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679 6
2016-10-26
        从1978年到现在,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38个年头。从国有企业的一统天下,到今天还存在着的少数国企,我们沿着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路子,不断地降低国有企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对于1978年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进程(王海波1979-2003年)一文中,汪海波先生认为“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我认为这一划分法并不科学。    从产权角度而言,扩大企业自主权也是属于“两权分离”的范围,而在第三阶段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股份制的改革,就性质而言也属于“两权分离”。因此,这种分法并不恰当。    我认为从1978年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就性质而言可区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立足于国有企业自身发展要求进行的改革,即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    第二阶段则是引用我国农村改革经验的改革,即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改革;    第三阶段的改革则是引用西方模式的改革,即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等的改革。    同样是三个阶段,为什么要指出阶段划分在定性上的区别呢?这是因为这样定义改革的发展阶段,比较符合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有利于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总结。在改革之初,国有企业所以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是为了搞活国有企业的需要。怎样搞活国有企业呢?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提出正是从国营企业的实际出发提出来的。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而这时,我国农村推行联产责任制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在这一背景下,再加上其它一些原因,国有企业便进行了推广经济责任制的改革,特别是进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改革。所以,第二阶段的改革我们应该定义为“引用农村改革经验的改革”。但是,引用农村经验的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且国有企业出现了严重的亏损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改革就逐步转向引用西方模式的改革,建立股份制就是最好的说明。在第三阶段我们也曾探讨过要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但事实上我们没有取得理论上的突破。而在前两个方面(也是两个阶段)的改革没有成功的条件下,我们就走上了引用西方模式的改革道路,所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过是引用股份制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实际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规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不过是股份制的一般化表述而言。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进程客观上包含了三个方面,同时也是三个阶段的改革:一是着眼于国有企业发展需要的改革;一是引用农村改革成功经验的改革;一是引用西方模式的改革。把这些性质不同的改革方面或阶段明确地区分开来,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总结是十分必要。
        国有企业改革为什么长期不能成功?甚至经过了30多年还不能成功呢?
        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实践问题,而是理论问题。    30多年来,我们分别从国有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引用农村改革经验、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多方面、多途径作了探索,有些努力甚至已经到了成功边缘,只要再向前跨出一小步,即可大功告成。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成熟的理论和认识作指导,因而国有企业改革常常是大方向正确,具体目标模糊,或者是出发点正确,而最终又走上了歧途,甚至走上了相互矛盾的改革道路。因此,为了尽快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我们必须首先弄清与国有企业相关的理论问题。    我们说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问题是理论问题,而不是实践问题,其内在含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我们说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国有企业市场化道路的探索,需要把实践中的认识――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国有企业改革,30多年不能完成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呢?那就是我们虽然有了充分的实践,但我们缺乏相应的认识能力,我们没有能够及时地、科学地总结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教训。这又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对于十月革命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我们没有进行科学的总结,既没有能够正确认识苏联模式的错误所在,又没有对与苏联模式性质不同的我国农业社会主义实践,主要是生产队模式及其推行责任制改革的实践形成正确的认识。第二,对于每一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我们也没有能够进行及时的、科学的总结,不了解每一阶段的具体改革的得失所在,因而不能不能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正确的改革思路,以指导改革的顺利完成。    第二,在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时,我们缺乏相应的正确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的理论作指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而国有企业市场化这是这一伟大创举的基础性工程。国有企业怎样才能市场化,并没有现成的理论可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我们需要从某些理论中区分出适合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般原理;第二,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国有企业的基本特点,进行理论上的创新和实践中的探索。但30多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不能成功的现实告诉我们,在这方面我们做得不够,做得不好。    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问题不仅仅是企业理论的问题,同时也是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环节,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本质上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因此,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涉及的理论问题是非常广泛的。
        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的不同阶段,我们提出了一些改革目标或方向,涉及到一些重要问题,但是,直到今天为止,这些问题事实上并没有在理论上得到解决。例如:
        1,在国企改革开始时我们的方面确定为“扩大企业自主权”。但是,什么是企业自主权?这种权利的性质又是什么呢?它是资产者的权利还是劳动者的权利?如何才能体现这种权利?对这些问题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深入研究并解决;
        2,此后我们又进行了引用承包制的改革,这是借签农村改革成功经验的做法。但是,在引用农村改革经验之前,对农村推行责任制改革的前提却没有深入研究,因而实际上对农村改革成功的实质没有弄明白;
        3,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我们很早就提出了要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但是,对于“什么是企业经营机制”?“经营机制又有什么样类别”?“改革前的国有企业为什么不能形成有效的经营机制?”“怎样才能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我们缺少成熟的理论认识;
        4,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我们确立了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方向。但是,什么是企业?什么是现代企业?现代企业又有什么样的类别?国有企业又能成为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企业制度才是适合国有企业的制度?怎样才能建立与国有企业特点相适应的企业制度?很显然,到今天为止,我们仍然未能在理论上解决这些问题。
        5,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目标。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什么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的区别又是什么呢?对于这些重大问题,我们始终缺乏明确的认识。
        改革前的国营企业所以缺乏活力,一个基本原因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国有企业,实际上只是一个生产组织。因此,国企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使作为生产组织存在的国有企业转变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因此,对经济实体的认识,是对国有企业改革是具有根本指导意义的认识。然而,对经济实体的研究却至今都没有明显的进展。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而2015年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中则提出“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后面的“法人实体”的限定比前面多了“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三项,但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不难发现,这三方面的内容其实已经包含在了前两个限定中,“自负盈亏”这本身包含了“自担风险”的要求,而“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这也是“自主经营”和“自我盈亏”的题中之义。也就是说,经过了16个年头,对于经济实体的认识仍然是原地踏步。
        30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使国企能够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和发展,但是,对于“什么是经济实体?”“经济实体又有哪些类别?”“国有企业又能作为何种经济实体存在和发展?”“如何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和发展?”等一系列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却没有明确的系统化的认识。这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经历38个年头仍然不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2016.10.2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0-27 06:42: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7 11:09:36
没有正确的企业理论做指导,国有企业只能是在黑暗中摸索,是不能成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7 12:00: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7 19:52:34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劳动所有者权利要求的体现,不懂得这一点,就不能真正理解我国的国有企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8 04:56: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