抱怨制度落后,抱怨信息落后。却不知道他们带着以交换关系为主导的经济社会的思想回到这个以共有关系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必将产生极大的认知失调。诸子百家的文化属性主宰着我们这个千年古国,它作为我们先存心智和判断启发式也主宰着我们的决策,人们依据它做出选择后产生社会活动以组建同质性集体对抗异质性集体或个人,产生经济活动视利益的大小进行同质优先和异质排斥的交换。关系和背景产生了并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人们依据有限理性来判断这些社会利害关系并促使短期单边利益最大化来获得远期回报。不得不提出的是这种经济学认为无效的社会财富和资源分配却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人际关系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激励着人类对自身不断的探索,同时也引导着经济学研究的回归-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