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了,从07年8月份次贷危机开始来算。经济危机也差不多一年时间了,08年第三季度开始世界经济出现下滑。今天第一次观点有很大的变化,过去三个月里面,全世界的股市上升了近5成,发达国家也上升了有3成,一些地方房地产也有回升,不少观点认为危机过了,新一轮的增长又开始了。但这个观点呢,并不是说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因为我们看到的是市场波动很大。市场波动大,意味着大家观点还是不一致。总的来说,乐观的人占上风,所以为什么会出现市场朝上走。
我先解释一下,我们的危机到今天这几年是怎么走过来的,要了解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你才会对未来变化有比较切实的理解,不会听别人说说就改变你的观点。我们今天的危机是很多年积累起来的,我写这个问题,光写问题就写了10年。这个危机,主要是过去20年经济繁荣当中有一些走过头了。我们的经济繁荣20年,是因为全球化和技术革命,特别是IT革命带来的。这两个力量使得世界经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繁荣,这个繁荣的出现,不仅是有了繁荣,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是比较稳定,20年没有出现过很大的危机,我们出现的危机,主要的是新兴市场出现了94年墨西哥的货币危机,98年出现了亚洲金融危机,00年出现了高科技的调整,这个危机总的来说,时间都很短。墨西哥的危机对我们都没有什么影响,98年的危机,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99年大幅上升。2000年、01年高科技的回调,幅度很小,两年就起来了,这个繁荣是史无前例的。而这么长时间的繁荣,波动那么小,引起了大家对风险的低估,所以金融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繁荣,一般人对风险,认为风险小,所以大家对金融特别感兴趣。 这个背后,我觉得是出现了一个泡沫,这个泡沫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引起的。我这么多年一直在写格林斯潘是制造泡沫的人,他认为解决任何问题都是靠增加流通。增加流通就是增加货币供应量,读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7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货币供应过多,引起了通涨。后来引起了货币论,印钞一定会通涨,货币增加得多,通涨是不可避免的。格林斯潘一共主持了美国货币政策18年,18年当中,他每次用的都是印钞票解决问题,但是没有出现通涨啊,就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一个新的论点,认为通涨和货币是没有关系的。但是这种想法,其实是非常暂时的现象,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出现一个力量把通涨压住了,这个力量就是全球化,全球化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进入了世界市场,把发达国家的工资压住了,美国的实际工资20年来没有什么增长。工资的增长扣除通涨,没有什么增长。另外一个是IT的力量,也减少了生产的成本,这两个力量使得货币供应暂时不引起通涨,货币的供应量进入了资本市场,资产市场,引起了股市、楼市的上升。股市楼市上升之后,带动了需求的上升,所以为什么格林斯潘当时能够那么有效的去管理经济,每次经济下调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发放货币把经济拉回来,实际上是在搞泡沫。搞泡沫里面,有一个很明显的东西可以看到的,那就是负债率的大幅度上升。负债率的大幅度上升,借来的钱去买股票、房地产,引起股票、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上升。这是积累了那么多年起来的,我们看到,在格林斯潘时代出现了很多相对价格的变化。比如说美国的住房价格,美国住房从历史上来说,总的价值和GDP的比例历史平均就是一倍以下的,上次泡沫是1.3倍,低的时候是0.7、0.8倍,收入和房价的比例是比较稳定的,这次达到1.7倍,是历史上没有出现的,英国的房价更离谱,房价和收入的比例,从94年最高点也就是06年,增长了200%,美国增加了100%。这个价格的出现,就是说通涨被一个特殊的力量压铸以后,央行印钞票过度刺激了资产市场,引起资产价格上升,财富效应带动需求,格林斯潘通过制造一个新的泡沫解决过去的泡沫爆了之后遗留下来的经济问题。现在这个大泡沫爆了之后,有很多人认为我们要制造一个新的泡沫才可以解决经济的问题,所以有很多观点认为印钞票、再搞一个泡沫,大家觉得泡沫爆了之后人活不下去了,昨天的日子那么好过,股价高、楼价高、盈利高、消费业旺,突然泡沫爆了,刚刚爆的时候政府还改革,指责华尔街贪婪,带给我们这么大的灾难,现在不谈了,全世界的人现在都在唱好。为什么?怀念过去的泡沫,就想回到昨天多好啊!
在这种心态下,政府放钱,靠什么?减息,这个钱放出来又引起资产价格的上升。你怎么理解这件事?这是不是昨天的回来?我们是不是可以回到格林斯潘的时代?资产价格上升之后带动实体经济的上升?然后我们又回到过去的好时光,我觉得这个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为什么?过去我们世界经济的流动框架,货币从央行放出来,最底层的就是中国和美国的互动,中国是低成本,农民进工厂拿一点工资,造产品,卖给美国人。美国人因为货币政策的关系房价上升,他买东西,这个钱留到中国,中国再借给他们。中国生产、美国消费,当中的钱是借来的。这个核心,里面有很多因素,第一个你要把通涨压住,这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过去20年美国价格变成中国价格,美国的工厂搬到中国这是一个过程,原来是美国的劳动力生产成本决定价格的,20年后,工厂已经搬到中国以后,这个价格下降的过程已经结束了,现在世界上就是中国价格。但是中国价格本身是上升的,过去中国价格上升的时候,世界经济是感受不到的,因为美国价格很高,你掉到中国价格,中国价格上升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今天都变成中国价格,中国价格在上升,所以这个是一个通涨性的。对货币的供应,一定会有限制。
另外,在美国的钱要传递到消费,要通过房地产。美国的房地产不能像中国通过政府手段扭转,中国的开发商其实就是政府,房地产开发商都是为政府打工的,土地都是在政府的手里,银行又是政府控制的,政府对房地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美国不一样,美国的土地是私人拥有的,美国造房子是无法控制的。过去的过程,在房价上升的过程引起很多房地产供应的上升,这个供应的上升给第二套房,就是渡假房吸纳的,这个市场已经饱和了。现在还有那么多房子,所以房价有一个还原。这是中国对房地产的看法,和其他地方对房地产的看法是有区别的。大部分中国人认为土地是有限的资源,为什么中国人那么想占有土地?他觉得土地是有限的,长期会涨价的。
我在日本泡沫看到过,日本房价很高的时候,我第一次在日本夏天打工,我看不懂日本的房子房价是美国10倍,很简单,我看不懂日本的工资和美国差不多,房地产的价格为什么会是10倍呢?东京的人指着山说,山围着,就这么一些地,这些地只会涨不会跌。你今天去看,土地价格跌了10%都不止。当时我去一个同学家,他住在上海青浦这样的地方,坐火车获取1个多小时,100多平米的房子,要卖600万美金,当时的600万美金相当于现在1000多万美金,他们全家工资加起来是10万出头一些,比例那么失调,当时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土地就那么多,土地总有人要的,别人要的时候,这价格会上升的,每个人都信,这个想法就推动了市场土地价格继续的上升。但他最终出现了拐点,掉下去再起来是很困难的。而且,在美国的土地特别多,日本至少还说土地有限,土地有限这是一个虚拟的概念,土地有限,你土地可以到海里去要的,可以围海造地的,这很便宜,所以,这怎么会说土地供不应求呢?但是人的心态到了一定的阶段,他就每个人都信,因为每个人都相信土地价格会上升。当时日本钱都集中在土地的市场,其他地方的通涨也没有那么多。美国,房地产价格要回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昨天报的数字,房地产的价格继续大跌,虽然股市涨了差不多50%。为什么?土地都是私有的,经济学有一个道理,资产的价格是再生产的价格,房子的价格是再造房子的价格来决定的。如果你觉得土地是买不到了,那价格就随便你说了,是不是?但是土地毕竟还是有的,所以在美国的土地都是私人有的,政府无法控制。在中国至少有政府一看房地产市场不好了,他就不拍卖土地了。那边央行说,你要买房子,可以借钱。但是这些在美国是不可能的,我一个朋友买了60公顷的土地,那是10年前,那相当于700多亩地啊,当时他造了木头房子,10多万美金。所以,土地在美国是不值钱的。原来通过货币吹起来的房地产价格倒下来,最终回不来,怎么也救不活的。我听到中国很多人要到美国买房子,千万别买,跑到美国去,去曼哈顿去一看,说房子比上海还便宜,美国历史上,房子历来便宜,因为地多,土地都私人拥有,而且每个房子供应是无限的。我原来有个同事,他是天主教的,所以每年他都生一个孩子。在中国,现在是独生子女政策,那房子那么贵怎么生得起?上海出生率、香港出生率那么低,最主要的原因是房价引起的。我的同事每年都有电子邮件说我又生了一个孩子,起了什么名字,和大家说我去什么地方买工具、买木板,回家就在自己房子旁边搭个房间,他的土地相当于供应无限的。在中国行吗?一平方米1.5万了,怎么可以随便搭房子?
因为房地产回不来,所以美国的消费起不来了。因为本来房地产做抵押到银行贷款,如果房价再掉,就无法到银行抵押、借钱,所以消费不会好,消费不会好经济也不会好,所以美国的经济要回来很困难。过去是走过头,负债率过高,房价不可能朝上涨,让你继续借钱把这个东西放大,所以你回头走了,这就要还债啊,美国家庭负债率现在是140的家庭收入,过去历史上就一半,多出来的一半就是房价高引起的。杠杆越用越多到去杠杆化,这会引起经济长期低迷。美国的家庭储蓄率历史上平均是8%,泡沫当中变成负的,为什么存钱?房子每年都涨那么多,你觉得越来越有钱,不用存钱啊。现在,很快就回到5%,要超过10%,靠这个慢慢的还钱。美国家庭负债刚刚下降,今年第一季度刚刚下降了一点点,这个过程是要好几年的。所以美国的经济是5年里面回不来的,需要很大的调整。而且,不仅是负债的问题,还有成本的问题。这20年,最重要的是医疗成本,从8%的GDP到16.5%的GDP,这个调整要花很久,要把医疗成本调回去。医疗成本和人口年龄指数、平方成正比,在人口老化的过程中,医疗成本是上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