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765 0
2016-09-20


银行制度简介:
银行制度是指在这一制度中各类不同银行的职能、性质、地位、相互关系、运营机制以及对银行的监管措施所组成的一个体系。是一国金融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谈到一国的银行制度时,也涉及到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但是,一般不包括金融市场。


银行制度大分为四类:
1、复合型
复合的中央银行制度,又称大—统的银行制度。其特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没有单独设立中央银行,而把中央银行的业务、职能与商业银行的业务、职能集中于一家银行。

2、混合型
混合的中央银行制度。其特征是既设中央银行,又设专业银行,中央银行兼办专业银行的—部分业务。

3、单一型
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其特征是一个国家内单独设立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的银行,不对单位和个人办理金融业务。我国几本就是这中央银行制度。

4、跨国型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其特征是在货币联盟内建立共同的中央银行,而不是某个成员国的中央银行。


银行制度与金融风险

银行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对金融体系的巨大影响。好的银行制度能促使银行系统改进管理,自我完善,增强约束,提高效率,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与实际生产部门在经济中保持良性循环。坏的银行制度将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信用关系扭曲,不良债权增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指出:中国金融业隐藏着风险,主要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重较高等等,如不及时化解,必然会动摇和破坏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良好的信用制度和稳健的金融体系,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中国现阶段的金融风险是如何形成的呢?银行制度影响大?

一方面,在“国家财政———国有银行———国有企业”三位一体这种体制下,银行对国有企业是软约束,导致企业不能出于自身破产风险考虑讲究企业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投资轻率,浪费严重,发生了亏损最终由银行承担,但即便企业到了破产的边缘,出于稳定的考虑,国家仍会出面支持,国有银行不得不以新代旧,继续向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或项目投资。据保守估计,国有银行20%的贷款属于呆账性质,更可怕的是,部分国有银行的呆账准备金不到1%,自有资金也不过总资产的4%,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及增加,大大增加了金融风险的严重性。

另一方面,由于现行银行制度决定了国有银行是没有所有权的法人,资金和财产等归国家所有,导致银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难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存在道德风险。许多银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确切,不完整,对所属分支机构控制不力,不注意内部控制和对风险的管理,使金融资产安全性差。每年人总行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的抽查结果表明,违规经营问题仍普遍存在,在一些分支机构内违规经营成为谋求小团体利益的重要手段,而其总部对此并不完全掌握。有的分支机构还有意隐瞒违规经营问题,有的甚至不顾人行三令五申的规定,继续从事违规和违章经营。如一些银行机构违规参与房地产等项目的投资,项目赢利,可以多发奖金,买房买车;资金收不回来,出现风险了,就推给国家了之,谁也没有责任。

要防范金融风险,中国必须加快银行制度改革。

首先,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要及早给国有企业“断奶”,彻底打破现行资金供给制,完全排除政策性贷款,割断国有企业对国有银行的刚性依赖关系,以促进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快速成长,形成一定的自立能力。
其次,建立现代银行制度,进行产权制度创新,让银行成为独立的金融企业,确立其市场竞争主体地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业务经营商业化管理。具体途径可类似于企业控股公司制,通过对银行进行公司制改革,理顺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及处理权之间的关系,便于银行内部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银行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内控稽查制度和风险监控管理制度。

最后,充分发挥央行的监督职能,彻底清查和处理违规经营活动,并及时公开有关信息,接受外部社会的监督,最终使我国的金融业与国际接轨,增强入世后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消除我国潜在的金融风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