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566 1
2009-06-29
某街道面包厂,已有几十年生产面包经验,产品主要向本市居民区、车站、码头和中小学供应新鲜面包,建立了一定的销售网点,也赢得了顾客们的信任。面包厂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蛋糕厂和盒式快餐厂,他们分别占有了自己的顾客群,建立了各自的销售渠道
国家调高粮食价格10%,面包厂获悉,召开公司领导会议,讨论对策,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决定面包基本上不涨价,把原材料涨价的成本上升,通过扩大销售规模消化,结果每只面包的固定成本下降,可变成本仅上升5%(涨价前每只面包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约1:9),日销售量从原来的5万只上升到8.5万只。然而,与面包厂相反,蛋糕厂不假思索的在原来价格上加上10%。结果,消费者同样花1元钱,购买面包的效用,消费者的选择发生了变化,蛋糕购买者大幅度减少,面包消费者大幅度增长。面包厂采用不涨价的策略,实现了薄利多销,帮助企业度过了难关。虽然,成本利润率从10%下降到5.8%,但是,总利润反而增加约2%,这是为什么?

问题
1.在粮食涨价的背景下,蛋糕厂的应对策略存在那些不妥当得地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7-22 23:25:53
最大的不妥在于错误的估计了消费者对自己产品的需求弹性,想要将自己的额外成本全部转嫁给消费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