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hinese.wsj.com/gb/20090717/EDR154020.asp?source=rss(详情访问这里)
力拓案上演“三岔口”
刘罡
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力拓间谍案”成了国内外媒体竞相报导的事件,此案的当事双方一为中国有关部门,另一方则是胡士泰等四名力拓员工、力拓公司、乃至澳大利亚政府。但这宗案子的蹊跷之处在于,表面上是当事双方在那里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其实两边都是在和一个各自心中的假想敌在对打,真正对手的一举一动不过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隔空挥刀动手的诱因。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京剧《三岔口》。
在剧中,店主刘利华摸黑去杀好汉任堂惠,两人摸黑一通瞎打,看似挺精彩,其实全没打到点上。而现实中呢,中方明着是针对力拓员工,但似乎刀刀都砍向了本国钢铁企业。从常理说,既然中方认为胡士泰等力拓员工在华从事了间谍活动,且澳大利亚方面又一再要中方详细提供相关信息,并将此案提升到了可能影响外商在华经营环境的高度,中方至少应澄清,胡士泰等人的间谍活动究竟是其个人行为,还是在力拓公司授意下的职务行为。可是从胡士泰等人7月5日被拘留至今,十几天过去了,却一直未见有报导说中方搜查了力拓在华办事机构、查扣或封存了该公司相关文件以作物证,反而是今天据报首钢管理人士被拘,明天又传鞍钢高管正被调查,近日莱钢一名员工据称也被有关方面“带走”,从这一现象看,中方的意图似乎是以胡士泰等人为突破口,在中国钢铁行业内部深挖“内鬼”,并没有把侦办重点放在力拓公司身上。若果真如此,长时间拉着力拓公司、甚至中澳关系作“陪绑”,好像有点不值得。
而澳大利亚方面的怒火似乎也发泄错了地方。力拓公司周五坚决否认胡士泰等四名雇员行贿过中国钢铁企业高管。其实,力拓公司首先要证明、也能够证明的是,它没有唆使或暗示公司任何雇员去行贿中国钢铁企业高管,在当今这个连父母也未必能保证子女没干过坏事的年代,力拓其实无法拍胸脯保证胡士泰等人没有自行或在其他方面指示下去行贿中国高管。澳方要替这几人洗刷罪名,最有效的办法是敦促中方拿出这些人犯罪的证据。在中方迟迟未能公布证据的情况下,澳方应把着力点放在质疑中方拘留和调查胡士泰等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中国的法律程序上,而不是像澳大利亚外长史密斯那样,含混地谈论什么中国应当考虑这一拘留案的潜在后果,因为这容易让中国人觉得澳方在干涉中国的司法独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周四的言论就是例证。
相比之下,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的表态就显得更具专业水准一些。他在访华期间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敦促中国按照“正当程序”处理力拓案并与澳大利亚政府进行沟通。在案情仍然扑朔迷离的情况下,坚持应按“正当程序”办案是案件被告人对自身权益的最好保护。
有意思的是,观众在看《三岔口》这出戏时,事先早知道刘利华和任堂惠都是好人,两人相打只是误会一场。而面对各执一词的力拓案当事双方,本案的看客却不知谁是“好人”、谁又是“坏人”了。但愿这场乌龙厮杀最后也能以皆大欢喜收场。
(本文作者刘罡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编辑兼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