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参加就奖)中国是否即将面临高通胀?【辩论帖】
91楼
亚当斯密马
2009-6-29 15:35:02
通胀是一定的了。因为流动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2楼
林经济
2009-6-29 16:05:04
按我看来在通涨是无法避免,各国又在重复格林斯潘那招,自欺欺人。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3楼
蓝黑墨水
2009-6-29 16:21:56
我觉得半年内不会高通胀,也说不清楚为什么,感觉,明年倒是有可能高通胀。希望我的判断和各位同仁一样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4楼
wj8587
2009-6-29 16:26:37
中国的高通胀是不争的事实了,也是不可避免的。政府主导的N大产业振兴规划,推高了国内本以严重过剩的产能,并导致新一轮的房价高涨。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5楼
zyc_77
2009-6-29 16:28:20
中国的经济有一个特点是矫枉过正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6楼
阿喀琉斯
2009-6-29 16:35:23
个人觉得发生通胀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很有可能会发生滞胀。国家投入的几万亿资金没有用于保障民生上,而是绝大多数投在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这样带动的是钢铁、水泥等行业,而这些行业早已处于过热的状态,相应的可以拉动就业的私营企业却从国家的政策中没有得到太多的好处,这样造成的一种局面是:经济增速维持的很高,但人民生活却在恶化,笔者最近做过一个实证分析:人民生活水平评价指数从2003年开始逐年下降。国家政府主导的需求由于处于高位,导致价格水平不会出现下降甚至会上升。而且国际市场此时会大赚中国的便宜,如铁矿石谈判,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也会处于高位,这样,不出现通胀才怪!所以本人觉得,目前国家真的到了向民营开放那些国有垄断的领域,切实采取能改善实体经济的措施,这才是人民之福!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7楼
yangauto
2009-6-29 16:45:51
ppi降触底快速反弹,cpi将缓慢回升,一年之内能回复到3%就不错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8楼
shenwensheng
2009-6-29 16:55:30
目前在人们的概念中,CPI(消费价格指数)代表着通货膨胀率。只要统计出来的CPI是负的,就说明发生了通货紧缩,这个时候扩大货币发行就变得日益迫切。中国目前的情况非常奇怪,明明今年前4个月的新增贷款就多达5.2万亿人民币,已超过全年的信贷投放计划;今年的货币增长速度已经到了25.5%以上,但5月CPI的统计却是-1.4%,连续四个月为负值。如果考虑到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长只有6.1%(就是这个数字也招致怀疑),实际上今年以来全国城乡居民的各类货币储蓄已经贬值18%左右,这不是通货膨胀是什么呢?
CPI为负值说明了什么?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一些情况。例如所统计的消费品,确实发生了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的现象,比如猪肉价格的回落就成为牵动CPI指标的关键因素,这虽然荒谬但是事实。另外,在世界范围内和我国,消费类电子产品升级、价格下降是非常重要的行业竞争规则,如果采用相同产品销售价格变化,则这部分永远是下降的,甚至由于技术更新可以出现由3000元变成零的回落(如3G技术可能导致传统大量通讯工具退出市场),这究竟能否属于消费价格回落呢?如果考虑到食品、衣着、烟酒、居住之外的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等消费,都涉及到技术更新频繁的消费电子产品的消费,则我国CPI统计显然有人为压低的嫌疑。
此外,在世界各国的CPI统计中,建房支出为家庭开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房成本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消费价格变化。但在我国城镇,由于绝无仅有的房屋建设开发模式,几乎不存在居民自建房行为。居民在购买住房方面的巨大开支,反而不能统计到消费价格当中。因此居住项目反映的消费价格变化不仅权重过低而且变化幅度不明显,根本不能体现居民家庭的消费状况。
最后最关键的因素,中国的食品价格占到了消费价格权重的1/3,不仅远远落后于居民消费的现实,更是因为我国的粮食价格实施最严格的管制政策,由此导致CPI统计严重失真。或许一些人认为中国的粮食市场属于完全的竞争市场,完全没有意识到中国政府对粮食价格的控制,这是极其幼稚的想法。据分析,2008年的粮食收购价格,基本与1998年持平,而人工成本、生产资料价格早已出现了几倍的上升。中国对粮食价格的控制,最厉害的是粮食储备制度,日常储备规模为1.5-2亿吨(包括往年陈粮),大约占我国粮食年产量的30-40%,这个储备量足以平抑任何粮食价格上涨;另外,当国内由于成本或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粮食价格上涨,中国则通过进口粮食平抑粮价(大豆除外,目前中国已失去定价权);而当国际粮价大幅上涨,中国则如2008年一样收紧关口,严禁可能导致国内粮价上涨的出口行为。中国政府的这些行为,固然有利于贫苦人吃得上饭,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目前农业种植业务,特别是粮食种植业务基本上为全国性亏损,农民没有种粮的积极性。由于粮价控制,中国基本上可以控制食品价格水平,这样中国CPI的1/3就处于中央掌控之中的不变参数,不管货币如何投放。
其实,只要是货币超额投放了,就已经发生通货膨胀了,这本是通货膨胀的本来含义。只是,在中国政府高层的眼里,仅仅盯着CPI这样一个人为制造的“怪胎”。只有这个怪胎发生变化了,政府才着手收缩或放松货币投放,但实际上已经积重难返,经济也就面临失控局面了。
对于老百姓来说,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使自己聪明一些。
一些人希望购房避险,在我看来,可能还不如保留现金。因为从下半年开始,中国房价将重回下降轨道。老百姓除了购买生活资料避险,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声音,反对政府滥发货币损害公众利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9楼
jianghongkun
2009-6-29 17:00:55
应该在6%以上,国家的刺激经济计划,带动民间投资,等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0楼
shenwensheng
2009-6-29 17:10:47
所以偶认为中的CPI不能真实得反映情况,保持中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1楼
shaolele29
2009-6-29 17:10:52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2楼
weijiahua1
2009-6-29 17:16:12
我个人觉得中国目前应该不会面临高通胀,
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具有广大促需求的消费者,还在持币观望,
在物价水平中,肉类食品的消费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由于猪流感的暴发,.
老百姓对猪肉的消费有所下降,因此,食品类的消费水平面临下跌的趋势,
另外,国外需求的不足,我国许多出口企业把目光转向国内,
然而,国内消费习惯难以短时间改变.间接的促使商家降低价格促销,
这也形成了对CPI上涨的压力,
因此,我国短时间不会出现通胀的压力.但长期则有待更进一步的分析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3楼
megalith_huang
2009-6-29 17:19:07
上上周和老师讨论过这个,老师上个月来中国参加了个学术交流会,会上就有这方面的问题,可惜没什么有信心的结论。3楼说的很有道理,虽然无赖了一点,但的确就是这么一回事,CPI再高,在中国的统计意义上,不会比GDP高,否则政府和人民都不买账。中国GDP今年保八有望,但估计多的也不会太多,所以个人保守认为国家统计局版的CPI数据在6左右徘徊,我是倾向于低于6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4楼
shenji128
2009-6-29 17:19:29
今天看新闻 成思危发言表示政府提供的贷款流进楼市股市是造成最近两市上爬的因素,所以两市上行不能推动居民消费指数。
我还是相信政府调控能力的 支持cpi不会过6%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5楼
农经071
2009-6-29 17:31:03
不会高通涨,从我国的体制和经济结构看,都不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6楼
liujiale
2009-6-29 17:41:38
资源类商品价格暴涨,乃是由于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预期的担忧,大量避险资金涌入所致。最直观的参照物是黄金及黄金类相关投资品的价格走势。比如,A股市场中的中金黄金,股价从2008年9月12日的22.8元,上涨到今年6月5日的超过100元(最近一次分红和转增股票后的复权价格),涨幅超过了350%。小盘黄金股恒邦股份从2008年11月7日的15.96元,上涨到今年6月5日的超过105元(最近一次分红和转增股票后的复权价格),涨幅超过了550%。
如果以美元作为参照物,这波资源价格上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美元与资源类投资品价格的同步回升。第二阶段,美元贬值引发的资源类投资品价格上涨。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资源类商品的价格上涨,最主要的力量,并非来自实际需求,而是源于对未来通货膨胀的担忧,世界各国疯狂发行纸币,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拯救经济的必然结果,是货币的贬值。当滥发货币成为共识,人们对通胀的担忧就从隐忧转变为直接的担忧,并采取避险行动,这类资金与投机资金合二为一,成为资源类价格暴涨的推手。资源类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的上涨,会加大对中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的概率。
支持超过6%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7楼
广金小C
2009-6-29 17:42:09
我支持正方。。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8楼
wuxb2004
2009-6-29 17:55:12
出现高通胀的可能性很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9楼
tianmenyzh
2009-6-29 18:59:21
除了房子水电煤石油资源类等国家主导的商品外,其它商品的价格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但是对于房子水电煤石油资源类等商品,就很难说了. ^_^. 可能以后可以称为结构性通货膨胀.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0楼
张逸氏
2009-6-29 19:05:31
版主卖力,支持一个。
提点建议,说个题外话:猜数字不是经济学讨论。象早先“牛刀”们赌房价,没有多少技术含量。
但愿没打击版主积极性。(议题不妨征集,吸纳大家的智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1楼
ling0617
2009-6-29 19:06:49
过来看看不说话,向高手们学习学习,看版主这么辛苦,过来支持一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2楼
zw140139
2009-6-29 19:15:21
不会超过6%的,因为经济危机还未见底,还有波折发生,政府工作报告也说4%,那是想拉高CPI。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3楼
captainzhang
2009-6-29 19:25:33
6%是由可能的,不会超过GDP的增长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4楼
经济胖子
2009-6-29 19:29:18
98#
shenwensheng
精辟!!!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5楼
xujingjun
2009-6-29 20:01:22
6%的可能性非常大,第一季度贷款额高达4万多亿,接近完成全年计划,这么多的流动性干什么都会引发通胀,况且,本人私下认为(没有证据)这4万多亿可能是去了股市,导致股指猛涨,虚拟经济的泡沫还为挤破,新的泡沫重新吹起,通胀猛于虎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6楼
fangzhao
2009-6-29 20:04:50
估计一年内不会超过6%,数据上一季度的cpi和ppi都是负的,对经济危机的大调整还没有结束。虽然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导致通胀的风险,但其主要目标是在刺激经济。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7楼
diviny
2009-6-29 20:22:21
按照目前世界经济形势来看,中国经济面临通胀是肯定,而且还可能面临滞涨的可能,货币的归处无非三个:实体经济,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再结合最近中国经济形势,很大一部分的货币流入了资本和房产市场,这很大货币流动性在虚拟经济中不断衍生,最终将肯定导致政府在实体经济复苏制定政策无能为力,只能是释放更大更廉价的货币流动性,毫无疑问在这一天量的货币流动性驱动将会引发通货膨胀将会是无疑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8楼
雪隼
2009-6-29 20:32:28
我觉得中国进入滞胀的可能性更大些。
从这半年来的情况看,cpi指数都在下降,虽然有4万亿的刺激,但是物价还是难以涨起来。如果要涨的话,除非油价上涨。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9楼
yangweicong001
2009-6-29 21:33:12
显然不会啊。中国作为一个存在大量存量失业的国家是不会内生通胀的,有通胀只可能是输入型的。看现在的世界经济形势,基本可以判断中国近期不会发生通胀。
我一直认为通胀对于中国影响不大,国外由于通胀有记忆功能,(或者说工资刚性)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有叠加效果,并且是长期内都有影响的,但是中国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的近乎无限的劳动力供给使得我们工资常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那么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而导致的通胀在中国根本不成立。
所以中国现在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没有问题的,并且有利于减小中美利差,减少投机资本流入。
相反,前两年面对通胀采取的极其严格的货币政策不但没有控制通胀,反而加速引入通货膨胀,适得其反。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20楼
yangweicong001
2009-6-29 21:33:58
错我,我是反方。。。刚才没有该,还是中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至第
页
栏目导航
stata专版
行业分析报告
经管文库
文献求助专区
数据交流中心
计量统计软件
热门文章
understanding climate change perceptions ...
【全美经典】离散数学
【同程商旅】中国企业出海差旅研究报告
“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报告
智算无界AIDC的超越和重构2025
2000离散数学习题精解
当社科基础理论重大理论发现的时候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数据、报告(2005-2023年) ...
是相信人工智能?还是否定人工智能?相信就 ...
2025年我国医药航空冷链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 ...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