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报告:地方ZF消极调控是房价暴涨重要原因
凤凰财经讯 11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凤凰财经研究院、广东经济出版社协办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6-2017)——楼市调控:踏平坎坷成大道》发布暨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对外发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完成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6-2017)》。报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在汇报中表示,从数据来看,今年房地产销售创历史纪录已经没有悬念,地方ZF消极调控是房价暴涨和市场恐慌的重要原因。本轮楼市调控具体措施还有待于改进,短期效果还比较明显,但长期效果还有待于观察,属于谨慎乐观。
倪鹏飞表示,2016年的房价特点是局部上涨过热,投机投资需求火爆。重点城市、热点城市域外需求超过了50%,一些投资投机需求占到30%。从销售数据来看,1-4月份比较惊人,达到38.3%,几乎创历史记录。到9月份还是同比增长27%,今年销售创历史纪录已经没有悬念。
倪鹏飞分析,地方ZF消极调控是房价暴涨和市场恐慌的重要原因。中央在去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的非常明确,楼市调控是分层次施策,一二线城市还是以投资投机为重点,去库存还是三四线城市,但一些一二线城市没有库存采取去库存政策;三四线城市有库存,但为了经济增长,增加投资,卖地增加财政收入,去库存的基础上又加库存。因此,导致价格的暴涨和市场的恐慌。出新了市场保障形势以后,地方ZF也没有及时地给予调控,对市场做出调控而出现了暴涨。
报告评价本轮楼市调控为“一场密集而短促出击的楼市‘阻击战’”。具体措施还有待于改进,基本是“限购+ 其他政策”的组合,所有的城市都是以限购为主调,而治本政策出台并不是很多。目前整体来看炒房激励机制并没有变,ZF激励制度有待健全,土地政策不太给力,金融清偿对违规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清偿还没有展开,限购政策作用有限,并还是有负作用。因此,总体判断,楼市调控短期效果还比较明显,但长期效果还有待于观察,属于谨慎乐观。
以下为本报告的主编倪鹏飞教授演讲汇报实录:
倪鹏飞:非常感谢任所长,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感谢媒体朋友长期一如既往对我们这个《中国住房发展报告》团队的支持,也感谢社科院兄弟所的城环所、金融所、经济所的一些专家积极参与今天报告的发布,和年中的发布形式基本一致,还是我们来发布,社科院各所相关专家共同探讨把脉中国房地产发展趋势。
当今没有哪一个主题像楼市关乎国际民生,因为敏感牵动全社会神经,问题复杂超乎理性预判,发展曲折让人步步惊心,调控频繁引发诸多争议。
在2016年应该说又上演了一次惊心动魄又转危为安的“悲喜剧”。因此,分析深层原因,反思现行政策,下决心实施重点制度改革,也许是“因祸得福”一个契机。这是今年我们为什么特别强调,特别楼市调控,特别提出“踏平坎坷成大道”。楼市调控十几年了,间很多曲折,我们似乎找到了一些方向。
转自: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1130/15045067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