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0843 75
2016-09-19
沈凌:西方大学的“终身教授”像合伙人,是大学的主人;中国大学“终身教授”虽是铁饭碗,但依然是员工。


不久前,上海财经大学在《中国青年报》上面出了名,原因是一个“海归”教师没有通过“终身教授”的考核,愤愤不平,反诉上海财经大学考核不公。

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其实不太明白这个“终身教授”是个什么意思?中国大学里面的教授不是铁饭碗吗?怎么又冒出来一个“终身教授”的考核?海外回来的留学生不是最熟悉市场经济冷酷无情的吗?怎么考核失败了还要这样的愤愤不平?

上海财经大学是中国最早进行经济学教育改革的,始作俑者是前校长谈敏。他在2004年就决意全套引进美国的大学人事制度,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他在美国念书的儿子的影响。他有思想且能行动,而且这几年进入改革收获期,成绩斐然。2005年引进了“海归”教授当院长之后,每年从海外招聘十位“海归”博士做助教授,我就是2006年被上财录用回了国。

那么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人事制度和中国原来的制度有什么区别呢?现今中国大学的人事改革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话说起来是三天三夜也说不清楚,读者也不一定有这个耐心听,所以我试图一言以蔽之,当然一定不够完善和准确:中国原来的大学类似于国有企业铁饭碗,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类似于合伙制的事务所(比如我们现在在中国能够看到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

国有企业的员工一旦被招聘进入,就很难开除;但是他仍然是雇员,在国企内部,没有发言权和决策权(当然,作为雇员,在私企一样没有发言权和决策权)。所以,国有企业的员工才是真正的“终身制员工”。但是这样的终身制是终身受雇的意思,并不是合伙制。它的最大缺陷是没有一个适当的激励机制:企业不是我的,干好干坏一个样,我为什么要兢兢业业为它奋斗呢?所以三十年来,我们一直希望改革这种制度。
合伙制的事务所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呢?在这样的组织里面,有两类人,合伙人和非合伙人。你一开始受雇,是一个非终身制的雇员,通过一定年限一系列的考核(考核标准由合伙人来制定),通过了就可以晋升成为合伙人。一旦成为合伙人,不但收入增加,而且在组织内的地位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这时候你就成为了组织的主人,没有人能够再开除一个主人!这时候你没有了考核的压力,但是却有了作为主人不断提高组织盈利,持续维护组织声誉的激励和责任,这和一般的私营企业老板是一样的道理,但是更加开放和包容。因为这个主人的队伍是在不断更新的,而私企的老板是相对固定的。

那么现在中国大学搞的终身制人事改革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也可一言以蔽之:是把原来的国有企业终身制制度打破了,换成了私营企业一样的员工合同制。“海归”教授必须接受一个六年制的合同,在这个期限结束之后,达到了学校规定的要求,那么就可以晋升为教授留下,是为“终身教授”,否则就需要走人。到此为止,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一模一样。

可是,中国的“终身教授”依然会接受业绩考核,即便你已经成为“终身教授”,这是区别之一;中国的大学从上而下,还是一个行政机构,校长——院长——教授的等级制度犹存,远未达到合伙人的平等地步,这是区别之二。简单来讲,我在波恩大学经济系看到,我们的系主任是教授们轮着做的,招人也是要教授投票表决的,公共资金的使用更加是公开公平的,现在的中国大学做得到这其中哪怕一点吗?

既然中国的教授不可能成为学院的合伙人,那么给予一个不加考核的终身合同就会重新陷入国有企业的低效率陷阱,所以中国大学现在改了革的新制度向私人老板学习,引入了高薪作为胡萝卜,用不间断的考核作为大棒,来鞭策教授不偷懒,应该说是一个制度上的进步,也是一种现有体制下的必要制度约束。

但这样的“终身教授制度”或者叫“常任轨制度”与西方国家一流大学的教授人事制度并不是一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9-20 01:15: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20 01:55:27
中国原来的大学类似于国有企业铁饭碗,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类似于合伙制的事务所(比如我们现在在中国能够看到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

国有企业的员工一旦被招聘进入,就很难开除;但是他仍然是雇员,在国企内部,没有发言权和决策权(当然,作为雇员,在私企一样没有发言权和决策权)。所以,国有企业的员工才是真正的“终身制员工”。但是这样的终身制是终身受雇的意思,并不是合伙制。它的最大缺陷是没有一个适当的激励机制:企业不是我的,干好干坏一个样,我为什么要兢兢业业为它奋斗呢?所以三十年来,我们一直希望改革这种制度。
在法律、制度、体制上来说,国有企业的职工是合伙人,国有事业的职工是合伙人,而并不仅仅是雇员。

-------------上述职工,是指全体职工,不仅仅是指其中的车间主任、教授等等。

----------------当这些法律、制度、体制,被违反,被践踏,被凌驾,则职工变成了纯雇员。





大家假若用心用脑,去读中国的法律、制度、体制,就明白上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20 03:30:06
这篇文章说的很有道理。怪不得昨天上财葛东东在教育报上发文,大谈特谈常任轨,估计是为了回复沈的文章吧。补充一点,即使是美国大学,常任轨淘汰率也不是很高。大部分州立大学经济系常任轨合格率都有50%(网上都可以查教授名单,有兴趣的自己去找数据)。上财是多少?最近我看到的数据是71个通过了21个,也就30%的合格率。换句话说,美国学校招助理教授,要是估摸着这博士达不到他们“合伙人”的标准,是不会聘用的(废话,公立大学聘用的助理教授干了6年不合格走人,岂不是白费了纳税人几十万美元)。所谓的上财模式其实就是花钱买文章而已,类似于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一大笔钱投了很多项目,只要有一人发了AER, JPE之类的顶级杂志就赚到了。葛作为知名学者,受过美国良好的高等教育,理应知道他的这篇文章的结论是非常偏颇的。文章只谈美国顶级名校斯坦福某一特别方向专业的常任轨教师合格率,哪怕对于一个稍微受过基本的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学生来说,都知道这样的结论是不具有外部有效性的(external validity),换句话说,这样的观点并不具有代表性。当然,如果说上财的初衷是向斯坦福看齐,那当然是极好的,不过考虑到实际情况,还是先向美国一般的公立大学看齐比较合适。
M的事情确实是个悲剧。对上财对他本人都是。算了,不提也罢。在这里,还是谈谈沈老师吧。

作者沈凌老师看上去是个很和善的人,之前还在坛子里下载过他的宏观课件来自学巴罗的宏观书(那时候国内关于巴罗的课件不多,真是当宝贝看了)。不知道怎么就突然被上财撵走了。

后来偶然的机会听到上财经院的同学透露,沈据说是得罪了某个院长,然后被挂上考研泄题的罪名(之前上财宏观似乎只有他是用巴罗的书,然后从10年开始,上财的经济学803加入了巴罗的教材,所以很多外校考研的疯了一样跑到他课上听课。。如果这样算泄题,那说明出上财经济学考研题的人也太low了,估计没本事出新题,然后就借用他的讲义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其实这些年上财的领导层真是造了不少孽。很多海归老师不精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一心搞学问,结果到头来还是难以避免被扫地出门的命运。可惜。

祝沈老师在华东理工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利益相关:曾经用过沈老师课件的苦逼考研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20 03:52:36
这篇文章说的很有道理。怪不得昨天上财葛东东在教育报上发文,大谈特谈常任轨,估计是为了回复沈的文章吧。补充一点,即使是美国大学,常任轨淘汰率也不是很高。大部分州立大学常任轨合格率都有50%。上财是多少?最近我看到的数据是71个通过了21个,也就30%的合格率。换句话说,美国学校招助理教授,要是估摸着这博士达不到他们“合伙人”的标准,是不会聘用的。所谓的上财模式其实就是花钱买文章而已,类似于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一大笔钱投了很多项目,只要有一人发了AER, JPE之类的顶级杂志就赚到了。葛作为知名学者,受过美国良好的高等教育,理应知道他的这篇文章的结论是非常偏颇的。文章只谈美国顶级名校斯坦福某一特别方向专业的常任轨教师合格率,哪怕对于一个稍微受过基本的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学生来说,都知道这样的结论是不具有外部有效性的(external validity),换句话说,这样的观点并不具有代表性。当然,如果说上财的初衷是向斯坦福看齐,那当然是极好的,不过考虑到实际情况,还是先向美国一般的公立大学看齐比较合适。

M的事情确实是个悲剧。对上财对他本人都是。算了,不提也罢。在这里,还是谈谈沈老师吧。

作者沈凌老师看上去是个很和善的人,之前还在坛子里下载过他的宏观课件来自学巴罗的宏观书(那时候国内关于巴罗的课件不多,真是当宝贝看了)。不知道怎么就突然被上财撵走了。

后来偶然的机会听到上财经院的同学透露,沈据说是得罪了某个院长,然后被挂上考研泄题的罪名(之前上财宏观似乎只有他是用巴罗的书,然后从10年开始,上财的经济学803加入了巴罗的教材,所以很多外校考研的疯了一样跑到他课上听课。。如果这样算泄题,那说明出上财经济学考研题的人也太low了,估计没本事出新题,然后就借用他的讲义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其实这些年上财的领导层真是造了不少孽。很多海归老师不精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一心搞学问,结果到头来还是难以避免被扫地出门的命运。可惜。

祝沈老师在华东理工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利益相关:曾经用过沈老师课件的苦逼考研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9-20 07:19:49
1993110 发表于 2016-9-20 01:55
在法律、制度、体制上来说,国有企业的职工是合伙人,国有事业的职工是合伙人,而并不仅仅是雇员。

-- ...
您是想说共产主义吗?这很有意思啊,毛之前搞公社失败了,大锅饭是低效的。所以大规模的合伙人制度在中国一定程度是行不通的。那为啥国外大学这样搞就不低效了?因为人少吗?

这个问题很复杂,但感觉还是跟文化有关,说个不好听的,中国人的奴性与反复无常,一是没有当家作主的意识,二是不在乎声誉。好不容易出了个M出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却各种被打压;反复无常,我就不说了,例子太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