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若干应用(7)》
<万达机械租赁有限公司案例分析(上)>
占有奴隶越多,越是光荣。越是通过参加国家的战争来取得奴隶,就越体现一个人的勇敢。这是奴隶制生产关系下的价值观。取得奴隶在奴隶制下丝毫不是违法的事情,但在奴隶制瓦解后的非奴隶制度下却是违法的事情。
如果奴隶制不是因为其它原因而只是因为某个人突发奇想要取消,那么奴隶制早就被取消了。但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奴隶制的取消不是因为某个人的善心,而是因为奴隶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已经极大地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方式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是适合落后的生产关系,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建国早期依然存在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如果说,奴隶制是以人身占有为特征的生产关系,那么农奴制则是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生产关系。
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后,马克思指出了不占有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对已经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的人身依附其实和不占有土地的农奴对占有土地的地主具有同等性质的人身依附关系。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1)在农奴制下,土地的所有权关系在政权不发生更迭时完全是通过世袭来稳定的,因此农奴依附的对象本质上是土地,形式上是地主。而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依附的对象本质上是资本,形式上是资本家。
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以资本的形式表现出来。资本的物质构成形式多种多样而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具有唯一的物质表现形态,从而在客观上决定了资本要求其所附属的劳动力具有高度的流动性。
3)非土地形式的资本不具有可以直接维系劳动力生存的属性从而与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可以直接养活劳动力相对立,由此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必须是可以适时变化的从而与农奴制下地主需要劳动力来为其提供产出,而作为农奴的劳动力又只能依赖地主来维系自身生存。
4)对土地绝对依赖的农奴制只能存在于纯粹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尚未普及的生产条件下,而一旦资本主义确立了主导地位后,不仅资本在客观上要求劳动力可以随时流动,而且劳动力也在主观上要求不再依附于诸如土地这种单一的资本形式。
在西方,罗马帝国的崩溃导致了原有的奴隶主不再具有对奴隶的生杀大权。原因很简单,奴隶是暴力征服来的,一旦帝国崩溃,那么散落在各地的奴隶主实际上失去了任何可能的对奴隶的力量优势。换句话说,当奴隶再次造反时,将没有军队可供调遣来进行镇压,这就迫使奴隶主放弃对奴隶的所有权而使得自己表现得开明和宽厚些,无论他们多么不情愿。
在东方,周王朝的封建割据使得各国为了发展自身的实力来争雄诸侯而最后争相废弃奴隶制。那些最早废弃奴隶制的诸侯国往往以最发达的国力优先登上霸主祭坛。这一现象在三千年后的美国南北战争中再次重演。而抢先解放被压迫的大多数总能取得最后斗争胜利的场景我们总是可以在电影中看到。文学虚构和历史事实往往具有且也必然具有相同的发展逻辑。这种逻辑是内在的、先验的,而不是逻辑学家用逻辑符号演算出来的结果。
地主表现为开明奴隶主维系了两千年田园牧歌式的关系,最终被资本主义市场波涛所冲垮。当资本无论以何种形式表现都不再担负供养劳动力的义务,当劳动力不能再依附于单一的资本形式来维系自身生存时,社会的稳定是通过资本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所有者具有交换上平等的契约关系来维系的。
《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若干应用(7)》
<万达机械租赁有限公司案例分析(下)>
“如果我是老板,我会认为我采购一台机器,那么这台机器的属于我本人,其归属权意味着我可以随意处置这台机器,但我雇佣一个人,这个人不属于我个人,他会在我这里劳动,但他也可以离开我”,当我对万达机械租赁的刘老板说完这段话后,他开车带我去了他购买的一块地皮就管理他的公司人员做进一步商谈。
在接下来的交谈和随后请我着手解决的劳资纠纷过程中,我惊奇地发现,这家企业竟依然在用千百年前极为原始落后的方式协调其在当今市场经济中遇到的问题。
这家企业完全不懂雇佣关系建立在交换关系之上,依然认为并试图用诸如员工家里出婚葬事宜时老板借钱给员工来使得劳动力能留在本企业。这让我想起政治经济学书中如何描述庄园主是如何给农奴垫资完婚的故事。
但是,交情的互换关系是不定时的,双方的互利互惠关系在交换上是不定时的,而市场经济中的契约却要求劳动过程是定时定量完成的。当情面交易的任何一方试图延期交换,而老板要求员工的劳动过程必须定期完成时,双方必然出现冲突。
这家企业的老板完全没有企业的发展观念。老板竟然告诉我说,他希望找一个管理人员的目的就是由管理人员牵头雇用来的劳动力每年完成一定的劳动量,而他只是作为企业的所有人每年定期收取一定的租金。
换句话说,这个企业的老板满心只想做地主,只不过他把这家企业当作了一片自己会出产的土地而已。
这家企业既然没有一个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平等雇佣关系,那么雇佣契约当然也是不存在的。于是就出现了离职的员工回来结算按日计算的欠薪,而老板要求其继续工作的冲突。
非常愚蠢的是:劳动力是按日来结算薪酬的,而老板的薪水是按月发放的,这当中一旦出现劳动力没有被派外出劳动,那么老板就觉得自己的薪水发放是吃亏了。但企业经营的关键恰恰是老板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必须计算好如何才能使得自己所雇用的每一个劳动力都能在给定的薪水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换句话说,老板必须估计到作为出租机械和随附劳动力的企业,必然存在机械和劳动力没有被出租的时间段,而这个时间段必然可能与其所购买的劳动力受雇时间相重叠。这要市场经济还作为一种不得不接受的生产资源分配机制,那么这种冲突就必然存在。
我们还可以发现,这家企业的老板已经希望退出而作为一个纯粹的收租者出现了,但企业本身却没有一点成本管理的规章条款。
机械的损耗是没有核算的,雇用劳动力是没有劳动合同的,出租设备和劳动力是没有年度统计的。换句话说,这家企业在任何现代企业管理上都是空白,但老板已经想着收租子了!
企业内部员工对老板的不满在我进入企业当天就明显感受到。员工会在老板指定的管理人员面前大发雷霆,但到了和老板对面谈判时一言不发。不是说不出话来,而是没有劳动合同,所以害怕当初被答应的薪水拿不到!
与此同时,据了解,老板自己豪车是经常换着开,甚至搭载着员工时可以显露豪车上语音点歌的功能。
管理人员在中国的很多企业依然是老板雇来竖在员工和自己之间的挡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