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万岁大中华在2005-10-12 8:08:03的发言: 有两种情况要考虑:
第一、该厂商的经济没有达到均衡状态,就是说厂商会继续扩大生产,直到边际成本上升到边际收益,在少量雇佣工人的前提下,工人的工资、资本的价格当然不会改变,但是如果加大使用的力度,那么一定会引起两个投入要素的价格的变化。
第二、你考虑的资本只是在生产中耗掉的资本,就是会计成本,利润当然为2000;但是如果说考虑全部的资本,(在生产中消耗的和没有消耗的设备、厂房等投入,要附带利率的计算)比如说,利率为5%,那么你使用资本总量为40000,消耗量为1000,那么此时的的经济成本为40000乘以5%,加上消耗的1000,再加上工人的1000,那么经济利润恰好为零。
我的答复不知可否?
我说几句,但先声明不敢保证对错
我觉得三楼给出的第一种情况跟第二种情况是一个意义。。如果说厂商的确实是存在经济利润的,而且它还没达到均衡条件,由利润最大化的假设应该是厂商的增产会扩大经济利润的规模,而不是让经济利润为零吧?如果扩大产量的决策会减少利润,那么厂商将维持现在的产量,甚至减产让利润最大化。
关于楼主的问题,我也来提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楼主应该理解: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中不存在经济利润。这句话中的“长期”两个字犹为重要。。如果只是短起分析,有可能因为消费者偏好或其他因素的改变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厂商将面临一条高于最低平均总成本的边际收益线,厂商将会将其产量定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点上,而且均衡点的均衡均衡价格将高于平均总成本,这样的话厂商就有了经济利润的存在。而长期中,由于其它厂商的进入又将使整个产品市场的厂商有一个为零的经济利润。这部分关于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与长期分析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相关章节中是有解释的。楼主可以去看看。另外,某些,个别的厂商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有着比别的厂商偏低的平均总成本线这也将造成其有经济利润的可能,不过这样说就等于厂商拥有一定的市场势力,好象违背了完全竞争市场的前提假设,所以这部分内容不予考虑了。
而第二种情况,我的想法跟三楼的是一样的,就不重复了。
不知道错了没有,错了或是表述不清的话请大家见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2 16:57:3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