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对于经济学家们来说,采用数学做工具是有利的,原因很简单:把每年发表的那么多文章集中起来,去掉其中种种数学推导,留下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创新,你会发现其实有意义的东西也就那么一些。对于一个教授来说,一辈子可能都无法在思想上做出某种创新,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扔出几个在形式上有变化的模型,为自己的升迁博取资本。
有些思想其实很简单,但是如果直接说出来,人家会觉得你也没什么了不起;如果能够用高深的数学包装后再展示,外界看你的目光立刻就变为崇拜。
当经济学引入数学,经济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有了数学,一切才能谈得上完美,才具备了逻辑性.当然,现在的问题在于怎么运用数学工具,才能更好的对经济模型进行表述,与实际情况更加贴近.
我个人以为观念才是最重要的.数学虽然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它最终仍然是靠经济思想来指导,否则也就失去了分析的意义(经济意义).
也就是说,数学仅仅只是为了使人能够更相信一种观念的正确性才存在的.比如说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设计者们都在用数学方法(编程)去实现软件之前都必须先有软件的设计目的(观念),可见观念是统领全局的.
可以这么说,观念是观念是帅,数学就只能是兵或将了.
同意10楼的
早在1898年 凡伯伦就是说过经济学为什么不能是一门进化的科学~而马歇尔也宣称:经济学的麦加城不是经济力学而是经济生物学~所以当边际学派兴起的时候 经济学无疑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倒退 当经济学家们都沉迷于运用不切实际的数学模型推出一个连小孩儿都知道的常理时作为经济人我们不得不开始反思~当然 偶并不是一位否定数学在经济学领域的运用,适当的是用数学计量经济学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可以增强经济理论的逻辑性和可信性还有严密性,但笔者反对的是一味的使用数学,如果单处的运用数学就可以解释经济现象的话 那么经济学就变成了一门自然科学和原理了,但众所周知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应该讲制度伦理心理以及历史因素考虑进去 所以在下认为经济学因该主要运用制度的、历史的、比较的何解释的方法 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建模~~
数学能使经济学更缜密、富有逻辑性,大势所趋,但我也确实同意南开贾根良教授的想法,方法趋向多元化才更有利于经济学的发展,说不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数学方法就会被取代。但目前看来,数学方法是最有力的工具。
有时候数字化的表达更为理性,可以强有力的证明问题的真实性.
关键是适度,掌握好一个度!
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对于计量经济学或者数量经济学来说,数学是绝对离不开的。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其对经济学研究现实社会到底起多大的作用,这个是我不敢说的,虽然我也是计量方向的,但是我仅仅学习的是大师们研究出来的方法,对于方法的评价也是大师们自己的评价,到底对经济发展有没有意义,也只有大师们自己知道吧。。。反正感觉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发展总有一些牵强的感觉,在理论证明上可能有一些作用,但是在具体操作上,精密的数学与不可确定的经济现象总是不能密切的衔接和吻合。。
数学是科学之父,哲学是科学之母!
哲学解决的是方法论,数学是研究工具,好的数学基础有助于经济学的研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9 17:04:44编辑过]
应该要尊重这种趋势,任何东西都要从两方面来看问题
如今的计量经济学是应用了大量的数学
但是,行为经济学不就应用了很多心理学的知识吗?
非常支持贾根良教授说的:并不反对数学理论的应用 但反对数学理论的滥用!!现在的paper都是一个个漂亮的数学模型~当我们没有什么话说时 整上一个模型 就什么都解决了……什么作用都没有~没有任何创新言论可言~现在好像只是运用数学模型解释现实~事后诸葛亮的行径!!!
近日看微经的高级教程,只有一个字"晕",简直不知所云啊
以 IT 行业为例,如果微软在中国生产 Windows 的拷贝,其生产是计入中国 GDP 的,与贸易无关。但中国的产品大部分都需要经过贸易手段才能销售到美国。单从这个例子上看,说中国顺差,美国逆差不可信。
强烈反对片面的经济学数学化!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要包含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等方面的知识。恩格斯曾说过:“马克思的所有经济学成就,是建立在它对大量历史学的研究之上的。”许多的大师级人物,都要对哲学、历史的层次对经济学进行研究。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应当慎重的使用!经济学过分的渗透到其他学科,就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受到很多的批判;那数学呢?
当然,现在来讲,没有数学是搞不好经济学的。我认为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张五常就说过:“现在,不用数学就能搞好经济学的,只有三个人。”
经济学家依赖数学,以便于把经济成为一门学问!
商人依赖数学,但是对于数字本身更为着迷!
所以,学经济学的人一般热衷于“讨论”学问,或者认真当好经理;商人执迷现实,因此不仅懂事而且还要不断地“长”!
首先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学与数学是两个有不同理论体系的学科,它们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的。
经济学选择了数学有这样的原因,首先是西方科学对数学的崇拜使得人们试图在所有科学中使用数学。同时,作为数学本身来说,由于它讨论的是最本质的问题(个人认为是最本质,尽管也许很多时候看起来并不那么直观),因而可以触摸到很多学科的共通的东西,经济学也包含其中。数学只是将很多经济学的问题进行了量化处理,从而剥离了很多干扰因素,这就让我们能更精确地单纯地看到很多问题。
数学不可以代替经济学,个人认为搞经济学研究要这样:首先有很好的很Perfect的数学基础,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前提吧;然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有经济学的直觉,也就是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有经济学的Idea。
现在经济学对数学的盲目的崇拜的现象的确存在,我认为这是一种学术的方向错误,或者重一点,是学术动机的问题。一个有责任心的经济学家最重要的是对现实世界的关注与思考,同时他还要有足够的经济学与数学的能力来解释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