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085 8
2009-06-28
不知道题目起得恰当不恰当,自己文字功底确实很水,所以只是很随便的起了一个题目.

最近总看到一些网友问,论坛上没有没有大牛,论坛上的牛人?

再看看很多回帖,讨论,要是按照3年前的标准,基本上都是可以当成灌水直接删除,以前自己就收到不少警告信,而现在要是删除,估计网友们也要变天了.

和以前更加不一样的,很多新的会员,可能不是经济学专业,或者仅仅就是对经济学有那么点兴趣,或者都把人大论坛当成了天涯那样的论坛了.或者很多论坛的会员,甚至连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样的入门书籍,可能也没有认真地看完一次,只是默默地放在书架上面落灰,更别提<通论>,<美国货币史>,<经济发展原理>,这样厚重的大部头了.

大部分人不会喜欢去把这些应该说是必读的经典好好的看一次,而相反仅仅就是从一些经济学家的bolg,给媒体的一些稿件,或者是一些书的著作摘要.

或者拿现在非常非常火的几个人物吧,克鲁格曼,郎涵平他们.几乎关于只要关于他们的帖子,肯定都上论坛人气榜.他们写的一些给媒体稿件,上的节目,演讲.大家也肯定没有少看.只是试问一句,又有多少人真正的读过他们一些让他们获得学术声誉的作品.

郎咸平我熟悉一些,他写的书除了最近新出的<产业链阴谋>外,基本都认真地读完了,尤其觉得他水平最高的<公司治理>,可能论坛上的朗fans门,大部分都没有翻开过一页.

也不能说,通过稿件,演讲去吸取思想有什么错误.

这种一目十行,花10来分钟就可以有个"基本了解"的方式,确实相比于花上几天才能大概了解一本书的内容,要读下去,再多花10来20天,要读懂就不知道花多少时间的方式.去看看媒体文章,看看blog,应该更符合经济人的选择.

再到了谈论,发帖子.

某程度上,我真的觉得是一种遗憾.之前有人发了个帖子说为什么没有思想,我的看法确刚刚好相反,不是没有思想,没有想法,而恰恰是想法太多.

大概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加上论坛,让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见解和想法的能力,哪怕这样的想法再幼稚,再离谱,甚至只不过就是为了发泄一下怨气.

回想起来也确实如此,之前新劳动合同法在论坛上也讨论不少,其中一篇反对劳动合同法的帖子,更加使270多层楼.但是里面,估计开头就骂"楼主站在企业家立场说话""屁股坐错位置"的,估计占了一半.再后面一些把那时候轰动的"黑砖窑事件"也扯进去的,雇主欠薪这样的回复也不少.

可是"黑砖窑事件"都属于刑法范畴,雇主欠薪从来就是违法的,不是这个新劳动合同法不让欠薪,旧的合同法就允许.估计大部分参与讨论的,也没有看过一次劳动合同法的原文,仅仅只是看了下新闻,联想一下觉得自己工资低这样就开始发表想法了. 

如此环境中,如此喧闹之下,就算让江平这样国内法律界泰斗人物,甚至波斯纳这样的大牛来发帖子,估计也会给淹没了.

无缘无故跑上论坛写这篇东西,也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在看亨廷顿的"who we are",想起他的书总是在国内招致一致的反驳,所以跑到论坛上这样写一下,给论坛再制造下喧闹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28 05:43:47
我倒是觉得,想法多也没什么不好
或许有些牛人的确可以只看新闻稿,就能提炼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但是更多的人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或许他们发现不了,自己在两个问题上的分析方法或经济思想是完全矛盾的,甚至可以说,是仅仅受发稿人的想法左右的
经济学的爱好者们未必需要熟读经典,但至少要让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自洽,并且做到在经济学论坛上,能够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的确,经济学思维方式只是解释现象的一种方法,或者详细些说,是基于理性人等假设的知识体系。同时,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其他的,与经济学原理背道而驰,但仍然很有意义的知识体系,可以很好的解释现象:比如承认不理性,并且以观察到的不理性行为模式作为公理和范式的某些心理学和现代经济学分支
但是,既然这里是经济学论坛,大家还是应该以经济学的角度讨论问题,如果其他学科的知识更适合解释某一现象,也不吝于从中吸取经验
毕竟,我们不是只靠经济学知识作判断的
可乱发牢骚,胡乱指点江山,却步涉及任何经济学,或对建立、改良论坛成员经济学思想有益的内容,没有必要在一个经济学交流论坛里出现
这种帖子并非没有价值,知识更适合发在天涯,mop这种无论是讨论的话题,还是以来的知识体系都更为广泛的论坛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8 12:18:04
其实lz说的东西我也有一些体会啊,比如最近网友反正很强烈的郑玉娇案,其中其实涉及了太多的问题,其实作为外人我们都不了解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我一直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但是很多人都是存在一种保护弱者的心态的。可是网友们的舆论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司法的公正!
其二:最近我回家的时候听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某人说,找警察,我还不如找记者呢。找记者我还可能解决问题,可是找警察时间长,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很多的人现在宁可求助于舆论也不想“麻烦”警察了。
可能两者之间没什么联系,我就这样感慨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8 22:17:16
wang658664 发表于 2009-6-28 12:18
其实lz说的东西我也有一些体会啊,比如最近网友反正很强烈的郑玉娇案,其中其实涉及了太多的问题,其实作为外人我们都不了解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我一直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但是很多人都是存在一种保护弱者的心态的。可是网友们的舆论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司法的公正!
其二:最近我回家的时候听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某人说,找警察,我还不如找记者呢。找记者我还可能解决问题,可是找警察时间长,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很多的人现在宁可求助于舆论也不想“麻烦”警察了。
可能两者之间没什么联系,我就这样感慨下!
那个案子. 现在都完全没有下文了. 不想说什么?

假如按照关于邓玉娇的判决, 那样另外两个惹事的官员可是也违法了, 否则怎么可能让 邓玉娇构成防卫过当呢?

大家不过就是,一场狂欢之后就把事情忘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06:45:42
winston1986 发表于 2009-6-28 22:17
wang658664 发表于 2009-6-28 12:18
其实lz说的东西我也有一些体会啊,比如最近网友反正很强烈的郑玉娇案,其中其实涉及了太多的问题,其实作为外人我们都不了解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我一直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但是很多人都是存在一种保护弱者的心态的。可是网友们的舆论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司法的公正!
其二:最近我回家的时候听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某人说,找警察,我还不如找记者呢。找记者我还可能解决问题,可是找警察时间长,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很多的人现在宁可求助于舆论也不想“麻烦”警察了。
可能两者之间没什么联系,我就这样感慨下!
那个案子. 现在都完全没有下文了. 不想说什么?

假如按照关于邓玉娇的判决, 那样另外两个惹事的官员可是也违法了, 否则怎么可能让 邓玉娇构成防卫过当呢?

大家不过就是,一场狂欢之后就把事情忘记了.
你如此较真,又何必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9:10:44
猫猫斑竹的这篇帖子,没了往日的“气焰”,言语间的些许惆怅倒是很明显。
人多了,水平良莠不齐正常啊!
不要太理想主义化了,那样只会让自己更失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