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见到H之前,随便翻了翻H的朋友圈,意料之外的是没有彪英文、没有奢侈品、没有豪车、更没有美女,甚至都找不到一张正面的照片。
这和他给我的留言不太相符:28岁,留美海归,主修金融经济方向,从事出口贸易,最后一点,在郑州买了30套房子。
我不知道我将要见到一个什么样的人。
但其实他是一个蛮普通的人。
他走过来说不好意思,晚了一点点。
他看上去比28岁还要年轻,白衬衫,黑裤子,提着深色系的方格包包,一个手里还拿着买咖啡时付钱的钱夹。
坐下来,简单的客套了一下。
我问,你是富二代吗?
他看着我微微一笑说,这个不重要,我在国内投资这么多房子是因为相信数年内中国会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另外我买的这30多套房子都是以自需为目的,到目前为止,我基本全部持有。
比如,我投资半层的写字楼是公司自用。我投资经开区的物业因为公司有仓储需要。我投资南区、港区的小户型暂时用作公司的员工宿舍。我买过联盟新城是我自己住。我年初买了建业最高端的楼盘,是送给父母住,现在我正在看北龙湖某楼盘的房子计划送给未来的岳父母。
他解释说并不是炫富,因为他希望父母和岳父母的居住距离可以让自己做到一碗汤的距离去照顾到他们,因此他将来会入手北京某知名开发商在郑州的地王项目,这个房子是买给自己的。
他接着说,所以我投资的都是250㎡以上的大宅子,每一个房子首先都是自用。我不炒房子,甚至反感炒房客,特别是利用体制内关系炒房子的,他们占用了社会资源,占有普通人通过买房子改变阶层的上升通道。
有些人一开口,就表达了自己不是一班的。看着他随意放在桌子上的车钥匙,钱包和提包上隐约的LOGO,白衬衣考究的衣领,呃,好吧!
他接着说,我很小就出国, 数年回国的时候,对国内的政、经和人文已经不熟悉了。我知道你会问我,为什么会买了30套房子?这个问题也是我想和你主要聊的事。
刚回国的的时候,有一天在家附近的早餐店吃早点,当时的胡辣汤是5元一碗。这让我很吃惊,因为我出国之前的胡辣汤是5毛钱一碗。当然,美国的物价也上涨,我的朋友们也会很怀念过去低廉的物价,但是我观察到美国和国内物价上涨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比如,08年“豆”你玩和“蒜”你狠事件出来以后,我就问几个在金融系统里面工作的长辈为什么?他们解释说大户(有人借机炒作)囤货,造成短期急速上涨。但我在分析这些农产品[-1.20% 资金研报]的产地分布、存储条件、运输方式、保鲜周期等几个因素,我不认为(在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人为可以囤积那么多货并拉高价格半年维持不变。
如果仅仅是日常消费品大幅度涨价,那就是经济泡沫,就如美国一样,但国内的房价也在上涨,那么房价涨、肉价涨,工资涨,几乎什么都涨,我就意识到这就是货币贬值。这是一波巨大的浪潮,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没有资产负债或资产负债率低会被残酷地洗劫。
当时我还不能预测到货币贬值的速度和预期,后来我通过不断的分析国内各种经济技术指标,并验证了各种政策信号,我认为国内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加速通道,而当时的城市化率是40%左右甚至更低。而国际上有一个通用数据是75%左右的城镇化率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一次性大周期的临界点,这个数据是经过美国和日本等所有发达国家验证的。因此,在实践中有两种结果一种叫美国经验,一种叫日本经验,抛开美国、日本、中国在政治和财税制度的巨大不同,追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美国等等)在城市化率达到75%之前都会经历一个经济快速增长房地产飞速发展(货币快速贬值)的时期,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的这个时期。也就是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因此,人民币的贬值远远没有到位。
我认为未来5年我国的M2仍然会保持很高的速度增长,直到中国城镇化率超过60%才会逐渐慢下来,最终直到城镇化率达到75%,城镇化和产业升级基本完成,才能到达大周期的顶部。这是一次人类历史上都难得一见的飞跃,会彻底改变世界的格局。
但城镇化高速发展下的人民币贬值空间和预期并不是我投资买房的全部原因。
回国不久我开始做生意,最大的体会就是在国内生意是好做的,更是难做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家所熟知的成功企业家也就那么几个,在他们背后更多的企业家是失败的。所谓的如履薄冰殚精竭虑是每一个做企业的人的每一天。
但我长期看好中国的经济和未来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我会选择实体经济、选择做企业的原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除了面临经营风险、行业危机,还有大小经济周期内的经济危机。
国内的普通老百姓普遍对经济危机没有深刻的体会,一是我们的民众善忘,二是因为体制的保护。但其实我们确实是生活在经济周期内,大约10年一个周期吧。97年一次金融危机,国内比较明显的体会就是国企改革,职工下岗;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国内表现比较明显的是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横盘或下跌,我在美国经历过08年的金融危机。08年那一次中国是在生死边缘徘徊过的,而最后我们迎来的是经济的适当回落和9.0%经济增长率,但其实这背后是上层迅速出手的4万亿,如果没有呢?
未来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贸易、金融的开放程度,我们以后对经济危机的感受会越来越强烈,所以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一定会遇到真正的经济危机,并且不止一次。真正的经济危机是会死人的,人会破产,小孩子是会没有饭吃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不看好明年的经济形势的时候就会购买优良的固定资产对冲企业风险。最近有上市公司卖北京两套房子缓解企业资金困境的新闻被舆论引导成为上市公司干几年还不如买北京两套房子,这是非常大的误读和误导。这只不过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再正常不过的商业行为。
如果你把视野拉伸到100年甚至更长,那么你会看到我们的经济发展是一条曲折向上的曲线。我希望我的企业和家族资产的发展是一个向上的平滑曲线,稳步上扬,踏实牢固。
所以我不断投资房地产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看好中国的未来,国运,分享国家发展的红利。
二、对冲经济周期内下行危机和经营中的行业风险。
三、在人民币对内贬值趋势下,房地产是最好的做空获利工具。
特别是在中国城镇化大周期加速的黄金时期内,买房子不仅收益最高、风险最小并且长期复利最高。数年前我的家人、亲友都非常的不理解,他们认为我去国外学金融回来学傻了,股票不碰,基金不碰,投资理财不选,只建议他们使用银行贷款买房子,显然他们对我是失望的。
关于为什么我不碰中国的金融、股票、基金以及衍生品,有时间再展开讲。
我们都知道股神巴菲特厉害,抛开他惊人的投资回报,他的基金综合回报率大约是每年20.3%,我在过去8年在中国的投资回报率略高一些(但是我肯定保持不了太长时间,因为这么好的时代已经所剩不多了)。
今天我的亲人们都认可了我,但是我看到身边还有更多的人,他们没有金融知识,也没有看透中国这个阶段,特别是真正需要买房子的人走了很多弯路,这也是我今天想要和你聊的内容之一。
第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房奴是给银行开发商和国家打工。其实有按揭的人是月月存钱挣钱,没按揭的人天天都是花钱。
贷款买房的本质就是用未来贬值货币的价值锁定现在资产的价格。换言之就是现在是东西不值钱,钱值钱,将来是钱不值钱,东西值钱。形象一点的比喻是贷款买房就是零存整取的存钱过程,在你需要钱的时候可以连本带息的取出来。再形象一点就是你开了一家公司,最开始占20%的股份,以后你每还一次月供就增加一分股份,从这个角度看,你是在给自己打工,并不是给银行打工。长期看,有恒产者有恒心,越来越好,没有月供的人天天花钱,越来越穷。
第二个误区:过去十多年我们的房子都在增值。
过去十年绝大多数的房子都没有增值,只是货币贬值了,只有少部分的房子的价值提升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二手房价格数字不能反映价值的变化。比如一个90斤的女孩,在地球上是90斤。如果你把送到太空,她站在秤上是0斤,她还是这么大的质量,只不过引力变小了。因此很多时候价格这个数字反映的是货币价值的变化。
那么,什么样的房子的价值提升了呢?
我举了例子,在郑州最明显就是这里的房子价值提升了。(我们当时在大玉米楼下的星巴克)。
他接着说,因为整个老东区的土地价值提升了,而土地价值的提升和货币价值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