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区产城融合发展导向
中投顾问在《2017-2021年中国工业园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中表示,为了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应当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至2016年,我国工业园区的商业、生活等功能普遍滞后于生产功能的发展,商业、住宅以及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不足,与城市功能区、居民生活区、办公区不能有效衔接,这些都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以产城融合为导向的园区转型升级的核心是要改变以往只注重产业发展而忽视城市的做法,要向集生产与生活功能一体化的工业园区转型。
我国苏州工业园区由产业园区向城市新区的转型对于我国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苏州工业园区在成立后的第四年就建成了第一个安居小区,在解决园区工作人员住宿问题的同时,也为园区引进很多优秀人才;同时,园区生活配套设施也同步跟进,实现了园区产业、生活和服务等功能的复合;园区成立十周年时,产业区与生活社区基本实现布局融合,各类配套继续升级;2006年至今,园区不断完善现代服务功能,建成了集商务文化中心、高档酒店、会展中心以及生态旅游的商务新城。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出以产城融合为导向的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几点做法:首先,大力发展园区产业是立足根本,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其次,在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要做好居住、交通等各类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如职工宿舍、人才公寓、各类商品房、市场、超市等等;最后,随着园区实力不断提升,要继续完善生活配套服务和引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商务文化、旅游等事业。
二、工业园区产城融合趋势
园区要素与城区功能结合整合的趋势,就是所谓的产城融合。2009年北科建提出“科技地产”时就指出,未来的项目一定要坚持产城一体化。其实核心本意是把原来简单的政府土地出让真正结合到土地、产业、功能和价值上,这4个问题要在产城融合的规划层面、政府的职能层面紧密地统筹起来。原来大家可能看到很多工业园区离城市很远,白天看可能还可以,但是到晚上就漆黑一片。而且与这个园区配套的城市功能很薄弱。未来工业园区与城区在资金、市场、技术、科研成果方面的联系,工业园区和整个的城区的发展会日益融合,形成产业积聚、企业家交流,服务配套于一体的产城融合的模式。现在看到有很多工业园区逐步的向产城融合方面发展,一个园区发展起来以后和城市化结合在一起,可以把两种要素资源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方面,苏州工业园区就是很好的借鉴案例。
三、苏州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经验借鉴
和其他地方开发区的“产业主导”、产业先于城市发展的理念不同,苏州工业园区从建设初期就开始贯彻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并进,奉行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同步的现代化发展理念,从一开始就摒弃单一发展工业的模式。在工业园区发展早期,就明确提出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国际化、现代化、园林化的新城区”发展目标。近些年,根据苏州中心城市发展新格局和工业园区城市发展新变化,又将发展目标进一步提升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高科技园区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生态型、幸福型综合商务城区”。
中投顾问在《2017-2021年中国工业园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中指出,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这种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化眼光所引领的现代化都市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决定了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并不是单纯为产业而产业,不是为产业发展而舍弃环境约束,不是为产业发展而不顾城镇发展格局,而是始终在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相互协调的框架内考虑产业发展的次序、布局和方向,并相应地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调整城镇功能与定位,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城乡建设,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二者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