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337 3
2009-07-07

从甲骨文写作8分到北大拒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职业精神?




      一位高考考生石破天惊地用“近似甲骨文”写作,耗费了很多社会成本,最终只得到8分,有人叹息,有人质疑……重庆状元因为身份造假一朝被拒,竟然也有人叹息与质疑。我想说的是:中国需要一种职业精神,对于所谓的甲骨文写作,一律给零分,对于造假者,绝不姑息。
      我们太习惯于泛滥的人情与无谓的宽容,甚至在高考这样一个决定千千万万人命运的制度面前仍然保持着让人莫名其妙的同情、怜悯与纵容。人们必须明白,在这样一个制度面前,必须要保持一种职业的(professional)态度,对任何一类人的公开同情便是对另一类的公开歧视,对所有考生保持一种严格的、一致性的、统一的评判基准是一种基本的职业道德,一旦出现情感上的倾向性,便脱离了作为评判人应该遵循的基本规范。
      以“甲骨文写作”为例。这一以不规范书写文字进行写作的试卷本不应该给予任何同情,然而阅卷者首先犯了一个错误,就是逾越了自己的职责,对考生的试卷发生了好奇与同情。接着他们又犯了另一个错误,就是尝试着超越自己的能力,去寻求解读这些不规范的书写文字,这间接消解了自己的权威性,承认了自己的无知。他们犯的第三个错误是向文字专家而不是相关法律文本或专家求助,事实上增加了阅卷的社会成本。
      这一系列错误让人遗憾。他们本应该对所有考生采用一致性的规则,利用自己的职业素养来做出判断,他们从阅卷者回到普通人的那刻起,他们就不再适合做为千千万万人命运的评判者。他们对这位考生的眷顾造成对所有考生的不公平,没有哪份字迹潦草的试卷得到文字专家的专业辨识,没有哪位用英文写作的考生得到语言学家的专门垂青,没有哪个用自造文字的试卷得到阅卷者的咨询,几乎所有的考生的作文试卷都在数十秒内被人一眼定生死,但有一位考生,他用一堆生僻的符号得到了所有老师的长久审视与讨论,并受到文字专家的专门鉴别。同时,由于这种情绪扰动与时间占用,又会影响多少随后考生试卷的阅卷出错率?
阅卷者的善良造成了一种认知混乱,在消解自身权威性的同时也消解了高考的神圣性,人性化光环下实质是职业道德缺失与公开的人情化、不平等。这种人情化本质上会强化高考的投机预期,在社会舆论的推波助澜下,更多的后来考生也许可以采取更多类似的方法来获取阅卷者与媒体的关注、甚至奢望被破格录取(一些炒作或营销动机大学与大学教师也有激励去配合)以谋求更大的不平等。
      另一些善良者仍然沉浸在钱锺书时代的破格录取语境中,并把它与当代类比。这种观念缺乏一种历史意识,并对时代作出了错误解读。与钱锺书时代的精英教育不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生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教育的时代,大学本科的最直接的使命并不是专才教育,而是基本的国民素质与学习能力教育。只有进入到研究生阶段(当然也包括一些其他专业教育机构的教育,如高专等)才涉及到所谓的专才教育问题。因此,高考最直接的功能不是选拔某一类人才,而是一种能力甄别机制,最重要的是需要设置与维持一种公平竞争制度。破格录取不是不能存在,而是其存在需要有专门的职能机构承担(例如放宽研究生招生的学历限制,扩大招生自主性,同时设置事后再审查与惩罚机制,例如对毕业论文等进行严格把关),否则,一旦高考成为某类破格录取的平台,权力寻租与考生自身人力资本投入的畸形配置(实际上也是为了寻租而进行的一种自我选择)将不可避免。
      几乎基于同样的理由,对于重庆身份造假者予以拒绝是一个完全正确的决定。高考制度的公平性必须得到招生机构的维护,已经有太多的不平等出现在我们的高考中了,以至于人们已经习惯于这种不公等。申诉者可以有一千条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无辜,但欺骗的事实已经明白无误。一种职业化的判断很简单:不是以其语言而是以其行为来判断他的真实动机。在高考制度面前,如果欺骗行为可以得到原谅,那么还有什么不公正不可原谅呢?
我依然在等待清华对于周**的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学位有效性的审查,这是中国当代社会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事件之一,希望清华大学能够以一种非常职业化的态度来处理这一证据确凿、性质清晰的个案。但愿希望不是奢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7 14:55:14
好文,顶!中国人太不习惯制度治国了,一直企图人治能够长久,事实证明终究行不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7 14:56:47
制度治国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7 15:24:39
这种说法有点太片面,有没有规定只能用简体汉字写作,所以人家就没有错,制度层面有缺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