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345 1
2016-12-01
  现在网上有不少人发表讨论中国产业政策的文章,如林毅夫、张维迎等。但很多人实际上并不了解中国的产业政策,尤其不了解中国近十几年来的产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举几个例子。
  2005年,国务院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规定提出:“对消耗高、污染重、危及安全生产、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淘汰制度,依法关闭破坏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调整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规模,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
  2007年,发改委制定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过快增长”。
  2009年,发改委发出《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并决定“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要坚决控制总量、抑制产能过剩;鼓励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工艺和新产品,延长产业链,形成新的增长点。对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要集中有效资源,支持企业提高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件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展产业化示范,防止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引导有序发展。”
  2010年,发改委发布《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国家出台明确的产业政策之前,煤制天然气及配套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核准。
  2011年,工信部、发改委、环保部发布《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条件》规定,在政府投资项目核准新目录出台前,新建多晶硅项目原则上不再批准。
  2013年,国务院于发布《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其中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核准、备案新增产能的造船、修船和海洋工程装备基础设施(船台、船坞、舾装码头)项目,国土、交通、环保等部门不得办理土地和岸线供应、环评审批等相关业务,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立即组织对船舶行业违规在建项目进行认真清理,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越权核准的违规项目,尚未开工建设的,不准开工,正在建设的项目,要停止建设;国土、交通、环保部门和金融机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2013年,工信部公布了三批淘汰落后产能名单。其中包括13座炼铁高炉,65座炼钢炉,103台炼焦炉,184个铁合金企业的部分生产能力,27个电石企业的部分生产能力,4个电解铝企业的部分设备,42个铜冶炼企业的部分设备,30个铅冶炼企业的部分设备,23个锌冶炼企业的部分设备,527个水泥生产企业的部分设备,14个平板玻璃企业的部分设备。
  中国的这些产业政策有效地遏制了市场经济造成的产能盲目扩张。如果没有这些政策,现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会严重得多。

  实际上,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市场经济的长处是企业间竞争,优胜劣汰。而实现这个长处的前提是产能过剩。如果产能不足,所有的产品都能卖出去,企业的日子很滋润,不会被淘汰,企业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压力和动力。
  例如,智能手机产能过剩,使得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被淘汰,而技术领先的三星、苹果和华为得以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这是好事。
  再如,现在全球石油产能过剩,石油价格从每桶100美元降到50美元,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好事。
  全球绝大多数产品种类都是产能过剩。衣食住行,没有几种产品是产能不足的。

  产能过剩比产能不足好。产能不足时或者要靠票证,或者要付极高价格,消费者不喜欢产能不足的年代。当然,过度的产能过剩是不好的。国家的产业政策是保持适当的产能过剩,防止过度的产能过剩。

  国家的产业政策在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都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之处。期待国家产业政策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2-3 13:17:2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