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关于《热干面的故事》的看法”
曹国奇
vanly 来信就本人《热干面的故事》一文提了一些看法,因其看法较系统也符合西经的基本法则,所以公开回答他(她)的问题。
曹国奇原文:
“实际的成交价,绝大多数是协商的结果(采购员和妇女很清楚这一点),且这个协商价与那个协商价是隔离的,但是却趋于同一了。如张三在这个店子买衣服,李四在那个店子买衣服,二者的成交价趋于同一。显然用竞争来说明这种同一性是不恰当的,因为竞争是指买方内部或卖方内部的争斗,这两种竞争在逻辑上没法直接发生联系,从而不能决定均衡价格。只有竞争在买卖双方间展开时,才能说竞争决定均衡价格。再说,买者与买者间,卖者与卖者间往往来不及(也很难)互通信息,如何竞价?经典理论似乎认为买卖都是发生在集贸市场,大家都在那儿报价。实际的逻辑恰好是协商价将买卖双方内部的竞争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当成交价不能使买卖双方都满意时,竞争机制才会起动,迫使成交价向协商价回归,但是主流经济学中却将这种回归当成了决定,这显然不对。”
Vanly提问:
均衡价格是供求关系的反映,在供求关系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顾客在不同的店子买同一种商品的成交价趋于同一,正好表现出均衡价格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个均衡价格是个理论值,因为交易成本和信息的不对称,实际生活中它有个合理的偏差带。)
曹国奇答:
均衡价格是客观存在并不表明均衡价格由供求决定,我在文中是说均衡价格由人的利他性决定,即由我揭示的平均化规律决定。平均化规律决定的均衡价格满足三个条件:平均工资、平均税金(或拔款)、平均利润。
西经对均衡价格的形成是这么解释的:“如价格过高,则会供大于求,迫使价格下降,从而使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减少;如价格过低,则会供小于求,推动价格回升,从而使需求量减少、供给量增加。价格的这种变化要一直到某一水平为止,在这个价格水平上,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在这个产量水平上,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这时的产量为均衡产量。”这其中的问题有:
(一)价格过高或过低以什么为标准来判断?你说大米价格1.2元/斤是高还是低?曾见一书说是以均衡价格为标准来判断,那这就不存在供求决定均衡价格了,而只能是我说的供求使价格回归均衡,进而说明均衡价格另有机制来决定。
我对西经了解不多,如果没说错,均衡论的基本原理是以个别厂商为研究对象的,此时社会中有平均价摆在那儿供厂商判断其价格的高低。但是西经随后将研究对象和原理扩展为全社会,这便偷换概念了。对全社会而言平均价格是未知量。
(二)“价格的这种变化要一直到某一水平为止,在这个价格水平上,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是什么意思?据我考证,不管理论还是实际,给定任意价格供给量都等于需求量。我曾为此发帖“何为供求平衡”,讨论近三个月,无果。讨论时有网友说萨缪尔森(好象是他)也承认“给定任意价格供给量都等于需求量”这一判断。可见均衡价格中要求供给量都等于需求量不过废话一句,而“价格的这种变化要一直到某一水平为止”则没法判断是哪到一水平为止。
(三)何为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本人没见过其定义。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交易发生了供给价格一定等于需求价格,否则交易不会发生。这样,我们有什么理由来谈当前的房产泡沫?可见均衡价格中要求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不过是说发生的价格是均衡价格,自己否定自己的一句废话,。
(四)竞争是指买方内部或卖方内部的争斗,这两种竞争在逻辑上没法直接发生联系,那么卖方愿意卖的价格与买方愿意买的价格相等只能是巧合。显然我的平均化规律(或利他)则正好使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发生了必然联系。
Vanly提问:
根据供应-需求曲线,面粉涨价了、煤涨价了,成本上升了,供应曲线向下移动,而工资上升了,需求曲线向上移动,因为热干面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曲线相对比较平坦,所以两曲线新的交点即均衡价格比原来要高,那么这个过程就是买卖双方的竞争;卖者价格过高,就会被挤出市场,买者提出价格过低,就买不到,这个就是买者之间和卖者之间的竞争。
曹国奇答:
这已是成本决定均衡价格了,而非供求决定均衡价格,你已偷换了你的基本原理。好像西经内部有一派明确指出成本不能决定均衡价格。这里问题在于:
(一)面粉、煤、工资等为什么涨价,而手机电视机反而降价?据个人了解,除本人的平均化规律能回答这个问题外,尚无其它理论能回答。本人回答如下:
一商品的生产率提高后其价格要降低,但是与此同时,其它所有商品的价格都要因此而上涨,且降低总量与上涨总量相等。工资因此而上涨。这便是价格互动规律,亦称价格第一规律。该规律决定四种价格现象:
1:凡长期发展较慢的部门﹝以生产和管理技术更新速度为依据﹞,其商品的价格不断上涨。如农业、手工业、建筑业。这是由于发展快的部门不断将多创造的价值无偿送给它们的结果。尽管这些部门的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提高的速度相对较小,其交“公”的价值小于“公家”分给它们的价值,所以其价格只能上涨。
2:凡生产方式相同﹝或相似﹞的商品,其价格在落后的地区和国家低,在发达的地区和国家高。如火箭、理发的价格在中国比在美国低。这是因为其它部门的生产率在发达的地区和国家较高,它们向这些部门无偿提供的价值更多。
3:随经济发展人们的工资不断上涨。如我们的工资现在比过去高。尽管人们支出的活劳动还是以前那么多,但是现在的平均生产率较以前高,创造的价值较以前多,所以人们的工资要不断上涨。
4:同样的劳务消耗所挣的报酬,在落后地区和国家低,在发达地区和国家高。如美国的工资比中国高。这是因为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平均生产率较高,创造的价值更多,从而更多的价值形成人们的工资。
(二)你说“……所以两曲线新的交点即均衡价格比原来要高,那么这个过程就是买卖双方的竞争;卖者价格过高,就会被挤出市场,买者提出价格过低,就买不到,这个就是买者之间和卖者之间的竞争。”这与你上面讲的均衡价格的定义高度不符,这是说竞争(即供求)使价格回归均衡价格,而非竞争(即供求)决定均衡价格,这与我文中的陈述一致,只是我说均衡价格由利他(即平均化)决定,你说均衡价格由成本决定。
Vanly提问:
卖者与卖者间往往来不及(也很难)互通信息,如何竞价?卖者的价格制定是依据进价来的,他们通过厂商实现了间接的沟通,买者则通过货比三家来尽量地占有信息来预测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当然这中间还有他们的心理满足程度和对到其他店子去买的交易成本估算的影响,如果他高于市场均衡价格买下,只是他出让了一部分福利给卖者。经典理论并没有说买卖都是发生在集贸市场,大家都在那儿报价,而是说信息对称。
在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各个行业之间也就有竞争,从而达到社会利润平均化(因为厂商有退出进入壁垒,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等等因素,所以这个平均利润也有个合理偏差值。)
同时整个经济社会是动态的,所以理论上社会平均利润和均衡价格是在不断变化的,当变化的程度超过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和其他必须付出的代价时,现实中的交易价格才会发生变化。
总之,市场价格变化的过程是:竞争®均衡价格,平均利润®竞争®新的均衡价格,平均利润。
曹国奇答:
我说买卖发生在集贸市场,大家都在那儿报价,与西经说信息对称是一回事,这不是问题。这里问题在于进价与卖(买)价之间的差值----即利润如何确定,为何各厂家的利润率趋于同一个值呢?竞争理论没法回答平均利润率为何是1而不是0.5或1.5。你上面只是在说,在竞争机制下利润和价格在向平均利润和均衡价格回归,而没有说明平均利润和均衡价格为何一定是1而不是2。所有的西经都是这么自欺其人的,明明是讲竞争使利润和价格回归平均利润和均衡价格,然后说证毕,竞争决定平均利润和均衡价格。
======================================================
曹国奇原文:
“只因人有利他的本性,是这个本性保证人类能够群居的,是这个本性保证人类能够协作的。时下很流行博弈论,其实博弈学的本质只是概率统计,其本身不能说明博弈的结果为何一定如此这般。博弈的最终结果一定是共赢,只因为人类有利他的本性,选择了共赢。利他性太弱的一般动物间博弈时,最终结果只能是淘汰一方;人类在自利高涨而利他消退时,也必定是淘汰另一方。希特勒灭犹、成吉思汗屠城都说明这一点。经济活动中如果竞争双方真的红了脸,也会选择灭掉对方。灭掉对方才真正获得了最大利益,因为对方的一切都是你的。我们今天的道德、法律之所以是如此这般,总是阻制淘汰式竞争(如反垄断),只因我们每个人都有利他的本性。人既是自利的动物,也是利他的动物。”
Vanly提问:
博弈论前提假设人是理性的,即所谓自利的,共赢是保证利益最大的选择,象强势的希特勒,成吉思汗也只能算为获取更大利益时的风险爱好者。市场就是战场,实际中如果有能力灭掉对方,厂商就会这么做,这里我强调有能力,他必须有与市场抗衡的能力,另外,你垄断后,没有竞争也不一定就能获得最大利益;我们的道德和法律阻止淘汰式竞争也是其他社会人自利的体现,因为厂商垄断后会控制价格和失去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的动力,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谢谢您在百忙中抽空看看,知识不系统,说得挺乱,给您添麻烦了!!
曹国奇答:
当你说道德和法律阻制了自利的实现时,这已说明以自利为基础的自由市场没法保证社会的和谐,没法保证共赢。据我所知道德和法律应是全社会的意志,一旦它更由少数人决定,它一定是支持垄断的,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都证实这一点。
竞争理论或博弈论都有一个潜假设,即竞争各方实力均衡,科斯定义也是这样。显然这个假设不成立。古罗马角斗场上就没有博弈论讲的共赢,那么在极端自利下实力不相等的各企业是如何实现共赢的呢?不引进利他性这是无解的死命题。我们要正视一个问题-----人类为何能群居?
不打算就人性问题多谈什么,因为我这种素养不够,多数经济学家也没这素养。自利与我的“自利+利他”都是假设,西经能解的我能解释,西经不能解释的我还能解释,这已见分晓了。如上面介绍的价格第一规律,它就将西经要描述的效用递减、曲线移动、报酬不变和递增都谈光了,还有多的,这种高度精练已说明了一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3 23:03:4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