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3304 12
2009-07-13
学术腐败是人们对各种不道德不诚实的学术行为的概括。
当前,学术腐败的主要表现:
一是抄袭剽窃:就是将他人成果化为己有,有部分抄袭的,也有全盘抄袭的。
二是伪造或是拼凑包装:表面上是做研究工作,实际上是玩学术游戏,赶形势、追风头,少数人伪造学所、成果,欺骗国人以获取名利。
三是浮夸虚假,制造"学术泡沫":有的人出了一个成果或是一本书,又是开讲座又是新闻报道,制造轰动效应。有的将现成的材料改头换面,翻样出版,制造大量的"文字垃圾"
四是庸俗的关系网和金钱腐蚀:有的为了评职称,托人情、拉关系甚至花钱买论文;有的为了立上项、评上奖,四处托人,请客送礼;再就是有的专家与不法商家联手,推销假冒伪劣的所谓"高科技产品",坑害消费者,毒害整个学术界。
这股学术腐败的浊流影响极为恶劣,不仅严重败坏学术风气,损害学术声誉和学术创新环境,甚至危害一代或几代人学术人格的构建,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之大业的顺利实施。
学术腐败的产生原因相当复杂,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整个社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现偏差对学术界的影响等。从学术界自身而言,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社会发展又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管理系统滞后,对学术和学术人员行为评价、激励,、约束、惩戒机制不健全等。从学者个人来说,极少数人学术道德低下,学术功底薄弱,心态浮躁、禁不起名利诱惑等。因此,彻底清除学术腐败现象,既有赖于党风及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又有赖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评价机制和管理体制,需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方能见效。
科学与学术之所以被认为是"天下公器",就在于她的奉真务实,揭示真理的品质,从事科学和学术研究的人担负着探索真理、阐释正义、传播人类文明薪火的神圣使命。如果从事科学和学术研究可以弄虚作假、争名夺利、随意圆滑,那么,最终伤害的就不仅仅是学术,而是整个社会的根基。因此,古今中外科学家、学术太师都十分注重和谨守学术良知和道德规范。科学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只有超越名利的羁蚌,挣脱名利的束缚,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今天,科学技术越来越社会化市扬化,现代的学术研究也不是传统的象牙塔,我们不提倡从事科学和学术研究的人们去做苦行僧。实际上,这些年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改善学术研究条件和环境,提高研究人员的待遇,科技界、学术界要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科研和学术环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13 09:12:21
收下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09:36:05
收下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4:25:24
顶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4 00:54:36
heh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4 00:57:12
实话实说啊,学术腐败的根源不在学术界,其根源在于政界、官场;很多老板其实除了忽悠别的都不会,忽悠国家的钱然后找个学生草草做了,就算是OK,其最终目的是升官发财。更有甚者行政领导发学术文章,呵呵,可笑至极。本身除了念念讲演稿,做一下经费预选,干些秘书的活,竟然有时间发文章,可笑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