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制造成本法?其不足之处有哪些
制造成本法简单的讲,就是产品从投入到完工后的整个制造过程所发生的全部耗费。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项。实践证明,这种成本核算方法存在的着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繁琐、可操性不强,不能推广应用
由于制造成本法的内容,决定了其构成不但要包括材料成本、而且还要包括生产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其中人工成本又包括直接和间接生产人员工资,而制造费用成本也由许多间接生产消耗项目所组成,各项成本在归集和分配过程中工作量很大。如果生产的品种较多、收发量也大、还要经过多步完成,则其制造成本很难计算出来。实践证明,由于繁琐,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很好开展制造成本核算工作,少数企业即使开展下去也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所以,采用制造成本法核算企业生产成本,繁琐、可操性不强,不能推广应用。
2、不利于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从本质上看应该是不断减少材料消耗。而投入的生产人工,也就是生产人员的工资,则不能降低。大家都知道,降低生产成本的具体工作是由生产人员来完成。如果采用制造成本法降低生产成本,也要相应的降低和减少生产人工消耗。降低和减少生产人工消耗,将意味着减少生产人员的经济收入或让他们失业,这同经济运行与发展规律不符。至于发生的制造费用,是已经确认的应在期间费用当中列支,由当期收入直接扣除,它不属于降低成本范围,可由期间费用节支渠道解决。所以,采用制造成本法核算企业生产成本,不利于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3、不符合权责发生制要求,也没有达到当期收入与费用相互配比
从制造成本法项目来看,它不但包括直接材料项目,也包括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项目。而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是已经确认了的支出,它的权利和责任已经发生了转移,需要由当期的收入来扣减。如果包括在制造成本之内,对于没有售出的那部分产品,其人工和制造费用没有得到补偿。所以,采用制造成本法核算企业生产成本,不符合权责发生制要求,也没有达到当期收入和费用相互配比。
此外,制造成本法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再此不作过多的赘述。
二、
什么是材料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相比它有哪些优点
所谓材料成本法,就是产品从投入到产出过程中,只计算材料消耗而不考虑生产人工和制造费用,某一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所消耗的材料多少、就是其材料成本。那么,生产人工和制造费用消耗怎么办呢?按照降低成本、节约费用和权责发生制要求,人工消耗应在企业损益当中扣除,而制造费用应列入期间费用,在当期收入中直接扣减。这就是材料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与制造成本法相比,它有以下几个方面优点: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