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
(1)入门书籍:< Finance >, Zvi Bodie, Robert C. Merton,框架非常清晰
(2)中级教材
a. Investments:
< Essentials of Investments >, Zvi Bodie, Alex Kane, Alan J. Marcus.
< Investments >, William F.Sharpe, Gordon J.Alexander, Jeffrey V.Bailey
第一本书行文更流畅易懂,第二本较学术化,但两者选一即可。在阅读时不但应该学习规
范市场的运作,更应该想想中国市场到底因为哪些原因使得如此的无效率。在理论和实际
中反复的来来回回,可以使人更好的理解两者。
b. Corporate Finance
<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 >, Richard A.Brealey, Stewart C.Myers
< Corporate Finance >, Stephen A. Ross, Randolph W. Westerfield, Jeffrey F. Ja
ffe
第一本通俗些,例子写的非常漂亮,第二本学术化色彩较浓,也是两者选一即可。需要了
解简单的会计知识,仅借贷和资产负债表等基础即可。
c. Derivatives
<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 John C. Hull
如果简单的了解,a中任何一本书相关的部分就足够了。
(3)数理化的教材
< The Econometrics of Financial Markets >,John Y. Campbell, Andrew W. Lo, A.
Craig MacKinlay
全面介绍了金融学中常用的计量方法。
2.研究
(1)了解理论发展脉络掌握了经济学基本工具(建模、计量),再有金融学相关的知识,
就应该开始做研究了。
强烈推荐在这一阶段先看下面这本金融思想史方面的书:
< Capital Ideas : the Improbable Origins of Modern Wall Street >, Peter L. Ber
nstein.
此书用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简洁、流畅而完整的叙述了金融理论是如何随着金融市场
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启迪初学者如何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简化变量,完美的展示了金
融市场奔腾不息的力量和金融理论的深邃迷人的美感。
(2)专题研究:从问题入手
在学习理论的时候,总会发现一些既有理论难以解释的问题,顺着这些问题展开研究,阅
读相关的书籍、论文,和同学、师长以及有实践经验的人讨论,这样对理论的理解比较深
,能够看到理论是如何抽象实际的,假设是如何决定结论的。
强烈反对先划定一个领域,看完一本“经典”教科书后再看另一本“经典”,不断预备知
识的学习方式,因为知识是永远“预备”不完的,即使“预备”完毕了,也很可能只会在
一个框架下思考,丧失了发现问题的能力。
研究的时候要把思路放宽,尽量早的去和同学师长讨论,一个人冥思苦想很可能在一个死
结上纠缠,他人的建议、经验和相关资源能够帮你打开思路。
例如,自己当时想解释为什么中国的小股民明知权利得不到保护也要持有股票,由于开始
读的都是教科书,而这些书都是基于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的,自己改什么
风险偏好的效用函数、设定投资机会限制,不是结论不对,就是太牵强,总让自己很不舒
服。直到有一天和一个师兄讨论,他建议我去看看行为金融(Behavior Finance)方面的
资料,我才发现自己已经太久的被束缚在EMH里,而且浑然不觉。(建议阅读:< Ineffic
ient markets :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finance>,Andrei Shleifer)
(3)保持开放的思想,研究新的领域
在一个领域做久了,总会习惯思考相关的问题,虽然我们的确需要在某个领域沉淀很久才
会有所贡献,但不能在不知不觉中限制自己思考的领域。建议时常浏览如下网页看看现在
的研究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