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旅游局、体育总局发布《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到2020年,体育旅游总人数达到10亿人次,占旅游总人数比重15%;体育旅游总消费规模突破1万亿元。
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核心是体育运动,形式是以现场观赛、参与体验及参观游览为主,涉及健身休闲、竞赛表演、装备制造、设施建设等其他产业。
无论是体育产业,还是旅游产业,均是当下我国发展势头大好的朝阳产业,两者结合令人遐想。体育旅游在全球范围内也是炙手可热的香馍馍,年均增长率达14%,到2020年产业产值将超过每年4500亿欧元。
国内已有不少上市公司和互联网企业抢滩布局,众信旅游成立众信体育品牌,凯撒旅游参股乐视体育,阿里巴巴推出“体育爱旅游”……可以预见,体育旅游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资本市场对体育旅游同样青睐有加,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中国体育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数据,2015年,我国体育旅游完成投资791亿元,同比增长71.9%。
体育旅游迅速升温,无疑是搭上了体育与旅游两列快车。具体来看,2006年,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983亿元,到2014年增至4040亿元,年均增速达22.6%;预计到2020年体育产业规模达16659亿元,2025年超过5万亿元。
旅游业亦不遑多让,2010年,国内旅游业收入达12579.77亿元,到2014年时已增至32500亿元,到2015年,旅游业收入进一步增长,达到4.13万亿。
从上述数据来看,体育产业、旅游行业都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支柱性产业。由两者相结合的体育旅游市场,可想象空间巨大,市场潜力无限。
尽管目前体育旅游尚处于发展初期,产值仅为全国旅游收入的5%,相关路线占比也只有5%左右,但在政策鼓励下,两大产业能够相互促进,从而带动体育旅游步入高速增长通道。未来,体育旅游产值占比将提升至25%,相关路线占比向国外20%靠拢。
不仅如此,对地方而言,发展体育旅游还能带动起交通、住宿、餐饮等行业,对当地经济拉动明显。政策红利及前景广阔刺激下,地方发展体育旅游热情将升温。
以上数据来源自前瞻数据库