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7814 40
2016-12-06
中国经济学的中国经济学方法论探索_百-度-知道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 ... %D3%EF%D1%D4&ie=gbk

来自中国经济学_百度百科之中国经济学方法论探索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rnFv2xiIn3dsBYvNa#7



基于中国应用视角的理论经济学方法论探索:既然《资本论》的逻辑与方法论规定是“发生学”——唯物主义发生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那么,应进而体会到“回到马克思” 的口号其实是伪的,因为,与马克思交会的真实性途径乃是通过历史和实践,绝不是文本本身。其指向于研究与言说“历史” ,旨在弘扬与推进对历史学发动“哥白尼革命” 意蕴之经济学建构道路,使范畴落实在批判原则之上,贯彻于历史规定性之中。但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对这种道路和理论实践行动进行了“逆转”,推行庸俗化的解释学与非批判的科学主义主张, 旨在相反将经济学沦落为特殊门类的自然科学。其理论工作特征是进行世界-社会认识预设构图全面玩弄解释学语言实践谋求自然科学主义最高形式和规范是数学主义规划。


由于存在种种问题,——就中国而言,主要集中在思维与语言工作体式出现“错位” 之上,马克思之后的研究努力未能有效实现“反逆转”。真正的出路即在于实现“重构政治经济学” 意蕴的经济学建构。在此基础上,可提出历史和实践化构造的工作原则与主张, 以免除中国经济学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中国化重新锁入“解释学困境” 危局之可能。首先, 应继续坚持历史科学基础上的实践建构之路。其次,需要确实为此而防止研究中以“科学化” 之名, 行“去历史化” 理论实质之企图。归根结底,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实践构造活动之路,归根结底,旨在冲破资产阶级科学主义思维束缚之牢笼,而又始终能够在于最终解除解释学语言束缚之牢笼。


(采自保卫资本论之发生学与中国经济学研究_图文_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 -w-_UqK3Q-hAtf_URce

要点是根据中国经济变革和现代化的需要,建构规定中国经济矛盾的政治经济学范畴体系,其中,方法论的探讨是基本和关键。这里介绍的研究是作者二十多年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的继续,在明确中国政治经济学主体、主义、主题、主张的基础上,进一步专注方法论的探讨,规定中国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并尝试建构其体系。


《资本论》科学方法论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永恒生命力不仅在于它是可发展的,而且在于它首先是完全通过内部结构调整——作为科学范式研究方法和手段来实现向实践、历史开放的发展体系。马克思主义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范式构建,也就由于它实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最新发展,而应该被科学规定为:广义政治经济学与狭义政治经济学的有机统一,并且,它必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实践的深入发展,获得更加丰富的理论的具体实现形式。



可见,经济学方法论非在民族工作内涵之外,而在其内成长;没有民族的,也就没有世界的。同样,这里面也要有历史深度。盖言方法论,就是对象→研究对象的方法、逻辑和认识。因而,它从民族起步,而又历史和阶级,而又世界和科学。



中国经济学_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COrnFv2xiIn3dsBYvNa


中国人的见地而言,学科和科学不仅不相同,而且后者仅是列在前者当中的一个构件。只此而论,与中国意义的唯物主义一同成长的规定是学科(即研究规定),而不是直接的科学。我们可以识别出三种研究活动的基本类型:自然学科、社会学科、道德学科,分表求“对”和“错”、求“真”和“假”、求“美”和“丑”。前一学科活动的科学性最强,余者次之,阶级性和道德性则增强;中者的阶级性最为显著;后一学科活动针对于“自然”及“社会”的实现,道德性最为显著(我们用“道德”一词表达“道”和“德”结合关系的实现)。隔开诸类型学科规定的是对象的属性。故我们只能以物质工艺和智识的活动来达到对“对”和“错”的探求——所谓的自然科学,以价值判断和逻辑的活动来达到对“真”和“假”的探求——所谓的社会科学,而以艺术感受和人文的活动来对待“美”和“丑”的问题——所谓的道德、艺术、伦理的活动等等。要之,对真假问题的探索与求对错问题的一个显著不同的地方即在于:求真;这其实是价值判断过程。




西方经济学理性经济人作为前提假设和工作出发点,固然是“假”(对商人圈层或市民社会的初级发展状况而言是真实,对人类历史一般而论则实属伪命题),却一味地如此宣称,盖言价值判断也;与此同时,马克思经济学以阶级性作为立场,所鲜明化者,亦不过是人类史前时期发展的“真问题”而已。唯物主义串联三个不同的学科,可谓相生相克、彼此制约,作为实现自身的道路。但没有固定路线可供遵循,它们在发展上的且依存且对立,乃是常态。故此,科学、阶级、道德不能说在学科活动之外各自孤设,而宁可说全部落在学科活动之内,以至于它们的结合既是学科活动的内容,也必然是统一表现形式本身。



这告诉我们,经济学方法论归根结底是说明研究工作的思想根据的,就这一点而言,它并非“中性”的。因此,人们对于马克思的误解在这里就成为一个认识缩影。“我相信这是一个错误,是对马克思的科学能力的一种不公正的看法。他在一生中保持着早年的爱好。他喜欢某种形式的类推法,这可以在他和黑格尔的争辩中找到。他喜欢证明自己是个黑格尔主义者并引用黑格尔的语句。但仅此而已。他从未将实证科学引入形而上学的歧途。”熊彼特正确说明了马克思的工作性质以及“经济学方法论”的性质和宏旨:“马克思作为社会学家,为完成他的使命运用了一个武器,这就是掌握和支配广泛的有关历史和现实的资料。”



许光伟 .《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604 .


更多阅读。。。

保卫《资本论》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sqqsTaXq42DuqnXE5yG

政治经济学方法论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item/%E6% ... 9%E6%B3%95%E8%AE%BA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2-6 14:17:38
附件:古之中国有无经济学?_百知道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 ... EF%D1%D4&ie=gbk


古之中国有无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作为学识起点的经济学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经济学,更谈不上有关人类最理想社会经济制度的经济学说。在以楚梽为代表的我们看来,这如其说是中国近现代文化教育的悲哀,倒不如说是中国近现代彻底否定本土文化之崇洋媚外的结果。
为什么身为炎黄子孙的当代经济学研究者也普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经济学…呢?
问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经济学研究者留给读者的只是研究的最终结论,而并非(西方经济学的表达方式)研究的思考过程。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经济学的表达方式属于古代文学表达,而西方经济学的表达方式属于现代直白的学术表达。
归问:“中国传统文化经济学者何不以现代直白的学术方式来表达呢?”
梽答:“以陶渊明为例…试想,在那纸贵于绸缎的东晋,别说家徒四壁的陶渊明了,达官贵人又能何如乎?客观条件久限惯例也!”。
总之,身为炎黄子孙的当代经济学研究者们,请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故国文人(思想家)的客观条件后,再来回答…古之中国有无经济学吧!

因此,古代中国无资产阶级经济学,倒是真理。

说无中国经济学,显然不通。中国表达,中国思维,中国语言,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而在我看来,古之中国有许多的经济思想学说,只不过是将其结果以文学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它不符合现代直白思索过程之学术规范的表达方式…
当我们也完成了关于人类理想社会经济制度之劳动等价交换理论体系思考的深邃历程后…设身处地站在陶渊明的时代…用劳动等价交换理论来解读他的“不纳赋税”…那就再也不会认为古之中国没有经济学了。
——
《保卫资本论》
第一章  《资本论》:是“现实的历史”,还是“现实的历史”批判?对《“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的批判

  以此特殊方式开局,纯为求工作楔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立言本是不美过程,商榷则是导引此过程,谓为主观批判。此是任一种建构工作之开端,中国经济学当不例外。而孙正聿教授亦持自觉批判实践观,此其一。其二,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恰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故,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其三,任一作者由于其为历史和客观世界之代言,则必能牢记: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恪守格训:知知,知不知,谓之知。而欲达“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真境界。所谓: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此语言生产前兆也。故《滕王阁序》有云: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郁达夫先生又作:满城风雨重阳近,欲替潘诗作郑笺。  

 ——  题 记

来源:保卫《资本论》
作者: 许光伟
出版日期:2014-11
关键词: 批判资本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6 14:32:1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6 14:35:0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6 14:36:29

求“对”和“错”、求“真”和“假”、求“美”和“丑”。




社会科学方法论六字真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6 14:38:3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