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新政落地后,记者采访了数位意向购房者,了解到因新政搁置意向的不在少数。“以往围绕户口调控的限购原则其实是剔除了一小部分竞争买家,一旦房东看中了置换上海二手房房源就可能降价抛掉,现在已经不是价格的问题,而是变相压缩了房东换房的资格,价格链下游的房子就算能高价抛掉,也换不了上游房。”
二套房被重新定义,换房计划只能搁置
外企销售组主管朱某告诉记者,三年前曾入手一套有着20年房龄的“老破小”作为小夫妻的过渡婚房,原计划等年终奖到手后,趁着年底淡季淘金换房,如今恐怕只能选择“持房过冬”。shzyshange44
服务于一家通信运营商IT部门的李某也为此黯然神伤。“当时因为总价限制,只能暂时贷款买了一套3.4米层高的迷你房搭建成上下两层来‘蜗居’,现在小生命快要诞生了,爬扶梯不方便,这套房卖掉也就200万,就算改善成普通住宅首付比例也要五成,而400万要在我们的生活圈半径买两房是绝对不现实的。”
“老破小”撤牌,市场观望氛围浓重
相比这些已经有安身之所的潜在购房者,本身就是中介一员的陈显处境更加尴尬,由于“出道”较晚,他缺席了2009年的那波“大行情”,2015年下半年不错的“收成”才让他攒足了第一桶金。“‘3·25沪九条’以后我被限购了,想着房价还要涨,就先去老家省城‘帮忙’去库存,在郑州新城贷款买了一套三房,谁知道就此错过了在高杠杆时购买上海首套二手房的机会。”
上海还是老家?这道原本可以双收的题目成了必须择其一的难题,而新政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更让包括这些人在内的“刚需”受到负面影响。不少中介都对记者反映,原本成交最活跃、流动性堪比现金的“老破小”在“11·28”新政后的抛盘明显变少,许多房东选择撤销挂牌,捂盘不动,而本身“刚需”人群就是“老破小”的主要消费对象。
担忧:政策持续时间长或导致房源滞销
“房东的心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七成首付是天价的背景下,既然卖掉一套等同于失去了一个‘购房资格’,很多认为通胀大环境不会改的房东宁可选择长期持有。”在“成交量大区”闵行深耕10年的资深中介罗某对记者解释道。在他看来,因为供应锐减,所以“老破小”的价格依然坚挺。
据测算,原本“老破小”与大房子的价值比例大约在50%~60%之间,也就是说,改善型人群有50%~60%的资金是来自抛售“老破小”,如今“老破小”抛盘的萎靡传导到价格链的上游,“新政以后,我手上已经有三个单子‘飞了’,全部都是买家违约,政策坚持时间一长,上海二手豪宅房源可能滞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