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拾遗
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已获授权
“我恐惧过、绝望过、崩溃过,但从没放弃过。”
“我每天都用海水洗头,用雨水洗澡,以泪洗脸,我在海上哭的时候比在现实生活多得多。”
“如果你未驶入大海,只去了这个星球30%的地方;但当你进入大海,就能够探索这个世界100%的地方。”
——中国航海第一人郭川
以下为正文:
1
出生于1965年的郭川,
34岁前一直是个“好孩子”。
乖乖地从小学读到高中,
乖乖地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
乖乖地做了一名国企工程师。
然后乖乖地工作,乖乖地成长。
31岁时,便已成为公司副总裁。
1996年,他又重回学校。
攻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MBA,
1998年,拿到了MBA学位。
彼时,MBA还是一个“稀有物种”。
同班同学纷纷升职加薪,出任CEO。
郭川的前程,也似锦缎般美好。
“或许在我接下来的简历上,
会写上某某公司总经理,
首席执行官之类的头衔。”
但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是,
郭川竟在这时候递交了辞呈。
领导多次挽留,向他展示职场前景。
但终究没能留住郭川的心。
郭川放弃了司局级待遇,
放弃了一套北京分配住房,
义无反顾地辞职而去,
“我想重新开始,不想活得像一条死鱼。”
郭川生命之河突然拐弯,
源于1998年的一次偶然。
那天,他在香港登上一位朋友的帆船。
在浩瀚大海上恣意翱翔的感觉,
一下击中了郭川的心脏,
藏在骨子里33年的躁动因子,
终于被这次航海之行彻底激活。
“那个生命中注定属于我的东西就这样登场了。”
2
郭川在《我为什么选择帆船》中写道:
“在过去20年,我们在物质上的进步可谓神速,
然而精神上的追求却陷入了迷茫和困惑。”
这句话,是整个中国的写照。
郭川的生活在很多人看来虽然高端而安逸,
但他却厌倦了这种“像死鱼一样的生活状态”。
“这种单调的生活让我厌倦,
我开始拼命拓展生命的外延。”
他因此学过滑翔、学过潜水、学过滑雪,
但这些都没能引爆他骨子里的躁动基因,
直到1999年,他碰上了帆船。
“中国人很传统很保守,
习惯沿着父母铺就或社会认可的轨迹前行,
在与内心深处那个真实的自我纠结多年后,
感谢帆船,让我放荡不羁的内心找到了皈依之所。”
郭川之所以选择帆船,是因为:
“就起源而言,其他所有体育项目都是被世界发现的,
唯独的例外是帆船,它是被用来发现世界的。
如果你未驶入大海,只去了这个星球30%的地方;
但当你进入大海,就能探索这个世界100%的地方。”
郭川胸里豪情万丈。
1998年6月12日深夜,
法国传奇水手埃里克·塔巴雷,
驾驶一艘三体船驶向苏格兰,
狂风骤来,船体剧烈晃动,
一块桅杆掉下,将他打落水中。
塔巴雷死后不久,
郭川来到法国拉特里尼泰,
在塔巴雷生活过的地方租了一套房子,
开始学习帆船航海技术。
35岁的他,立志成为“东方的塔巴雷”。
美国物理学家费曼,
对一个喜欢物理但又怕学不好的孩子说:
“如果你喜欢一个事,又有这样的才干,
那就把整个人都投入进去,
就像一把刀直扎下去直到刀柄一样,
不要问为什么,也不管会碰到什么。”
郭川就是这样“一插至柄”的人,
在拉特里尼泰训练,
别人忍受不了的高强度,
他连吭都不吭一声。
别人忍受不了的饮食,
天天吃5颗蘑菇、半颗生菜、2根香肠,
但他却能“甘之如饴”。
3
2008年,郭川参加沃尔沃环球帆船赛。
这个航海界影响力最大的赛事,
有史以来终于有了第一张东方面孔。
但郭川也第一次领教到了航海的残酷。
登船一周后,他患上了幽闭恐惧症。
“全身肌肉都是僵硬的,根本不会笑。
睡不着觉,每天都是完全清醒的状态。
不爱说话,不想和任何人交流,
自己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
他开始怀疑“生命的意义”,甚至想到了自杀。
队友建议他退出比赛接受治疗。
但两个原因促使他拒绝了这个建议。
“一,我是唯一的中国代表。
来到这里,我不能让祖国蒙羞。”
“二,如果我当时退出比赛,
可能会从此厌恶这项运动,
这辈子都无法从阴影中走出来。”
郭川执意不下船,坚持使用药物治疗。
在历时10个月、39000海里的航行中,
他终于挺了过来,
“这不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
内心强大起来的他,
在随后4年开始了一系列挑战。
成为第一位参加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的中国人;
成为第一位单人帆船跨越英吉利海峡的中国人;
成为第一位参加6.5米极限帆船赛事的中国人;
成为参加环法帆船赛并首次夺冠的中国人;
成为第一位参加跨大西洋mini transat极限帆船赛事的中国人;
…………
4
全世界登顶珠峰的人,
已经超过5000人次。
但古往今来,环海英雄只有100多人。
而完成40英尺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的,
全世界一个也没有。
2012年11月18日,
郭川独自驾驶“青岛号”帆船,
冲过中国青岛奥帆中心起点线,
他要去做这个级别的“世界第一人”。
“青岛号”船体狭小,
饮食起居只有4平米活动空间。
他携带了150袋真空脱水食品,
这是海上生活唯一的食物来源。
他还带了几袋咸菜和几瓶酒,
留着过元旦、春节和生日时喝。
另外还带了一箱纯净水,
这是他遇险时的救命水,
平时,饮用水全部来自海水净化装置。
彪悍的海盗和突然而至的大白鲨,
都不是郭川本次航行的最大障碍,
“最大的挑战是内心的寂寞。”
一个人,一条船,
与一望无际的大海为伴,
需要极其强大的内心。
郭川在海上寂寞得厉害,
就要大哭一场,哭完了再重新开始。
夜晚,他看见海水深处的七色彩虹,
就会高兴得哼哼唧唧。
白天,他看见茫茫大海上盘旋的飞鸟,
也会开心得手舞足蹈。
“我每天都用海水洗头,用雨水洗澡,以泪洗脸,
我在海上哭的时候比在现实生活多得多。”
但郭川将帕斯卡尔的名言引为座右铭:
“我只赞许那些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的人。”
帆船航海,最让人头疼的是无风。
郭川行至太平洋所罗门群岛时,
碰上无风天气,船被困在原地整整8小时。
一个人孤悬于大海之上动弹不得,
那种孤寂真是寒彻骨髓。
海上瞬息万变,睡觉得看天气,
一旦情况不好,连续几天都无法休息。
郭川便在船上装了一个定时器,
将每次睡觉时间定为20分钟,
“睡眠只能分成这样的一小段一小段。”
无风招人烦,但飓风招人恨。
2012年12月27日,青岛号遭遇狂风侵袭,
大前帆破损,坠落水中,
郭川在漆黑的暗夜里,
花了很长时间才将帆从水中捞起。
随后,他又爬上六层楼高的桅杆,
晃晃荡荡地剪掉大前帆残余部分。
2013年1月7日,青岛号再遭狂风侵袭,
帆船大幅度侧翻,把他急速甩进大海。
幸亏他手疾眼快,抓住了一条缆绳。
郭川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一句话:
“单人航行,水手最怕落水。
一旦人船分离,船会迅速弃人而去,
水手只能孤独地在大海上等死。”
航程中最危险的地方,
当属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
合恩角气温很低、风力很大,
浪头经常掀起10多米高。
已有500多艘船、两万多人葬身于此,
它因此而被称为“海上坟场”。
郭川一会被巨浪推向波峰,
一会又被巨浪卷入波谷,
在经过几天几夜无眠搏斗后,
郭川终于闯过了这道鬼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