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46 5
2009-07-09
* 中国经济重新布入上升通道


* 应微幅调整已短期见效的宏观政策

* 降息及下调存款准备率预期大降







伴随中国经济增长正式告别下滑且环比有望于第二季重拾升途,宏观经济政策的未来走向成为市场关注热点.及时调整宏观政策并着力经济结构调整,以期让中国经济以较快的速度走得更远成为共识.



鉴于中国央行已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连续二周微幅上调利率,市场已普遍认同,积极的财政政策仍将继续实施,但将由投资导向转向消费导向;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进入微调时期.而市场对央行将于年内再度降息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也已大大减弱.



由于美国及欧洲等发达国家经济回暖有待时日,外部需求未来两三年仍将低迷,中国已出台宏观经济政策有必要继续保持稳定.但央行应在货币政策上给出适当暗示,以对市场普遍担忧的通胀给予前瞻性的政策管理.



"在短期政策已取得成效的情况下,更要把政策力度放到经济结构调整上."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称,"只有这样,中国经济才能以较快的速度走得更远."



无独有偶,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近日也撰文称,政府采取的扩张性政策目前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已经初见成效,但也带来一些风险,可能不足以推动未来经济增长.他建议,在保持货币政策总体宽松的同时,要适时适度进行微调.



中国国家统计局定于下周四(16日)公布二季度GDP等宏观经济数据.路透调查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回升态势已基本明确,受天量信贷规模的支持和政府不间断扩大投资产生的强力效应,以及平稳增长的内需,今年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料会回升至7.5%.



路透最新调查20位分析师则表示,预计未来一年,中国将维持基准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不变,仅在明年第二季结束前,小幅上升存款基准利率.






**可持续发展之需**



过去3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包括经济发展过度依靠出口及投资,以及收入分配不均、产能过剩和过度开发导致资源破坏等.因此,中国经济结构必须进行调整早已喊了几年.但金融危机导致外部经济环境的突然恶化,使中国自2005年就开始的经济结构调整放慢了脚步.



夏斌表示,现在全球经济已有一些好的苗头出现,必须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短期和长期政策要相结合,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治久安之需.



目前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和信贷过度投放後所导致进一步的产能过剩以及由此引发的坏帐激增,这种透支未来的行为,将直接导致中国经济再度步入泥泞.



6月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将逾1.3万亿元人民币.从而令上半年人民币新增贷款已超过7万亿元.

"调整是必须的,否则未来3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步伐就会越迈越小."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指出,"就象人一样,长期高速奔跑难免会带上病,需要一个时期治病、调理,健康了,就又可以跑起来."





**如何调整经济结构**



对于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决策层早已明确要从消费着手.在温家宝与智囊专家们共商治国大计的讨论中,解决民生问题,以真正启动国内消费成为重点议题.



王建此前也撰文指出,即将开始制订的"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计划"(2011-2015年)应将调整作为主题.首先是大规模的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其次则是大力推动城市化,解决靠外需消化过剩产能的问题;三则是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改变长期以来的"分灶吃饭"财政体制,向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先集中、後返还"的财政体制过渡;四则是要以市场化的动力对不同体制的企业进行调整;最後,要进行大规模的城乡环境整治.



不过,王建指出,调整的时候就不会有高速度,中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在7-8%之间就应该满意,要把调整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而把增长速度放在次要位置."




启动国内消费无疑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真正的动力.在中国推出的一揽子刺激经济的方案中,不乏解决民生问题的资金投向.上月,国务院并出台国有股划转社保基金持有的政策,以充实社保解决百姓後顾之忧.





**货币政策调整进行式**



近期,银监会也频频出手,引导信贷合理流向并提示风险.受首次公开发行(IPO)及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货币市场利率走势连连回升,今日回稳至1.22%,较此前长达数月的低位上涨约25个基点(bp).



"今年新增贷款如果达到10万亿元,明年信贷是不是会骑虎难下?如果单纯靠通胀预期刺激投资和销售,是用对货币的无信心换取对经济的信心,是不是本末倒置?"国泰君安宏观经济分析师林朝晖面对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也连连发问.



"贷款这样增长的确很可怕,将导致产能过剩和通胀预期."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赵庆明博士表示,"去年还预期央行今年上半年将降息并调低存款准备金率,但面对如此凶猛的新增贷款,央行就无法再采取这样的政策."



他表示,现在该降的时候没降下来,到时需要紧缩的时候可能就没有太大的空间上调.由于央行调控更多是总量控制,在目前经济疲态仍现的敏感时期,银监会可采取更多有针对性的手段,对信贷资金投向加以适当的引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14 17:30:13
本文被审核了3天后才贴出,自己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4 17:38:17
央行再次对近期政府推动的银行放贷激增带来的风险表示了担忧,暗示随着经济状况好转,央行会继续微调货币政策。

中国央行行长助理李东荣表示,要始终坚持防范风险的原则,加强货币信贷管理。中国央行网站周一公布的公告显示,李东荣指出,我们必须保证金融业的稳定运行。

在中国经济走出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复苏的过程中,今年银行贷款激增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这波信贷热潮也引发了对可能的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担忧情绪。

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周一发表头版文章表示,通货膨胀预期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的一个新问题。

中国基准的七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上升至去年10月以来高点,暗示通货膨胀预期正在不断上扬。相应的,上周中国央行3个月首次从货币政策回笼资金,减少了可供商业银行放贷的资金规模。

申银万国证券一位交易员表示,市场仍在大举抛售固定利率债券,因为投资者担心中国政府可能会对宽松货币政策进行微调。

基准7年期国债收益率周一收盘报2.98%,为去年10月以来最高收盘水平,高于上周五收盘水平2.96%。该收益率今年年初报2.17%。

综合考虑这些市场走势以及官员要求保持警惕的言论可以发现,中国政府正进一步强调管理爆炸式信贷增长带来的风险;正是这种爆炸式信贷增长支撑着中国政府人民币4万亿元(合5,86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但中国官员也保持着谨慎态度,不愿骤然改变政策,仍维持着普遍扩张的货币政策。

麦格理分析师许保罗(Paul Cavey)说,这最有可能意味着宽松的结束,而不是紧缩的开始。他指出,中国官员在公开言论中仍然对经济复苏势头保持着谨慎。

中国央行营业管理部周一发表文章中回应了这一主题。文章表示,我们必须避免信贷投放忽松忽紧增加宏观不确定性。

中国央行表示,中国必须关注资产价格波动,避免价格波动影响到市场信心和经济。央行还表示,中国应根据银行业盈利状况和市场流动性状况,灵活调整利率和准备金率。

《人民日报》的报导提到了通货膨胀忧虑,表示,中国应当优化信贷结构……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文章补充称,中国经济出现向好势头,但并不意味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

报导称,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的效果不明显。尽管消费需求稳定增长,但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增收困难等因素,可能制约居民未来的消费支出和消费升级

据中国央行网站刊载,李东荣表示,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变化,这对下一步的货币信贷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他表示,国内扩大内需的政策实施还受到一些条件制约,而外部需求尚未走出低迷的状况。

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对17位经济学家所做调查的预期中值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加快至7.7%,高于第一季度的6.1%。

华尔街日报 07-1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4 18:06:31
楼主辛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9 16:44:14
央行和银监会是可以调控贷款去向的啊,只要管理好新增贷款的结构,尤其是强化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增加供给是治理通货膨胀的另一个方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9 16:49:47
应该来一次不对称加息,存款大于贷款;同时,强化新增贷款结构管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