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810 4
2016-10-03
台媒:“名嘴治国”使公职变成人才坟场

台湾联合报社论称,台湾的电视谈话性节目百无禁忌,堪称世界一绝。放眼欧美国家,他们有的是尖锐的评论者,也对政治人物有各种的揶揄、讽刺和批评,却鲜少跨越法律红线。那些红线边缘的论点毕竟是少数,只能算是脱序演出,相对而言,其媒体操作毕竟还是有个“序”。
反观台湾最近几年的电视政论节目,则已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甚至隐隐然成为社会动荡的一环。由于媒体的生态万万不可由ZF用公权力去干涉,因此,我们也就特别关心它的自律与自我矫正机制。如果这个乱象完全没有翻转改变的迹象,那就值得社会深刻探讨。
台湾政论节目有几个特点:一、几乎永远是同一批人在讲话,各电视台往往有默契地错开录影时间,让同一批人的声音在各台重复传述。二、各台节目时间,皆占据了每晚八点至十点的黄金时段,让观众无从选择。三、各台政党色彩鲜明,甚至许多电视台还牵涉派系属性,俨然是媒体界的洪素珠。四、讨论的主题鲜少用心规划,都是由当天日报新闻或周刊爆料抄截而来。五、同一批名嘴什么都可以谈,也不在乎专业,对政治秘辛至私人隐私则表现得无所不知。六、名嘴涉入诉讼者时有所闻,但不论最后有罪无罪,其言论均“不改其乐”甚至变本加厉。
从实务面看,媒体的发展演进并没有应然的轨迹;但从媒体规范的角度看,人们当然希望它们有促进社会正向发展的作用。所谓的“正向”,当然不是由哪一个威权、优势团体所定位,但平等、多元、包容、永续、尊重等最基本的人文价值,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珍惜与期待。如果政论节目与名嘴完全无视于这些价值,那么,其运作逻辑就不能不受到质疑。
忽视基本人文价值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政论节目对人才的羞辱与责难。过去十年,台湾的政论名嘴常不分青红皂白地批判高薪人士为“肥猫”,让国内人才处境难堪,遂造就了对岸与香港对台湾人才的大挖角。名嘴也常把完全没有客观事证的传言当成贪腐指控,把对部会首长当成奴才般斥喝视为理所当然,对已婚或未婚政治人物的性倾向任意影射。最严重的是,有些电视台几乎是以颜色来定是非,只要当事人色彩“不对”,就注定了受洪素珠批判的命运。这种恶习当然不止电视媒体,也见诸其他平面报刊。
正因为这样恶质的环境,越来越多的人才视担任公职为畏途。一般而言,能做到部会政务官等职务的人,通常都有相当的社经资历,这些人若在民间企业任职,不难拿到高于公部门首长的薪资。如果台湾想要人才愿意弃高薪而从事公共服务,最起码的条件是给予基本的人文尊重;但是台湾的部会首长,却是最容易受到名嘴践踏的高风险群。以最近的兆丰案为例,名嘴的扫射除遍及兆丰银董座及金管会主委,竟连出手协助的央行总裁彭淮南都成为主要目标,简直是言论杀戮。
ZF官员当然需要监督,而监督ZF确实也是媒体的责任。但如果进入公职的人才动辄遭到羞辱,掌握麦克风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虚妄推论滥行批判,不仅无助厘清事实和是非,也让公务部门成为人才的坟场。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劣币驱逐良币,优秀的人才再也不愿踏入公门,对公职趋之若鹜者只剩争权逐利的庸俗之辈。如此恶性循环,被蹧蹋的是台湾。
近年来台湾经济不振、国力日衰,绝对与ZF部门人才不济有关。林全连问了七人,皆不肯任金管会主委,只是冰山一角。看看晚间黄金时段的若干名嘴发言,其证据之薄弱、其声音之高亢、其逻辑之谬误、其先验立场之鲜明、其对人文尊重之空白、其埋葬他人之不假辞色,哪还有人才愿意自投罗网?
台湾公部门已离人才坟场不远矣。孰令致之?

转自:http://www.zaobao.com/wencui/politic/story20161003-67349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0-3 15:36:15
邱毅老师等名嘴在凤凰和东南台也很滋润,对小英等好一顿数落呵呵,所以不奇怪岛上状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3 15:45:52
看一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3 15:50:18
fumingxu 发表于 2016-10-3 15:33
台媒:“名嘴治国”使公职变成人才坟场

台湾联合报社论称,台湾的电视谈话性节目百无禁忌,堪称世界一绝 ...
谢谢楼主分享的资料不错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3 19:38:42
开放的媒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