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669) 回复(19) 2016-09-06 13:52:01赞(9)快速回复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一次分配最大问题:出现了两极分化
宋晓梧:收入分配有一次分配,有二次分配,刚才我们讲的社会保障是二次分配,税收、转移支付也是二次分配。一次分配是指直接的劳动所得,财产所得,主要是劳动所得和资本的关系,以及国家企业的关系,中国一次分配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去计划经济下,本来是平均主义大锅饭,铁饭碗。现在经过30年就变成了收入差距过大,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实际中国也出现了两极分化,有些人不愿意说这是两极分化,但是跟全世界的指标比起来,中国已经很高了。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不满意的一个重大问题。社科院刚发布一个调查结果就是收入分配是第一位,全民不满意】——摘自中国改革 > 改革人物 > 宋晓梧 > 访谈《宋晓梧: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关键看政治决心》作者:宋晓梧 时间:2014-03-11
众所周知: 初次分配是基础。要想分好不断做大的蛋糕,【完成这一任务,仅靠“二次分配”是不够的,主要得靠“一次分配”!】——摘自《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06日 03 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李克强.
“老板一年能赚几百万,我们辛辛苦苦打一年工却只能赚几万块,而且两年来也没涨过工资。难道人和人之间的劳动差别就这么大?” ——《人民日报 》(2009年12月3日18 版). 不!决不是劳动差别就这么大,而是初次分配——只能富资穷劳的初次分配制度对劳动不公!【“通俗讲,资本拿走的蛋糕多了,留给劳动的就少了。” “拎得清”收入分配的主次矛盾,为劳动者赢得更多尊严,需要改革扭转收入分配体制的“游戏规则”】——摘自2013年11月22日08:44 人民网评:《再切收入蛋糕,为劳动赢得尊严》.
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初次分配是基础。既然基础——初次分配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尽管“有些人不愿意说这是两极分化”),但它难道不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难道还不该高度警惕吗?还不该对“基础”采取有效举措进行“校正”?难道初次分配中“资本拿走的蛋糕多了,留给劳动的就少了”只能富资本穷劳动的、必然导致贫富分化的“游戏规则”还不应该下决心“扭转”吗?
分配改革的重点是防止两极分化,目标是走向共同富裕.
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十八界三中全会上来,
抓紧解决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分好不断做大的蛋糕!
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十八界三中全会上来,抓紧解决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分好不断做大的蛋糕!
为 宋晓梧:“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关键看政治决心”点赞!
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一次分配最大问题:出现了两极分化
宋晓梧:收入分配有一次分配,有二次分配,刚才我们讲的社会保障是二次分配,税收、转移支付也是二次分配。一次分配是指直接的劳动所得,财产所得,主要是劳动所得和资本的关系,以及国家企业的关系,中国一次分配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去计划经济下,本来是平均主义大锅饭,铁饭碗。现在经过30年就变成了收入差距过大,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实际中国也出现了两极分化,有些人不愿意说这是两极分化,但是跟全世界的指标比起来,中国已经很高了。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不满意的一个重大问题。社科院刚发布一个调查结果就是收入分配是第一位,全民不满意】——摘自中国改革 > 改革人物 > 宋晓梧 > 访谈《宋晓梧: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关键看政治决心》作者:宋晓梧 时间:2014-03-11

阅读(8) 回复(0) 2016-10-02 17:33:10赞快速回复
值得高度重视的善意提醒——“一次分配最大问题:出现了两极分化”,
基尼系数虽已经成功实现“七连降”,但初次分配出现的两极分化并未因此而缓解!
【一次分配最大问题:出现了两极分化 宋晓梧:收入分配有一次分配,有二次分配,刚才我们讲的社会保障是二次分配,税收、转移支付也是二次分配。一次分配是指直接的劳动所得,财产所得,主要是劳动所得和资本的关系,以及国家企业的关系,中国一次分配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去计划经济下,本来是平均主义大锅饭,铁饭碗。现在经过30年就变成了收入差距过大,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实际中国也出现了两极分化,有些人不愿意说这是两极分化,但是跟全世界的指标比起来,中国已经很高了。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不满意的一个重大问题。社科院刚发布一个调查结果就是收入分配是第一位,全民不满意】——摘自中国改革 > 改革人物 > 宋晓梧 > 访谈《宋晓梧: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关键看政治决心》作者:宋晓梧 时间:2014-03-11
“一次分配最大问题:出现了两极分化”,“经过30年就变成了收入差距过大,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实际中国也出现了两极分化,有些人不愿意说这是两极分化,”“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不满意的一个重大问题。”——摘自中国改革 > 改革人物 > 宋晓梧 > 访谈《宋晓梧: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关键看政治决心》作者:宋晓梧 时间:2014-03-11 这说值得高度重视的善意提醒,即便说那些眼下还不肯认同“出现了两极分化”者,也请不要以“七连降”和“中国的收入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中国贫富差距也在逐步缩小”来粉饰和糊弄人! |
为什么就不能实事求是些?
【一次分配最大问题:出现了两极分化
宋晓梧:收入分配有一次分配,有二次分配,刚才我们讲的社会保障是二次分配,税收、转移支付也是二次分配。一次分配是指直接的劳动所得,财产所得,主要是劳动所得和资本的关系,以及国家企业的关系,中国一次分配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去计划经济下,本来是平均主义大锅饭,铁饭碗。现在经过30年就变成了收入差距过大,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实际中国也出现了两极分化,有些人不愿意说这是两极分化,但是跟全世界的指标比起来,中国已经很高了。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不满意的一个重大问题。】——摘自中国改革 > 改革人物 > 宋晓梧 > 访谈《宋晓梧: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关键看政治决心》作者:宋晓梧 时间:2014-03-11
阅读(8) 回复(0) 2017-05-07 15:04:57赞(1)快速回复
真那么看得起劳动,请在解决“资本奴役(剥削)劳动”上动点真的!
请在逐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上来点实的!请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

阅读(5) 回复(0) 2017-05-07 15:04:57赞(1)快速回复
坚持走毛泽东同志开创的共同富裕之路
——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49周年.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路人,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他的领导下,广大劳动人民成功地从阶级阶级压迫之下解放出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开创了逐步消灭剥削的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现如今,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又是一个九月九,毛泽东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四十九周年了,往后的共同富裕之路究竟该如何走?
共产党人之所以要消灭私有制,旨在消灭剥削。
《共产党宣言》公开宣称: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是许多人都爱引用的一句名言。
那么,共产党人或者说共产主义宣称要消灭或者说废除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私有制呢?其实,《共产党宣言》中讲的很明确:“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为什么要消灭或者说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原因在于它具有剥削性,即《共产党宣言》中所表明的“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完备的表现。”
《共产党宣言》正是从旨在消灭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这个意义上把“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而当“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
消灭私有制,是要让大家都变成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共产党宣言》不仅驳斥了一系列奇谈怪论,而且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在那里,任何人都享有“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但任何人都不再拥有“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即任何人都不再拥有利用对资本(包括土地、机器设备、厂房等生产资料)的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从而攫取剩余劳动成果(即剥削他人)的权力。
如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往后的共同富裕之路究竟该怎么走?毛泽东领导下确立、实施的收益分配方针、政策、原则给后人流行了珍贵的启示。
在人们心目中,共同富裕是相对两极分化而言。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从分配上逐步消灭剥削的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剥削,一部分人享有利用对资本(包括土地、机器设备、厂房等生产资料)的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剥削,是直接导致阶级社会贫富两级分化之源。《共产党宣言》的阐述表明:共产党人之所以要消灭私有制,旨在消灭剥削。消灭剥削,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剥削,源远流长,是自阶级社会以来的历史现象,有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而消灭剥削,也同样是一个逐步推进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专政不仅是广大劳动者从政治上解放的“政治形式”,同时还应该在实行“经济改造”的过程中,逐步“把劳动从奴役下解放出来”,逐步使广大劳动者“在经济上获得解放”,否则,就将沦为“骗局”(此处黑体字引文参见《法兰西内战》)。
毛泽东同志始终坚守党的初心、使命,深知消灭剥削,通过“经济改造”把劳动从奴役下解放出来,使广大劳动者在经济上获得解放,是一个长期、伟大且艰苦的历史过程。 胜利前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之后,他从初次分配中的收益(利润)分配入手,领导我们党就逐步消灭剥削,走向共同富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在他领导主持制定的新中国“建国大纲”中,就确立了“劳资两利”(即收益由劳动和资本共同分享)的大政方针。
他在一九五三年七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曾指出:要“劳资两利,一利不行。”“现在所说的改造,还不是取消资本家私人所有制”,只是对“所谓资本主义经济法则,就是剥削剩余价值”进行必要的限制,指明“当然,工人还要为资本家生产一部分利润”,并且强调:“但这部分利润,在整个盈利中至多占百分之二十五;而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盈利部分,是为国家(所得税)、为工人(福利费)和为扩大企业设备(公积金――其中包含一小部分是为资本家生产利润的)而生产的。”
在一九五三年十月中央关于农村合作社收益分配问题的“指示”和1953.12.16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他明确强调: “收益分配问题乃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明确指出:“逐步而稳妥地提高劳动报酬是正确的,必要的”。并进而为“劳资两利”的总方针指明逐步提高和逐渐减低直至最后完全取消资本(生产资料)所得的原则和发展方向:“一般的原则是:必须随着生产的增长、劳动效率的发挥和群众的觉悟,逐步而稳妥地提高劳动报酬的比例”。“提高劳动报酬,逐渐减低以至最后完全取消对生产资料的报酬”,“要取决于整个社会生产技术条件的改善和生产的增长水平”。
随着实行“劳资两利”的收益分配变革大政方针和一系列关于收益分配问题的原则、政策的实施,在工商企业,收益(利润)不再由资本所有者独占,他们只能依政策分四分之一左右的收益或者一定额度的“定息”;劳动者则在工薪收入之外,还能分享到一定的收益(当时的工人们管它叫“劳动分红”)。农村合作社的收益分配,则普遍实行的是劳动和土地按比例(六四、五五、四六不等)分成。
收益分配实行“劳资两利”的变革及相关配套原则、政策的实施,改变了初次分配中资本独占收益的分配方式,劳动能分享到收益,实实在在地减轻了剥削,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
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实行的“劳资两利”的总方针及一系列政策、原则给我们的启示:
立足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消灭私有制”、“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进行“经济改造”、“把劳动从奴役下解放出来”、“使劳动者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等理论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想结合,依据剥夺任何人利用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的精神,把握消灭剥削的实质,从收益分配入手,着力改变初次分配对劳动的不公,成功地开创了通过逐步消灭剥削,以消除和避免两级分化,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毛泽东同志领导下所开创了通过逐步消灭剥削,以消除和避免两级分化,走向共同富裕之路必须坚持。“劳资两利”的总方针和关于收益分配的原则,不仅适应于建国初期,而且适应于当今乃至至少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正如邓小平所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之路,当然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如果只讲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却根本不讲消灭剥削,不逐步消灭剥削上有所作为——不逐步剥夺一些人仍在利用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拿什么去避免和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积小胜为大胜的历史过程。习近平同志曾说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见《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实施的“劳资两利”的收益分配方针、原则难道不能算是“积小胜为大胜”的实践?在非公有制经济已经远超“半壁江山”的今天,“胖东来”能自发地将企业生产经营的收益(利润)的95%“还利于劳”(分享给员工),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的“政治形式”该在逐步消灭剥削上有所作为了!该就逐步消灭剥削,避免和消除两极分化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了!
| 逐步消灭剥削,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 “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 “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邓小平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摘引自2016年05月10日07:0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剥削是一种历史现象,消灭剥削,也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完全可以从一点一滴做起,积跬步以至千里——逐步直至最终消灭剥削。关键在于要有有效的制度安排。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做“超越阶段的事情”,欲速则不达,往往是把原本可以办好的事情给办砸。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说到底就是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剥削,是不会自行消亡的,消灭剥削,不能只“讲”不“做”,既不能等,也拖不得,要有所作为。如果在消灭剥削上不能有所作为,任其发展,则必然泛滥成灾——导致两极分化。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 “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 “ 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见《共产党宣言》. “消灭私有制”,实质并不在于“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不是要让大家都都成为一无所有的“穷光蛋”,而在于“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以攫取剩余劳动成果)的权力。”—— 消灭剥削。 逐步消灭剥削。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以逐步剥夺任何人利用对社会产品(生产资料、资本)的占有 “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践行《共产党宣言》“消灭私有制”——旨在消灭剥削的初心使命,坚持走小平同志所强调的 “这个道理”中关于分好不断做大的蛋糕——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之路。 逐步消灭剥削。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绝不等于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走向共同富裕方面只能且可以无所作为,“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之路。 初次分配中,资本独占收益的“蛋糕”分配图:
这幅曾在人民网刊发的图片,形象地展示了初次分配中依据旧的“游戏规则”劳资双方所分得的“蛋糕”——在总“蛋糕”中,劳动者群体只能获得相当于劳动力成本的一小块“蛋糕”——即勉强能养家糊口的工薪。而高扬V字手势的资本所有者不仅要从总“蛋糕”中收回各项成本,而且还独享全部收益——全部剩余劳动成果,即全部“利润”。 不断做大的“蛋糕”如果仍旧照这样继续分下去,若干年后贫富分化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结果?长此以往,能避免得了重蹈两极分化的覆辙吗? 【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两极分化。…… 35 年来我国经济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我国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据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013年1月18日公布,2003年至2012年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一直高位运行,所有年份都超过了0.47,最高年份达到0.491,这是极易引起社会动荡的数字.】——摘自《红旗文稿》2014/18《<资本论>的又一次胜利》. 为什么“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两极分化”? 简单来说,根源就在于它在分“蛋糕”方面所奉行的分配方式就是只能富资穷劳的“游戏规则”——即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庸俗政治经济学所信奉和鼓吹的臭名昭著的“三位一体”的所谓“按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这是多年来大家耳熟能详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论断。“这个道理”在告诫人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在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把“蛋糕”做大的同时,在分配上逐步 消灭剥削——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从而消除两极分化,进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通过在分配上逐步消灭剥削,从而消除两极分化,是“这个道理”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除两极分化,避免重蹈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极分化之覆辙所指明的方向。 剥削——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霸占剩余劳动成果,对劳动不公的分配,是阶级社会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的祸首。 劳动受资本剥削的劳资矛盾始终是“市场经济”这个历史条件下最基本的社会矛盾。无论是从不公开声称要坚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公开声称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抑或是上述二者之外的别的什么“市场经济”,概莫能外。调整初次分配中劳资所得份额,逐步消减初次分配对劳动的不公,是解决好社会基本矛盾的关键。 消灭剥削,应该是共产党人的不改初心。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既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把蛋糕不断做大,同时还必须下决心分好不断做大的蛋糕,必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蛋糕”的不断做大,变革初次分配中资本独占收益的“游戏规则”,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收益分配问题乃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 “逐步而稳妥地提高劳动报酬是正确的,必要的”。“一般的原则是:必须随着生产的增长、劳动效率的发挥和群众的觉悟,逐步而稳妥地提高劳动报酬的比例”。“提高劳动报酬,逐渐减低以至最后完全取消对生产资料的报酬”。”劳资两利,一利不行。” 既必须让劳动分享收益,又允许资本有利可图,“但这部分利润,在整个盈利中至多占百分之二十五。” ……建国初期实行的“劳资两利”的大政方针及有关收益分配的一系列重要政策,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在经济领域的重要创新和实践。 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收益分配问题乃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摘自1953.10.4.中央关于农村合作社收益分配问题的“指示”. “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突出就突出在初次分配中“资本”独占收益,突出在收益分配对“劳动”的不公。因而必须针对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抓住收益分配这个要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变初次分配中的“资本”独占收益为”劳资两利“,就初次分配中使劳动(这个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公平参与收益分配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只有继续坚持走毛泽东同志开创的共同富裕之路,才能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